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738期:“特殊职业”做了6年,他在重庆最繁华的地方买了房

2023-09-21 11:58:3411:26 2349
所属专辑:有书·每日美文
声音简介



冉光辉或许不会想到,短短十年,自己两次成为全国人民的焦点。


一次是十年前的2010年。


在重庆朝天门,他左手扛着一个一百多斤的大包,右手牵着儿子,这一幕,被路过的摄影师许康平随手拍了下来。


怎料,这张照片火遍全国。


这张照片的配字,也深入人心——


“肩上扛着的是家庭,手上牵着的是希望。


还有一次,是十年后的2020年。


这个从农村走出来的男人,在重庆最著名的地标“解放碑”附近买了一套房。



(十年后,父子俩在同一个地方留影纪念)


这条消息出来后,迅速冲上热搜。


一位重庆人补充道,“能在解放碑附近买房的,是本地人眼里的‘有钱人’。”


毋庸置疑,十年时间,冉光辉身上发生的变化,是巨大的。


以至于“重庆棒棒扛货扛出一套房”的故事,也在一夜之间成为传奇。


可没人知道,棒棒这一行要遭的罪,吃的苦,没几个人顶得住。



冉光辉是1989年到重庆的。


从09年开始,他在朝天门码头附近做“棒棒”,这一干,就是十多年。


从事这一行,对冉光辉来说,本是无奈之举。


他小学毕业就出来闯荡了。没什么文化,能卖的,只有力气。

“棒棒”呢,从前是重庆街头随处可见的一群人。


因为是山城,依山而建,上下坡多,很多人买了东西嫌重,就找棒棒来搬。


说白了,他们就是临时搬运工。


他们吃饭的“家伙”也很简单,常常是一根竹棒和几条粗细不同的绳子。


门槛低,成本也低。


就这样,冉光辉加入了山城的“棒棒大军”。


“棒棒”是个体力活,赚多赚少,全凭自己。


为了一次多扛点东西,一年四季,冉光辉都不穿衣服。


他说,如果穿衣服,货会往下掉,时间长了,就没力气了。


重庆的楼房,带电梯的很少。


扛重物到十几层,对冉光辉来说,是家常便饭。


最重的一次,他一下扛了235公斤。


十多年来,他扛过4万多包货。


因为太用力,手指都变形了。


长期扛重物,冉光辉的腰,也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生病的时候,走几步就疼到不行了。


可为了赚钱,冉光辉还是咬牙坚持着。


没人知道,这些路,这个体重只有130斤的男人,是怎么挺下来的。




现在这个社会,吃哪碗饭都不容易。


干个“棒棒”,竞争也相当激烈。


但好在,冉光辉的生意还不错。


因为干活靠谱,从不投机取巧,他的口碑很好,雇主们也都喜欢找他。




为了留住客源,他的手机,总是没日没夜地开着。


在很多老客户眼里,冉光辉总是随叫随到的。


一年365天,冉光辉会开工350天,只有过年的时候,才会休息会。


最忙的时候,他24小时连轴转。


逮住几分钟空闲时间,就躺在硬邦邦的货袋上,眯一会。


没睡觉的时间,就连吃饭,也变成了一种奢侈。


冉光辉的午餐,常常用一碗小面对付,还要在几分钟内吃完。


一来是为了多接活,二来是为了省钱。


为了多挣点钱,冉光辉还倒腾了副业。


白天做棒棒,晚上有时间就和朋友去拆柜子。


柜子拆完了,天也差不多亮了,吃点饭再去做棒棒。


日复一日。



看到这里,或许有人会说了,这也太拼了,身体能吃得消吗?


