34.当圣贤被世人误解

2023-05-21 20:30:5122:01 2万
所属专辑:张庆祥讲孟子
声音简介


古礼依人性而定,受到正人君子的推崇,而孟子安葬父母却是“后丧胜前丧”,圣贤做事也会不守礼吗?齐国假借孟子的话出兵讨伐燕国,受到谴责时又归过于孟子,口才一流的孟子会如何表白?邀您一起用心听赏!

公孙丑下·第七章
孟子自齐葬于鲁,反于齐,止于嬴。充虞请曰:“前日不知虞之不肖,使虞敦匠事。严,虞不敢请。今愿窃有请也,木若以美然。”
曰:“古者棺椁无度,中古棺七寸,椁称之。自天子达于庶人。非直为观美也,然后尽于人心。不得,不可以为悦;无财,不可以为悦。得之为有财,古之人皆用之,吾何为独不然?且比化者,无使土亲肤,于人心独无恔乎?吾闻之也,君子不以天下俭其亲。”

公孙丑下·第八章
沈同以其私问曰:“燕可伐与?”
孟子曰:“可。子哙不得与人燕,子之不得受燕于子哙。有仕于此,而子悦之,不告于王而私与之吾子之禄爵;夫士也,亦无王命而私受之于子,则可乎?何以异于是?”齐人伐燕。或问曰:“劝齐伐燕,有诸?”
曰:“未也。沈同问‘燕可伐与’?吾应之曰‘可’,彼然而伐之也。彼如曰‘孰可以伐之’?则将应之曰:‘为天吏,则可以伐之。’今有杀人者,或问之曰‘人可杀与’?则将应之曰‘可’。彼如曰‘孰可以杀之’?则将应之曰:‘为士师,则可以杀之。’今以燕伐燕,何为劝之哉?”

我们现在来看本文。孟子自齐葬于鲁,反于齐,止于嬴。孟子因为遭逢母丧,因为他侍于齐,所以从齐国回去把他的母亲葬在鲁国,然后再回来齐国。“止于嬴”,在齐国的南边有个小的县邑叫做嬴。

充虞请曰,他有个弟子叫充虞,他就请问孟子说,前日不知虞之不肖,使虞敦匠事。他说,前一段时间,承蒙孟子看得起,承蒙老师您看得起,不晓得我能力很有限,您叫我负责很重大的事情——就是负责孟子的母亲选棺木的事情。严,虞不敢请;因为遭逢母丧的期间,“严”就是孟子的母丧叫做严。“虞不敢请我心里有个纳闷我不敢问。今愿窃有请也;我希望今天能够私下问你这个问题。木若以美然。我觉得您的母亲过世所用的棺木,似乎太豪华了。

各位这个什么意思?其实孟子所用的棺木就是一般的礼里面所订定的棺木的尺寸,是一般的。为什么他说“木若以美然”,为什么觉得太豪华了?他所要问的其实是说,孟子的父亲过世的时候的棺木比这个小得多,现在母亲过世这个棺木比起他父亲那个显然是豪华多了。那么我们看孟子怎么回答,各位你说,这个有什么好问?这个跟古礼有关,反正母亲的这个棺木不能好过父亲,两个可以一样。但是家里的尊长是父亲,古人是重男轻女的这个概念之下,家里的主人都是男人,那么男人的这个棺木可以是家里面最好的,其次都要次之,因为古人是很重这个分位的,大概是这个意思。

曰:古者棺椁无度,中古棺七寸,椁称之;他说在这个古者,“古者”就是周公以前,周公以前的棺椁是没有订尺寸的,没有规定的,都可以。“棺”就是棺木。“椁”是衬在这个棺的外面,还有一层的木头是防止腐蚀的时候土会蹦进来,那个叫做椁。这个比较像什么呢?就像现在西洋人过世的时候是几片三夹板做起来的,那个叫做棺。你看我们东方的是不是,前面后面翘起来的?那个其实古代是这样,里面有个称棺,外面称上还是那一层椁,现在把它做成在一起了。“中古棺七寸从周公以来叫中古,订定的尺寸把它定死了,就是棺可以做到七寸。“椁称之”,而外面套上去外棺,椁比较薄,但是它的厚薄要跟棺来相称。

