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圣贤渡世的苦心

2023-06-03 20:55:1818:28 1.2万
所属专辑:张庆祥讲孟子
声音简介


有人怀疑孟子的学生偷东西,质疑学习圣贤学问的人里面也有小偷,且看孟子如何应对。圣贤渡世心切,有教无类,受万世景仰!


尽心下·第三十章

    孟子之滕,馆于上宫。有业屦于牖上,馆人求之弗得。
 或问之曰:“若是乎从者之廋也?”曰:“子以是为窃屦来与?”
 曰:“殆非也。”“夫予之设科也,往者不追,来者不距。苟以是心至,斯受之而已矣。”

尽心下·第三十一

    孟子曰:“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人皆有所不为,达之于其所为,义也。人能充无欲害人之心,而仁不可胜用也;人能充无穿逾之心,而义不可胜用也。人能充无受尔汝之实,无所往而不为义也。士未可以言而言,是以言餂之也;可以言而不言,是以不言餂之也,是皆穿逾之类也。”

孟子之滕,馆于上宫。孟子在滕国,住在上宫,上宫就是比较好的房子的楼上,叫上宫,有一个客馆然后在讲学。

有业屣于牖上,“业屣”就是尚未完成的鞋子,古代的鞋子不是布编的就是草编的,编了一半就放在窗户上,“牖”就是窗户。馆人求之弗得,结果讲完课的时候学生退了,鞋的主人要找还没编完的鞋子,不见了,被偷走了。

或问之曰:“若是乎,从者之廋也!”这个“廋”就是藏匿,有人就开始问,那么说来是孟子的学生偷了这个东西。意思就是说你们学圣贤学问的人,怎么里面有小偷?这样子说来,你们这些圣贤学问还有什么价值?这对于丢掉一只破草鞋的人可能是火冒三丈,不然这么小的事情,各位有什么好计较的,一个贤人在我们这里教学,你不好好地去学,你在乎这只破草鞋干什么。

曰:“子以是为窃屣来与?”然后孟子就说,你这样问,或许是从学里面偷走了也不一定,顺手牵羊也不一定。但是你认为来这儿听我讲课的人,是为了要偷你那一只还没有完成的草鞋来的吗?曰:“殆非也。”问的人就说,恐怕不是吧。这句话有一点自知自己这个问题问得太过了,有这种自责的意思在里面。

“夫予之设科也,往者不追,来者不拒;苟以是心至,斯受之而已矣。”孟子接着就说,我在这里设科,就是讲学。“往者不追,来者不拒”就是说他过去做过什么事,我们不必追究,他只要是诚心地来听课,我相信他来听课,恐怕是为了课而不是为了一只草鞋呀,对不对?他来听课我们就不当拒绝他,因为他想向学。“苟以是心至”,他是用求学的心来。“斯受之而已矣”,那么我们讲学的人做教育的人,当然是会接受的。所以你说是不是我的学生偷了这只鞋,我不敢保证,但就是有,那我相信他来的心不是为了这只鞋,而是习性如此,在这里竟然把它顺手牵羊给牵走了,这有可能,但我不计较这些,为什么?因为我不必学生来上课,挡在门口说,你到底是想偷鞋还是想要来上课?你是上课我让你进来,不可能的事情,我们只有接受而已,再则这只鞋到底是不是从者偷走的呢?坦白讲也不知道,为什么丢了呢?我也不晓得。

这一段跟《论语》里面有一段也有点相似,《论语》里面孔子说:人洁己以进,以其洁也,不保其往也。以其洁也,就是我认同他现在向学的那一份高亮的情怀,我允许他来跟我求学,“不保其往也”,我不追究他以前做什么,就跟这边“往者不追,来者不拒”是一样的意思。人家想改进他的缺点,拿着诚心,说不定还斋戒沐浴三天,古代这种事情很多,然后才来向学,只要有这个心我们就接受,我们不管学了之后明天又干了坏事,又去花天酒地又去喝酒,不管这些。人就是因为有缺点很无知,所以才要求学,不是吗?那么老师的价值也就是对这些无知的学生说法。这个就是古代有一句话叫做“医门多疾”,跟这个话是一样的。医门就是诊所,你去诊所看里面多半都是生病的人,各位对吧?那么做医生的人,如果你怕面对那些生病的人,那你就别干医生嘛!如果你的职业是医生,那你就必须接受来找你的都是有病的,对不对?我们现在就把他想像那个老师就是医生,来跟他求学的人应该是聪明睿智的人还是盲目的人?应该是不明事理的人比较多,不然聪明睿智的干嘛跟你学习,不是这样子吗?所以不必去追究那些小缺点。在一个圣人的门下求学问,他只要有这个心要向学,那么圣人就有教无类都愿意教学的。谈到这儿,是在谈一个圣贤教育的心,古人不是常讲孔孟是愚民政策,孔孟希望把百姓弄得笨笨的,各位你看看这些文字里面,他们教学的心是不是很热切?是非常热切的,不是像我们所误会的那样。