上有老,下有小,他一个外来人想在重庆扎根,除了拼命,别无他法。


再说了,卖力气,是真的不挣钱啊。


前不久有记者去采访冉光辉,他来回扛了7个大包上10楼。


一个大包百斤,一个包10块。


雇主给了他75块,多给的那5块,是因为其中一个包太重了。


这5块钱,很多人都嫌少。


可对冉光辉来说,他的好日子,就是五块钱五块钱堆砌起来的。


09年刚做棒棒那会儿,冉光辉一家三口,挤在望龙门一间不到20平的小房子里。


房子不见光,还湿乎乎的。


除了床,周围都乱糟糟的。


可房租便宜啊,不到400块。


出租房的外观,更令人震惊。


那是林立的现代建筑下,如废墟般的存在。




这种视觉上的冲击,是巨大的。


你无法想象,这个年代,还有人住在这种地方。


何不食肉糜。


身处这样的环境,可不就是要“拿命”换钱,“拿命”来换好日子吗?



2020年,因为买房的事儿,冉光辉又火了一把。


其实这是4年以前的事情了。


那是他做“棒棒”的第六年,在重庆最繁华的商业区解放碑附近,买了一套60多平的房子。


二手的。


首付20多万,每月还1500块的贷款。


一家人也早就从出租屋,搬到了明亮的新房里。


围坐在饭桌前,吃一碗妻子包得热气腾腾的饺子。


对冉光辉来说,这人间,就是值得的。

可就是这个,大家眼中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的中年男人,也有很发愁的事儿——


“棒棒”这一行,越来越不景气了。


冉光辉说,从2009年到现在,生意越来越差了。


现在发一个二十包货或者三十包货的情况都比较少了。


花无百日红。


被各种新事物,新的运输方式冲击,曾经无比吃香的“棒棒”们,也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


一个有些恐怖的数据是——


巅峰时期,重庆的“棒棒”,有40多万。


而如今,只剩下不到1万人。


往后会越来越少。



冉光辉这一代,算是最后的辉煌。


冉光辉今年50岁了。


他也不知道,自己还能扛多久。


但如果可以,他想继续做下去,10年,15年都可以。

如果一个行业在不知不觉中消失了,那就说明,这个社会,不需要他们了。


应运而生,又被无情地抛弃,是有些唏嘘的。



在“山城”重庆,像冉光辉这样的“棒棒”并不在少数。


他们大多没有什么文化,也没什么技术。


有的,只是一双手和一颗吃苦耐劳的心。


他们的愿望很简单,就是靠自己,让家人过得更好一点。


早就过了退休年纪的老黄,60多岁还在挑棒棒,就是为了给女儿还20万的房贷。


他干的是什么活呢?


100斤出头的货,走两公里路,10块钱。

300斤的货,应该20块,雇主只给15块,老黄咬牙接了。


这种别人不伺候的活,他接。


可即使这样,钱怎么也不够。


棒棒这个行业,已是寒冬,老黄拼死拼活,一天能赚30块就不错了。


老黄算是顶厉害的。


因为这份苦,很多年轻人都消化不了。


一个年轻的“棒棒”,在送货的途中,因体力不支瘫倒在地。


脸上写满了痛苦。


如果不是生活所迫,谁愿负重前行啊.......



这是山城里一群最不起眼的小人物,通过自己的双手,熬出日子的故事。


没什么惊心动魄的情节,他们不过是普通的父亲,普通的儿子。


但对他们的家人来说,他们是一座可以倚靠的大山。


曾经在网上看到这样一段话,每每想起,都很有画面感——


“我曾经见过棒棒,在菜园坝火车站门口和朝天门批发市场附近。


肩上扛着一根磨得很光滑的棒棒,棒棒两头挂着体积庞大的货物或行李,身体有节奏的摇晃,步伐稳健……”


如果有一天,山城的“棒棒”真的消失了。


希望还有人记得,曾经有这样一群人,用一个并不宽厚的肩膀,挑出了一座城,挑起了一个家。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私信回复“福利”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攀登65期营期练习

攀登计划65期成长练习,每天一条音,见证自己的成长。我在喜马拉雅与大家一起成长。

by:花染晴

往期

如果你今天睡前没有学到什么东西,那你就不能入睡

by:长颈鹿的路

期待

期待依山傍水的生活环境,现在是一种奢望了,曾今好像不,因为在我年轻之前,处处皆是。在都市里时间长了,看着原有的自然景观都变成楼群、马路街道,一切都留下人为的刻意...

by:艺术与绘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