自天子达于庶人,从天子到庶人都是一样的,只要他的父母过世,反正天子的父母过世还是父母,庶人的父母过世还是父母。天子的父母对他的恩很大,庶人的父母对他的恩还是大,同样三年一把屎,一把尿,大家都一样。所以并没有说,天子的父母过世的时候,他的棺木可以更大更豪华,从订定的时候很公平。周公订这个礼是非常好,天子跟庶人都是一样的,厚薄都是一样的。但是天子的父母毕竟是不同,葬的时候披在上面那个是彩金是有不同的,只是差在这里而已。

非直为观美也,然后尽于人心。说这样做,棺要七寸,椁要称之,不是为了美观,不是只为了美观。当然把装父母遗骸的棺木弄得漂亮,这个当然是比较好的,对孝子来说心里这样才过得去。“然后尽于人心”,重点是这么厚的棺木,孝子才认为说这样才能够保护好先人的遗骸,因为三年五年这个棺椁还不会烂,外面称上去的这个椁会比较快烂,然后再烂到里面,里面的棺都烂了并不简单。等到他去捡骨之前,这个棺打开的时候里面都还好好地,土、水都不会淹进来,不会侵蚀进来,这样子这个孝子才认为把他先人的遗骸尽心尽力保护好的意思,不是为了美观而已。

不得,不可以为悦;无财,不可以为悦;这个“不得”是什么意思?就是说如果古礼,古圣先贤没有订定这么厚,足以保护他先人遗骸的厚度。“不可以为悦”,这个孝子认为没有办法高兴起来。“无财,不可以为悦如果没有足够的金钱可以买这样尺寸的棺,这个孝子的心里也会觉得非常的遗憾。

这是有一个礼数的,古礼是这样订定的,是说丧事不外求,这古礼所订的。这是什么意思?就是说丧事是依你的经济能力来办的。你如果有能力可以按照古礼说,“棺七寸,椁称之”,这个财力是一般人财力都可以做的。但是如果你很穷,说我没办法“棺七寸,椁称之”,我只能做棺,那我做不了椁,那可不可以?好,可以。你要做,要依照你的经济能力做,丧事不外求。意思就是说不可以去借贷而来做丧事,必须是你本身做得起。那你说我棺买不起怎么办?古人说最差最差,草席包一包把他埋了也行,这都行了。几片夹板钉一钉就埋了,也行。

古圣先贤周公定这个礼就是说,不可以因为办一个丧事,而让一大堆的他的子孙负债累累。为了充场面负债累累,宁可不要,因陋就简都没有关系。所以没有财产的人,他就没有办法“棺七寸,椁称之”,他如果这样他会觉得他对不起他的祖先。可是为什么周公这样订?因为周公认为到你死的时候,家里都还没有可以“棺七寸,椁称之”,那你也是要有一份责任,对不对?为了让你的子孙不要负债,所以这样子订定。所以没有财产的人,内心觉得亏欠难安。

得之为有财,古礼能够许可我们这样做,叫做“得之”。“为有财”,自己又有财。古礼又有这样订定,大家都可以做,自天子以至于庶人,而我的经济能力又是普通人以上,我是可以的。

古之人皆用之,吾何为独不然?古时候每个人都是这种棺木,大家都这样用,我怎么不用呢?各位你记得,前面充虞是怎么问?“木若以美然”,你的棺木好像太豪华了一点。他讲的不是豪华,他是跟谁比?跟孟子的父亲比,父亲比母亲早过世,跟父亲比的,不是跟一般人比的。因为孟子这边有讲过了嘛,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统统是一样的。古时候的人都用,普通百姓都用,为什么我不用呢?

且比化者,无使土亲肤,于人心独无恔乎?况且这个“比”,“比”就是保护,两个东西靠在一块叫做比。那棺木跟先人的遗骸比邻的,叫做比。况且这个棺木,是保护我们先者的遗骸,是腐烂的过程不让那个土给盖上去。“无使土亲肤不要让土给侵蚀到我们先人的遗骸。“于人心独无恔乎?”能够做到这样大的这个棺木保护先人的遗骸,对于孝子的心不是非常地宽心吗?能够用到这样的棺木才宽心呐。

吾闻之也:君子不以天下俭其亲。我听古人这样说,古礼也这样说,“君子不以天下俭其亲”,什么意思?是说一个君子不以天下人人都能够能用的东西,不去用它而显现他节俭的德性,而竟然节俭的对象是谁?是他的双亲。我告诉你,用在双亲身上的东西绝对不能省的。我有能力,我为什么要省?他是一把屎、一把尿把我抚养长大的,天地间除了天地以外的恩莫大,再来就是父母,我为什么要对他节省?我对别人可以节省,我对我的儿女可以节省,对我家里养的狗可以节省,我对我父母怎么能节省。为什么要节省?不节省的,因为大家都这样用,礼制里面有这样规定,为什么你说太豪华了呢?我所做的事情都是在礼制规定的范围内,我在礼制内竭力供奉我的双亲,哪里有什么豪华?