孟子曰: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孟子说每个人都有不忍心干的事,每个人都有他心疼的对象,不忍他受一点点痛苦的对象。好比说你的小孩,现在的人对小孩就是这样,你会很心疼,他连洗个碗你也舍不得,他削个水果你也舍不得,被蚊子一叮你也舍不得,好像都痛在你的心里一样,有没有?每个人都有这样有所不忍心的对象。“达之于其所忍”,把这种不忍他的小孩或最爱的人受痛苦的那种心,推广到他所狠心的人或事情上面,一般的人有某些对象他会很舍不得的,但是有某些对象他是非常狠的,那么我们就把那种舍不得的心推广到他所狠的人事上,“仁也”这个便是养仁的办法。

养仁是怎么养法呢?诶,就想想你那个常常有不忍心的状况,那个就是仁,然后慢慢地把它推广,再推广一点,从近的再慢慢扩及远一点的,最后达到你所忍的那一些,这个就是求仁的办法、养仁的办法,就是循序渐进。不要说今天你听了一个什么好的道理,人都应该有仁,人应该要爱人,然后回去就要跟你的世仇和解,我看这样是比较难。你就从你最能够有不忍人之心的那种对象开始,慢慢地扩充,然后慢慢推广到平常的人,最后才能够去原谅一些得罪过你的人,最后才是有仇的人,这样是比较切实际的做法。

人皆有所不为,达之于其所为,义也。每个人都有不干的事,不是吗?都有不屑做的事情。不是吗?原则虽然每个人的不一样,可是每个人都有原则。各位你看那些黑道的人,无所不为,烧杀掳掠什么都干,可是你知道吗?黑道的人跟黑道的人之间他们也讲义气的,对吧?他们也有所不为的。所以每个人不论你是哪一种角色,你必有不为之事、不屑为之事,那么把这种你不屑为的事情必有原因嘛,那么把它慢慢地推广,推广到比较远的人身上。“达之于其所为”,达之于那一些偷偷摸摸地都还在做的事情上面,你把那个你不屑做的,把它推广到明明不对你还是在做的事情上,“义也”,这个就是存养我们义的方法,就是讲它的次第。

人能充无欲害人之心,而仁不可胜用也。一个人能够扩充他不想害人的那种仁心,那么这个仁是用不完的。为什么你会说我的习性很重,我的仁心很淡薄?其实你要能够扩充那种不想伤害人的心,那种心一定在某些对象上有,不是父母就是小孩,不然就是一个你非常爱的人,一定会有的。扩充那种不忍伤害人的心到第二个对象、第三个对象,以至于说对所有的众生都有这样的心,那仁是用不完的。

人能充无穿逾之心,而义不可胜用也。“逾”就是墙的一个小小的洞,“穿逾”就是越过人家的墙或穿过人家小小的洞,去干嘛?去偷盗去做不光明的事情叫做穿逾。人能扩充不做偷鸡摸狗的事情的那种心,“而义不可胜用也”,那么这个义是用不完的。

