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儒者的价值

2023-05-17 07:06:1319:13 1.2万
所属专辑:张庆祥讲孟子
声音简介


近百年来,人们都批判儒者迂腐,假如时空转换,我们遇到君王有过错将怎样作为?身怀大道、心向天下却频遭小人讥讽,我们又会如何应对?仁义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所在,儒者圆融实践仁义,为人民谋求幸福,他们的价值永恒不变!


尽心上·第三十一章

丑曰:“伊尹曰:‘予不狎于不顺。’放太甲于桐,民大悦。太甲贤。又反之,民大悦。贤者之为人臣也,其君不贤,则固可放与?”
 孟子曰:“有伊尹之志,则可;无伊尹之志,则篡也。”

尽心上·第三十二章

    公孙丑曰:“诗曰‘不素餐兮’,君子之不耕而食,何也?”
 孟子曰:“君子居是国也,其君用之,则安富尊荣;其子弟从之,则孝弟忠信。‘不素餐兮’,孰大于是?”

尽心上·第三十三章

    王子垫问曰:“士何事?”孟子曰:“尚志。”曰:“何谓尚志?”
 曰:“仁义而已矣。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

尽心上·第三十四章

    孟子曰:“仲子,不义与之齐国而弗受,人皆信之,是舍箪食豆羹之义也。人莫大焉亡亲戚、君臣、上下。以其小者信其大者,奚可哉?”

下一段。

公孙丑曰:伊尹曰:‘予不狎于不顺。’放太甲于桐,民大悦。公孙丑说,《尚书·太甲》篇里面说,伊尹他是宰相,他的国君前王过世,太子继位,就是太甲。太甲很年轻十几岁而已,很坏,根本不甩周公所立下的这些章法,他的先王所维护的章法,根本就不甩他。伊尹就说“予不狎于不顺”,这个“狎”就是习以为常,叫做狎。我不喜欢一直看见那个逆天逆理的人。“不顺”,不顺就是逆于义理、逆于仁义的人,说我不习惯他每天在我眼前晃来晃去,都是逆于仁义的人,这是在讲他的新的王——太甲。“放太甲于桐”,他就把这个太甲,把他放到桐这个地方,就是一个县。为什么叫做“放”呢?“放”不是放逐,“放”就是安置,安置在那儿,然后派几个贤良的人守护在他旁边。意思就是说你别管国政了,你虽然是国君,你不像样,他还是小孩子,当时的伊尹已经七八十岁,很老了,是国师。说你不听话,你先别做君王,来,你们陪他去桐这个地方,好好教养他。“民大悦”,百姓非常高兴,为什么?因为这个伊尹大公无私。

太甲贤,又反之。结果太甲在那边迁仁处义两三年,变得很贤明,慢慢也长大了,大概也快二十岁了,可以处世了,然后伊尹看他已经变成有仁有义了,就请他回来当国君。

民大悦,百姓非常高兴,为什么高兴?哎呀,伊尹真是大公无私。

贤者之为人臣也,其君不贤,则固可放与?孟子的弟子公孙丑,他的疑惑就是说,臣不是对君要忠吗?伊尹是一个贤臣,他做人家的臣,他的君不贤,“固可放与”?诶,可以把他赶出去吗?意思是在指责伊尹的不忠,你们都说伊尹很忠,我认为伊尹不忠,为什么?忠就是要对君很忠,要听君的话,要维护君,你怎么把君给赶走了呢?