孟子这段的回答,其实充虞要问的,孟子都没有针对他父亲这件事情来回答,他是针对说:你说我豪华,我告诉你,我现在所用的是古礼所订定的,而且一般人都这样做,哪里有豪华呢?

那么后来,这个是另外一段的插曲,孟子有一天要跟一个诸侯见面。孟子很喜欢跟诸侯见面,因为想要看看有没有可以施行仁政的机会。结果那个诸侯旁边有个佞臣,说这个孟子不懂礼,你为什么要跟他见面?结果这个诸侯竟然没有来。

他所说的孟子不懂礼是什么?就是孟子之后丧踰前丧,“后丧”说是母亲的丧超过前丧,“前丧”是父亲的丧。他说母亲的丧礼所做花费,跟这个棺木的大小,美不美观都超过父亲。他不懂礼,所以你不要见他,他根本不配来治国,结果这条路也就阻断了,就是这件事情。

我们要解释一下说,为什么后丧踰前丧,为什么母亲的棺木比父亲还要好?原因很简单,怎么样简单,你可能想都想不到,你可能很好奇。原因就是孟子的父亲过世的时候,孟子非常地穷。那你记得古礼怎么规定?刚刚前面有讲了,就是丧事不外求。丧事是你穷的时候你不能向外面借贷的,孟子是一个知书达理的人,他不会因为要让棺木很好看去面借贷,因为这样就坏了人家的规矩,这样你懂意思吗?等到孟子的母亲过世的时候,各位你知道吗?孟子已经在齐国当客卿,所以他的经济能力已经大幅提升。那我经济能力已经提升,我愿意用周公所订下的礼的最高度,因为我有这个能力嘛,我要来安葬我的母亲。所以他母亲的棺木比父亲的要大,然后比较好,所以其实不是豪华,是一般啦。这个就是题外话了,稍微跟各位解释一下,你才能够懂,这些来龙去脉的为什么。

这个充分表露了一个孝子的心,还有一个正人君子他做任何事情,他都要想到让天下更多的人得到好处,不会误导天下的人。比如说我很感念我的父亲,所以我举债来帮他办丧事,这是古礼,周公都说不许,因为这样加重子孙的负担。那你一个人说:没关系,加重我的负担没关系。好,那你既然这样,人家都称赞你很孝顺;那别人又学,那大家都来举债办丧事算了,对吧?这并不是一个好的示范,所以正人君子做事情不违背礼制。其实礼制是最人性的设计,依人性而定的规则,应对进退、婚丧喜庆的规则,这个就是所谓古礼订定的原则了,而不是故意违背人性来做一些什么礼,这个很多人对礼有很大的误会了。

好,看下一段。沈同以其私问曰:燕可伐与?沈同齐国的大臣,以私人的身份,意思就是说不是代表齐王,是以私人的身份问孟子说:“燕可伐与?”说燕国现在国家很乱,可不可以攻打它?

孟子曰:可。孟子说可以。为什么?当然孟子就要说了,子哙不得与人燕,子之不得受燕于子哙。“子哙”是谁?燕王。燕王叫子哙,他竟然把整个国送给了他的宰相子之。子哙是诸侯,他没有资格,无天子之命,而擅自把天子给他的国让给了人,他没这个资格的。各位就像这样好了,董事长派了一个总经理,总经理自己把他的总经理位子让给了别人,这样行吗?不行的。“子之不得受燕于子哙”,子之也是一样,子之不能够没有周天子的命令,两个人私相授受,从子哙那里把燕国接下来。