人能充无受尔汝之实,无所往而不为义也。什么是“尔汝”呢?尔汝就是你呀你呀,说得粗俗一点就是你这个畜生、你这个卑贱的人啊,这就是古人用“尔汝”这两个字的时候,所指是有鄙视之意。好比我们现在的人,你对着一个老长辈说你怎么样怎么样,这样是不对的,你会说您,有没有?你会加上一个尊敬的语词。那么“尔汝”就是你这个东西呀,你敢对一个老长辈、七八十岁的老人说你这个东西呀,你敢这样讲吗?那是非常非常轻视人,简直是内心无血无泪的人这样说的。“人能充无受尔汝之实”,什么叫无受尔汝之实?就是不接受别人对我轻慢的称呼,你不能接受别人对你的轻慢而成为事实,你竟然也这样认同了,那表示你一点都不想改进。人家对你有轻视,表示你做错了事,不能够说你做错了事,人家对你轻慢,你还接受这个事实,那你完全是朽木不可雕也,你丝毫都不想改进。“人能充无受尔汝之实”,你应该要扩充那种不喜欢被轻视,不能让它成为事实的这种心,那么“无所往而不为义也”,那么你就处处作为一个有仁有义的大丈夫,到哪里都有仁义。

这一段看起来不重要,好像又在老生常谈,其实你仔细去咀嚼,这是非常重要的。那个圣贤渡世的心,他知道说儒学提倡的不外乎就是仁跟义两个字,对不对?如果说“仁义礼智信”其实括而言之就是“仁义”了,再简单的说就是“仁”。那么说了半天说久了,大家都麻痹了做不来,那做不来,然后你又想说,哎!像我们最近在提倡着陆的功课,我们说要向父母问安,意外地发现,你知道吗?好多人要跟父母问安是极为困难的事情,为什么呢?因为他的生活里面是敌视的,那个是仇人你知道吗?所以这么简单的事情,要让你去实施去落实,你对一个平常的人可能都有说有笑,可对他的父母简直是像仇人一样,我说到底是什么事情呀?是小时候拿着刀架在你的脖子上,把你逼到私娼寮里面,是不是这样啊?如果没有做了这么错的事情,你到底凭什么?他一把屎一把尿把你带到这么大,你把他看成仇人,而隔壁的人只给你一碗阳春面,你就把他当成恩人,这是盲目了。但是无论如何你说做不来,我无法跟我的父母问安,好吧!那这样吧,你从你可以做得来的人身上扩充,谁是你最尊敬的人就去问安,可以吗?然后想想你的父母不如他吗?再扩充一下,扩充到平常的人身上,然后你去跟他问个安可以吗?人跟人彼此互相尊重不是应该的吗?做做看吧,唉,也做得来的!然后再扩充到让你有一点生气的人身上。你不曾得罪过人吗?你也得罪过人,那他能不能得罪人?他也有资格得罪人,你有没有犯过错?你也有啊,好吧。那扩充到我有一点点讨厌的人身上,我也可以笑笑的去问安。嗯,练习一段时间就会了,然后再扩充到你认为的仇人,就是你的父母,试试看吧。你看圣贤渡世的心多么地心切,完全把你当成幼稚园一样来教,毫无思考力一样,他要一步一步把你诱导到圣贤,那种渡世心切那种苦心,各位你从这个字里行间看得出来看不出来?我常常觉得说,大家读过不觉得重要,你仔细去体会一下当时讲这个话的人内心在想什么,你这样就会读经典,你就知道说他在讲什么,他的苦心在哪里啊!

下一段,士未可以言而言,是以言餂之也;说一个求学问的人叫做“士”,“士”这个字有好多的用法,古代最基本的公务员也叫做士,不过这些基本公务员当时都是通过科举考试而考上去的,所以都是一些读书人,那些当时还没有考进去的读书人,我们就统而言之,都叫做追求道德学问的人,给他一个统而言之的词就叫做士。

说一个“士未可以言而言”,这个人还不能够跟他说这些,你偏偏要跟他说。比如你说了一些话,诱发人玩乐的欲望,好像干干这些事情也没什么,大家都在干。你看以前的什么人什么人也干,我们这也不算多坏的事情,像这样的事情:吸一次毒没什么嘛,安非他命又有什么,你看好多人都在吸,有没有?像这样的话是“未可以言而言”,或者是说一些他的程度不能理解的事,或者是专说一些尚玄好奇的事去引起他的好奇。“是以言餂之也”,那个“餂”就是逢迎、骗取,讲些好听的话去达到某些目的,叫做餂。还不能说不可以说你却说,去引起他的注意好奇,以便对你有好感,这个就是用言用你的话当做筹码去骗取、去逢迎、去谄媚以便达到目的,这跟偷盗、盗匪是没两样的。