孟子曰:有伊尹之志,则可;无伊尹之志,则篡也。孟子说:“如果你有伊尹的高风亮节,纯粹是忧国忧民,而且他把他安置到一个地方,不是把他赶走,不是想篡他的君位,只是想把他调教好之后,再迎回来。”如果你有他这样的高风亮节,那么就可以,没什么不可以干的。各位,这个话是不是颠覆你以前对儒家的看法?很多人批判儒家都是说:“哎呀,儒者提倡仁义,只不过是为了让下面的人顺服他的君王而已嘛!”对不对?不是这样的。

在孔子的《论语》里面也好,《孟子》的这一本书里面也好,起码有不下十个地方,都是讲对君王直接的诤谏、指责,甚至像这个把他放掉,还有到最后也有推翻的,还有像纣王杀掉的,都有的,非常公平。孔孟对众生非常公平,君王对我们就拥护他;君王不对我们就诤谏他;君王过错小我们就容忍他;君王过错大我们就替换他,一直都是这样。

我不知道从何而来,很多人都一直批判说,孔孟是诸侯的马前卒,我不知道这个话从哪来?比如这句就可以作为证明,“有伊尹之志,则可,无伊尹之志,则篡也”,可是后代也有很多人把君王赶走的,可是最后有没有把他迎回来呢?都没有。没有一个像伊尹这样的,所以我们为什么钦佩伊尹这样的人呢?真的是有权呐!各位在他手上有一根称子,对吧?当他的君王很轻的时候,他的称砣就一直往前移;当他的君王很重的时候,他就知道他的称砣要往后退呀;当君王很坏的时候,那他的权柄就越来越重,他越来越把权;当君王很贤良的时候,他的权柄一直放出去,因为要给谁?要给他的君王,这个就是权。有权而得到百姓的最大的养生值,你权衡你是凭什么为标准?百姓得到最大的好处那点为标准,那个就是忠。用忠拿出来,用在世上叫做中庸。现在的人,解中庸怎么解呀?两个人吵架,就给他取在中间,那个是子莫的中,不是子思的中。

下一段。

公孙丑曰:“《诗》曰:‘不素餐兮。’”《诗经·魏风·伐檀》篇里面有这么一句话,说“不素餐兮”,意思就是说,不可以无功而受禄,你不可以只是吃白饭不给钱,你吃饭不去做工做叫素餐。不素餐,尸位素餐,各位听过这个话吗?当个神坐在上面,都不用工作,人家就拜你,然后你就有得吃,这个叫做尸位素餐。“不素餐兮”,不能够无功受禄。

君子之不耕而食,何也?这在讲什么呢?这暗讽孟子你周游列国,我也不曾一天看过你拿过锄头,讲难听一点五谷怎么分,你都分不清,然后你到哪里都吃最好的、睡最好的,对吧?这可以吗?

孟子曰:君子居是国也,其君用之,则安富尊荣;其子弟从之,则孝悌忠信。‘不素餐兮’,孰大于是?孟子说,要论功劳来说,一个君子如果住在一个国度里面,国君肯用他的话,“则安富尊荣”,他的国君必定安富尊荣,国家必定安富尊荣,他的国家非常的平安,百姓非常的富足,我们的国格得到四方国度的憧憬、崇仰,叫做安富尊荣。“其子弟从之”,里面的年轻人跟着他来学,“则孝悌忠信”,就能够敬长、能够孝顺,对不对?那么这个国家是不是非常安定啊?人民是不是非常和谐啊?我们要来调查说幸福指数,国家能安富尊荣,子弟能孝悌忠信,那幸福指数还不高吗?那还有谁能够比这个高?那你治国不是为了幸福指数,那我请问你是为什么?你为了每个人都拿着一只iphone吗?是这个叫治国吗?“‘不素餐兮’,孰大于是”?不素餐,说君子学了仁义道德,学了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办法,他坐在哪国,哪一个国家就福气,他绝对不是无功受禄。“孰大于是?”还有谁的功劳能够比他大?对吧?你拿一根锄头耕种,那也不过是养活八个人,你什么了不起呀?这个人的仁义道德养活的是全天下的人,你怎么看重养活八个人,轻视养全天下的呢?对吧?