那各位你会问,子哙为什么要让国给子之,怎么有这个事情呢?因为子之是个奸臣,这个奸臣整天设计子哙。子哙是个昏君,不明事理,你知道吗?子之跟他讲说,禹舜为什么伟大,因为他们禅让。说,我的王啊,你要像尧舜一样名垂千史,你要有那么大的气度。他就讲到这样,不说旁边的佞臣都是子之的人,围在子哙的旁边跟子哙说:哎呀,燕王啊,你就是要学尧舜,要怎么样,把王位让给子之,你就名垂青史了,你要退到后面去学尧,尧不是让给了舜了吗,对不对?就成王了嘛。结果这个子哙想名垂青史想疯了,也没看出这是一个奸臣,然后就把国家让给他,让给他之后,子哙就被子之给软禁起来了。然后因为子之非常地暴虐无道,所以燕国整个就乱起来了。乱起来了那个时候,大家就在想说要不要来伐燕?要救燕国顺便把它给并吞算了。所以沈同用他的私人身份,不是代表齐王的身份,就问孟子这么说。孟子说可以,为什么可以?两个人私相授受,视周天子于无物,可以伐了。

有仕于此,而子悦之,不告于王,而私与之吾子之禄爵;有一个官守在这里,有一个职缺在这。“仕”就是职缺,官守职缺在这。“而子悦之”,你很喜欢。“不告于王”,你不去禀告你的王。“而私与之吾子之禄爵”,然后你很喜欢那个人,你就把这个官位直接给那个人,把爵禄都给了那个人,你没有去尊重谁的职权。官位要给谁,是谁的职权?是上面那个王,你没有去告诉你的王,然后就两个人私下授受了。

夫士也,亦无王命,而私受之于子,则可乎?而那个接受位子的人,也没有真正上面的王给他派令,然后两个人私相授受,一个愿意给,一个愿意接,就把他接下来了,这样可以吗?各位,就像我刚举的例子,你的公司的总经理没有报告董事长,然后找了下面旁边的任何谁,两个人私相授受,说:“哎,明天这个总经理给你干。”总经理也没报告董事长,而那个人也没有接到董事长的派令,两个人就交换完毕了,明天那个人就要当总经理,可以吗?不可以的。何以异于是?结果子哙跟子之两个人私相授受,跟我举例子像不像啊?没什么不一样。

齐人伐燕结果齐人,这个沈同就把跟孟子的这段对话回去跟齐王讲,齐王听了很高兴,终于有一个圣贤开口说,燕国可以伐,那我这次去伐它的时候,成与不成,反正我都把罪过推给孟子。然后,就开始伐燕。

或问曰:劝齐伐燕,有诸?结果,齐国人伐了燕之后,就有人问孟子说,你劝齐国去伐燕的,人家都这么说,有这个事情吗?

曰:未也。孟子说,哪有啊?私下的谈话,又不是我去劝齐王,不过他都记我的话。说“未也”,我没有劝齐王。沈同问:燕可伐与?只是他的臣沈同用他的私人身份问我说,按照古礼,这个燕王现在目前做到这个程度,在古代来说,会不会被伐?吾应之曰:可。我跟他回答说,应该要被伐,可以伐了。彼然而伐之也。然后他们借着我们两个私下的谈话,就说是我说可以伐,然后整个齐国就去伐燕了。

彼如曰:孰可以伐之?那我跟你讲,那是我们私下的谈话,我只是原则性的说话,古人这个情况就可以伐了。但是他如果问我说:“孰可以伐之?”他如果问我谁可以伐?则将应之曰:为天吏,则可以伐之。那我一定会回答说,是天吏。“天吏”什么意思?就是天使,天派来的使者才可以去伐他。什么叫做天派来的使者?譬如,武王伐纣,就是天派来的使者,怎么样他说是天派来的使者?各位你想想看,一个人要伐纣,八百诸侯挺他,各位,是不是天意?那就是天意。如果今天燕国应该被伐,但是有一个人挺身而出的时候,八百诸侯挺他,各位这个人,可不可以伐?这个人就可以伐了。这样懂吗?因为当时沈同恨不得孟子只是讲出一个“可”就好了,他不敢再问。因为再问下去,恐怕问出说齐国不能伐,只有别人可以伐,对不对?所以只听到孟子说“可”,马上两个人谈话收起来,回去赶快报告齐王说,孟子说可。反正就是要借别人的话,有罪过别人去担。

今有杀人者,或问之曰:人可杀与?则将应之曰:可。今天如果有一个人杀了人,旁边的人问说这个人该不该杀?“则将应之曰:可。”我一定会回答他说可以。所以你知道古人、古圣先贤赞不赞成有死刑啊?赞成的。犯了该死的罪,就该判死刑了。不是说都不可以有死刑的。