可以言而不言,是以不言餂之也;可以说你却不说你隐藏着,为什么呢?因为我说了之后,他得到好处我没好处,或者是我说了之后,我破坏他对我的印象。比如说你该指责的不指责,该诤谏的不诤谏,该教育的不去教育。当个老师哪个学生怎样怎样,该教育的你不教育,怕的是人家对你印象不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是以不言餂之也”,那就等于说你用不说话的手段去逢迎人家去拍马,得到人家的好感,那跟偷盗也没两样。

是皆穿逾之类也。那就跟穿过墙、爬过墙去偷盗人家东西的人是一模一样的。在社会上很多骗取名、骗取利、骗取地位的人,在古圣先贤的眼中跟那些真正去偷盗的人其实没多大不同的。人存在的价值就是要为所当为,人存在的价值不止是追求你的享受跟快乐,不止是追求那一份幸福感,幸福要来自于合情合理。若不合情合理,古圣先贤宁可不要那个幸福,你知道吗?现在的人为了幸福,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就为了这个幸福,所以我们去逢迎我们去拍马,我们去做一些毫无价值的事情,贬低人格的事情,那在古圣先贤的眼中是不干的。

我要说话,就最简单的一个筹码,当然如果连说跟不说都可以当筹码的话,世上可以当成逢迎谄媚的筹码那还有很多很多,不是吗?这只是随便举出个话头,让我们自己去想,我们在世上是不是树立了我们的价值;是不是为所当为;是不是因为我们而使人人都得到更长远有利的利益,不可以那么样的短视,不要去逢迎,去使这样的心眼。

像是今天我看一个新闻,美国有一个很大的杂志,他出来讲话,他说美国不是有一个举债上限吗?他说应该要把举债上限给废了,才不会让反对党当成筹码。举债上限把它废了,各位什么意思啊?就是爱借多少可以借多少。好啊!那我们可以再借比目前的国债更高十倍也可以,那是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说,国家收的税连还债都不够的时候,这个国家怎么经营?那么讲到这个办法,不够没关系,再借。你说再借了明年债务不是更高,是不是还利息跟本金更多?那你明年的税收进来全部还债都还不够。那有什么关系,反正上限已经解除了,再借。

各位如果这件事情真的可以成立的话,这个国家还能撑多久?这种就是不该说而说,那么他逢迎了一部分的人。坦白讲,这个人说这个话真的是会红的,因为他说了人家不敢说的话,就是你完全想不到的方向。为什么是我们想不到的方向?不是想不到,你不用想就知道不可为的,就有人敢提,你敢提就有人会相信,这个世代就是这样。如果下一次选举,他就会中,因为这个人说爱借多少就借多少,反正钞票是我们印的,类似这样的话,就是用他的言骗选票,用他的言想要谋一个什么,正人君子为长远的天下众生所设想,是不干这些事情的。


更多内容欢迎访问黄庭禅官网 https://www.htz.org.cn,或关注微信公众号“黄庭禅”、“小树苗内心成长营”,添加交流群请加志工微信号htzchina。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淨止

人相,照镜子而已哈

三渡渡人渡己

准备下一部经典 传习录

我是荔枝蜜

恋恋不舍,快要听完了~~~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圣贤书

处世之道,圣贤有流传千载的经典。学习会彻大悟,让自己人生更美好!

by:盖秀荣

欧阳修传:世俗的圣贤

从幼年丧父的寒门孤儿,到曾国藩精选的千古“三十二贤哲”,欧阳修在世66年,如昙花一现,若流星飞逝,留下的,是一个草根逆袭的励志故事,一个打败时光的千年传奇。

by:彬彬有法

圣贤归来

您让心享受心让您事成

by:小酒窝XJW

圣贤心得

体悟圣贤人生!

by:安阳易学苏华

圣贤教育

师承老教授

by:承祥弘德

中华圣贤经

《中华圣贤经》就是一本富有启迪性和哲理性,知识层面宽广,寓意深长的俚谚俗语、名言佳句之集成,是炎黄子孙世世代代的处世智慧的结晶,又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文化精髓。...

by:象耕鸟耘_读者

圣贤的化身

修行就是改命、内观自己德行、改正自己的德行、从而逆天改命

by:修行者舒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