君子修身立德来济世,虽然有万钟的俸禄,他也受之无愧的;这个大官出行的时候行人避路,他也受之无愧的,你知道吗?这不是重点,重点就是说我造福多少人,这个道义的尊贵高于爵禄,也高于那个耕田的。所以只要尊师重道,这个人有才德、有道德我们尊师重道,把他供在高高的地方上面,就可以治天下。所以贤者何必人人都跟农夫一样勤于耕种,才算是报效国家,不需要的。

这个是在解释什么呢?是说很多人自命清高,尤其那一些当时的隐士,隐在田间拿一个锄头有没有?在那边耙草,就常常贬那个孔孟周游列国还带着弟子,馔食于诸侯,有没有?住人家的馆舍,吃人家的白米,连五谷你都分不清,然后就贬这些儒者喜欢出世、喜欢当官。“哎呀!不外乎就是为了求名求利。”这个真的是叫做小人心度君子之腹,反正他的见地只有这么大,所以他的批评也是应该的,至于那一些有志向的儒者呢?反正知道你的见识就这样,那么你的批评也是应该的,那我也就不必觉得委曲跟难过,你说你的,我做我的,这个就是儒者的气节。

王子垫问曰:“士何事?”齐王的儿子叫王子垫,他问孟子说:“士何事?说这个读书人是以什么为主轴啊?”“士”有很多意思,上则公卿大夫,下则士农工商,这一些也可以称为士,只要是道德学问都可以称为士,不过这边的“士”特别讲的是这些读书的人。说一个国家,上面像公卿大夫,下面像士农工商,他们都各有所事,各有各的职务,唯有你们这些读书人卡在中间无所事事,也不耕田,也还没当官,那我请问你们这样到处周游列国,靠两张嘴皮一直讲一直讲,你想干嘛?所以他讲说:“何事?”这个话问出来看起来没问题,你仔细品味他,其实是很瞧不起孟子的意思。

孟子曰:“尚志。”孟子就说:“专注于高尚自己的心志。”

曰:“何谓尚志?”怎么样叫做高尚自己的心志?

曰:“仁义而已矣。”说高尚个什么?就是仁跟义,主轴在仁而以义理来裁制它,使自己跟别人都能够得到最大的养生,叫做仁义。

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说“杀一无罪非仁也”,杀一个无罪的人而得天下,这个也不是仁德,伤了人就非仁了,有人受伤。“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不是你该有的你拿了,叫做非义也,叫做苟得非义。

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说居心、存心应该以什么为本呐?就是仁,“仁是也;路恶在?”说行事应该要以什么为本呢?“义是也”,就是裁制调节,叫做义。忍着我的贪嗔欲望、忍着我的好逸恶劳,牺牲奉献去帮别人,放弃我个人的利益去成就大体,这叫做义。

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大人之事做什么呢?孟子就是立志做大人,以仁义为衡量一切的标准叫做“居仁由义“。这个仁义绝对不是个口号,而是日用伦常天天都用的到。我们做什么事不是都希望更好吗?而不断地好,要不要有一个节点呢?你说喝水很好,很养生,喝3000CC说很好很养生,说喝6000的时候呢?你会中毒,你信不信水会中毒?你说吃米很好,很养生,吃两碗很养生,吃十碗呢?准要撑死你。我请问你很养生,要不要一个节度呢?要啊,那个节度、那个刹车是什么?就是义,“居仁由义”,目标是养生,然后还要按一只刹车,超过呢?就刹车,叫做仁义。

各位,你仔细想一下,我们从眼睛睁开到晚上睡觉,是不是每件事情都在仁义上打转?只是你裁制得没有很好而已,是不是这样?你想娱乐,娱乐是为了养生,结果天天打电动打到怎样?很伤身,可是你有没有刹车,你不刹车,甚至你明天请假,继续打,对吧?还有打电动打到妻离子散的,这就是大小分不清,没有义。

“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所以我们为什么提倡成人成己?为什么提倡大小先后?为什么我们要把十五项的着陆功课灌在这个里面?让你好好地去落实,你求学问,你到底要不要检验看看?检验看看,怎么检验?就我现在给各位的功课。古人说读书志在圣贤,而圣贤是什么?圣贤就是行仁行义的实践者。有了仁义,落实仁义世界必定清平,现在世界的混乱是因为仁义不见了,只是因为这样而已,没有因为别的因素。提倡固有的文化是什么?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是什么?中华文化权变圆融是什么?就是仁义。那个义就是裁制的东西,有谁的功德会比行仁义还要大呢?菩萨是什么?不行仁义还有菩萨可言吗?