彼如曰:孰可以杀之?他虽然犯了死罪应该杀,但是他如果问我说,谁可以杀他?则将应之曰:为士师,则可以杀之。那我一定会回答他说,管典狱的、执法律的才可以杀他。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拿刀杀他,那你会变成你犯罪了。

今以燕伐燕,何为劝之哉?现在齐国只是像另外一个燕国。为什么?因为他们也很乱,他们也很暴虐无道,那就像另一个燕国,来伐这个更乱的燕国而已,两个人都是无道,无道伐无道。何为劝之哉?我哪里会劝齐国去伐它呢?不会的。

那各位可能会问:那到底有谁可以伐燕?那我告诉你,因为大家都是诸侯,诸侯不伐诸侯的,这是古礼,谁可以伐诸侯?唯王者能诛之。王他看下面哪一个国做错了,他可以命令所有其它诸侯一起举兵,把那个做错事情的诸侯伐掉,这样各位懂吗?

你会问我说,那为什么周王不出兵?各位,周王的势力范围只剩下一个城,没有人甩他,大家只是把他的王位高高供在那里,没有人尊敬他,这样知道嘛?这就是战国的悲哀。所有的诸侯都窜起来,自称王了,不是吗?所以根本不把王放在眼里。所以,如果王者出来伐,孟子一定会鼓掌叫好说:好,伐!然后孟子会挺身而出,去说服所有的诸侯,说:那是我们的王,我们应该要团结,我们要做表率给子孙看。然后一个一个把他说服之后,然后一起去把燕国伐掉。应该是会这样的。

这个典故里面,孟子只是说明了一个原则性的说法,说燕国可不可以伐?可以伐,按照古礼就可以伐,周王出兵就可以伐。他不是针对齐国来说的,只是这个被有心人给扭曲了。然后,你说:那当时孟子怎么不讲清楚?孟子可能会回答你说,我怎么知道他借我的话去这样搞,而且他问了我可不可以,我说可,就匆匆收兵了,就走了,我哪能够知道他们要干嘛呢?

这个就是古圣先贤的存心,这个存心不是鼓励你谁可以伐谁,是谁才有资格可以伐?得天命的才有资格可以伐,可以替天行道。就像你必须是执掌法律的,你才可以判人家多少罪,才可以把人家给抓起来。你不是在这个位子上的人,你不能干这个事情,一样的,这个不是孟子善辩。各位,读这些书,你要想想圣贤的存心,不然你会觉得这个人口才真好,很会辩论,气死人也,你可能会这样想。但是,想一想,他们所说的道理,完全依合古礼的。

更多内容欢迎访问黄庭禅官网 https://www.htz.org.cn,或关注微信公众号黄庭禅小树苗内心成长营,添加交流群请加志工微信号htzchina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严静之

从道义来讲燕国该伐,所以孟子如是说。但是齐国没有权利讨伐燕国,可是为了师出有名,只好断章取义。

酒醒何处3

孟夫子辩才无碍

酒醒何处3 回复 @酒醒何处3

按说孟夫子应该明了他说话的分量啊,为什么不把话讲透呢?

酒醒何处3

君子不以天下俭其亲

听友207356710

只狡不贤,难怪后世只尊孔!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国士无双李风起 (被世人所误会的当代圣人)

国士李风起简介:主角:李风起张美丽“教书的……他只是一个教书的!”“我从未想象过,一个教书的,真的拥有这般强大的能量。李老师,堪称当代圣人了。圣人的定义,...

by:柠檬裕

神不爱世人

师瑜,主业房东,副业门卫,日常在投喂流浪动物和捡破烂垃圾之间反复横跳,澜湾小区里几乎人人皆知的哑巴。因为一场车祸,师瑜被拉进一个名为“神域”的无限逃生游戏里。…...

by:黑蔷薇阁下

圣贤书

处世之道,圣贤有流传千载的经典。学习会彻大悟,让自己人生更美好!

by:盖秀荣

圣贤归来

您让心享受心让您事成

by:小酒窝XJW

圣贤心得

体悟圣贤人生!

by:安阳易学苏华

圣贤教育

师承老教授

by:承祥弘德

中华圣贤经

《中华圣贤经》就是一本富有启迪性和哲理性,知识层面宽广,寓意深长的俚谚俗语、名言佳句之集成,是炎黄子孙世世代代的处世智慧的结晶,又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文化精髓。...

by:象耕鸟耘_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