下一段。

孟子曰:仲子,不义与之齐国而弗受,人皆信之,孟子说陈仲子,他住在於陵,称为於陵子或於陵仲子。这个人穷不苟得,不义之财他是不会干的,不义之食他是不吃的。前面我记得在《腾文公》篇幅里面,有谈到过这个人,他哥哥的俸禄他觉得是不义之财,其实也不是不义之财,也不是抢来的,就是有点世袭,他并没有做得多爱民,也没有帮助国君多少,然后他得了不少的俸禄,他就觉得不义,他就不吃,他就搬开他的家了,各位还记得这件事情。“不义与之齐国而弗受,人皆信之”,假设说不合正道而把整个齐国的国土都送给他,他是不会接受的。“人皆信之”,我相信大家对他是有这个信心的,如果这样说出去大家都会相信的,那意思就是说,陈仲子他个人廉洁已经名声远播的意思。

是舍箪食豆羹之义也。孟子说,只不过是舍弃一丁点不该得的食物那一般的小义罢了。说你们认为陈仲子是那么高的德性吗?在我认为就像是不该得的一碗小豆羹,那个“箪食”就是一个小小的竹篓的碗,装一点点的饭菜叫做箪食。“豆羹”就是一小碗的汤,不过是拒绝一个不应该拿的东西而已。好像说在一个四下无人的情况,看到一个好吃的食物跟好喝的汤,然后呢?特别是你很爱吃,可是因为不是我的,我不该苟得,就不吃它。依孟子的看法,就不外乎拒绝齐国,也不外乎像是跟拒绝豆羹箪食而已,有什么好谈的。

人莫大焉亡亲戚君臣上下。说一个人最大的过错,做人最大的过错就是抹杀了亲戚、君臣、上下,抹杀亲情,这个父子有亲抹杀掉;抹杀了君臣,君臣有义抹杀掉;抹杀了朋友有信,抹杀掉了,说一个人最大的过错,就是抹杀了你的亲亲、你的君臣、你的上下、你的父子等等。

以其小者信其大者,奚可哉?是在说什么呢?是说这个陈仲子认为他哥哥的俸禄不义,他就离家了。离家之后呢?离开了他的妈妈,然后一个人躲在深山,饿个半死,还要靠人家救济。然后君臣的义,他并没有去实践,那跟母亲之间、父子之间的亲情也完全疏离,跟兄弟之间的恩义也完全断绝,为着你坚持一点点,说我的哥哥俸禄不义,所以我就变成是这样,他很廉洁没有错。“以其小者信其大者”,以他小小的廉洁就认为说,他其他大的德性是对的,他这个人就是不得了的善人。“奚可哉?”这怎么可以呢?废了人伦,而这个人却很崇尚廉洁。

各位,一个人的个人廉洁跟示范了一个错误,把人伦都给废了,哪一个过错大啊?废了人伦过错是大的,廉洁本来是你应该有的,你懂吗?你说他很有德性。哎呀,这没什么,这是本来应该的。一个人活在世上有消极面跟积极面,积极面就是说这个世界没有人管这个世界很乱,我积极地去救治它,我去圆满君臣之义,我找个好的国君好好去服侍他,然后以便以我能够救天下百姓于水火之中,我们这是往积极面走。那么他就往消极面走,一往消极面走呢?人伦给废了,君臣给废了,不止是君臣废了,连父子之亲也废了,母亲之间的亲情废了,兄弟之间也废了,一个人躲在深山自命清高,大家都认为他很清高,就以为他很怎么样。孟子说这么大的过失你们都看不到,世界怎么会清平?各位世界要清平,我们选出来的人要不要英明?要英明啊!那你百姓连是非分辨、连大小分辨都分不清,请问,即使今天有贤者在世,他正在执行古圣先贤的仁义道德、区分他的大小先后,问题是你们百姓看得懂吗?你看不懂,你不会去支持他,他就没有力量,不是吗?尤其是现在,我们是选票选出来的,你不支持他,他就没力量,他再怎么贤明有用吗?没用,“奚可哉”啊!

那我们现在的人就是这样,我们喜欢那种重口味的、重情感的、重感动的、重玄奇的,你有没有发现这个事?我说它不是不好,而是你看到小的而完全忽略大的。大的在哪里?出世也可以用,入世也可以用,治世也可以用。五伦,君臣之伦顾得到,父子之伦顾得到,兄弟姐妹的伦顾得到,朋友的伦顾得到,夫妻子女的伦顾得到,那我就说:“嗯,这个人是个大人。”那你提倡的东西有点玄奇,却远远离开这个五伦日常生活,然后你又要在日常生活里面,然后你又要批判日常生活,批判它为最基础、最低级、最拿不上台面,然后你那个玄奇的东西却日常生活用不到,那请问他成个什么学问?我们总是这样“以其小者,信其大者,奚可哉”,这是不对的。

那么本来没有济世之心的人,你就算国家送给他,他也不会要,然后他还有那种遁世之举,对不对?所以孟子认为说,像这个陈仲子,就是没有济世之心的人,而孔孟就是满怀济世的雄心的人。不过在社会的评价来说,陈仲子显然名气比较高,因为他的清廉看得到,看得到的却是孔孟汲汲奔波于道路想当官,各位对不对?那么我们就可以定位说孔孟是贪的人,然后陈仲子才是清廉的人,结果是不是世界的是非价值颠倒了?完全给颠倒过来了,有价值的人我们看不懂,没价值的我们拼命往上抬,这个是今日世界之所以乱象的来源,大小先后分不清,这个非常重要。我们今天讲到这儿。


更多内容欢迎访问黄庭禅官网 https://www.htz.org.cn,或关注微信公众号黄庭禅小树苗内心成长营,添加交流群请加志工微信号htzchina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言观观言

感恩!!

言观观言 回复 @言观观言

20210824于东莞再来一遍

稷山书房

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

Tomscarvo

以其小者信其大者,奚可哉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价值

价值价值价值价值价值

by:投资理财读书圈

生の价值

探索生命の意义,寻找幸福的源泉

by:声闻工坊

价值选股

聚焦财报分析,为大家提供优质的股票分析思考

by:长期的力量

价值连诚

主播介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财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多家媒体特约嘉宾。深圳交易所评选为“会员投教菁英”。长期从事投资者投资理念及方法的投教工作。善于分析市场情...

by:价值连诚

你的形象价值百万 你的礼仪价值百万 你的口才价值百万

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订阅可以收到更新提醒哦~【内容简介】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是智力的竞争,也是口才的竞争。口才决定了我们的价值,决定了我们的成败。无论...

by:金石海纳电子书

营销革命3.0:从价值到价值观的营销

营销1.0时代,即“以产品为中心的时代”,这个时代的营销被认为是一种纯粹的销售,一种关于说服的艺术。营销2.0时代,即“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时代”,企业追求与顾客...

by:机械工业出版社CMP

价值远航

与优秀企业共成长,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价值远航!

by:江辉价值远航

价值心法

他是“大胡子”,“斜杠青年”,投资人,知名财经自媒体人,有超过300万学习者的KOL,他用自己的经历提取出一个人价值持续提升的方法,让你看懂财富背后的逻辑,实现...

by:高乐高的职场心理课堂

价值实战

作者唐朝,喜欢的话请关注他的公众号。。

by:一池水_y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