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了“天赋”,不用学就会?灵性画皮

2020-02-02 18:48:5619:51 51
声音简介

开启了“天赋”,不用学就会?|灵性画皮

原创 慕棉 慕棉 2018-07-03



开启了“天赋”,不用学就会?|灵性画皮


不止一位朋友了,他们非常焦急地跟我说,到底怎样才能找到自己天赋,开启自己的天赋呢?而如果你问他们,是什么让他们想要去寻找天赋,他们大多会给你描述一个“美好”的蓝图:我们的灵性里都有着累生累世的宿慧,还有着圆满的自性,只要开启了内在灵性的大门,找到你本有的天赋,那才华自然就像打开闸门的水库一样,源源不断了。还有人说得更直接些,要是开启了内在的天赋,那就是躺着也会有钱砸过来!......


总之,各种各样的说法,或者毋宁说是幻想,层出不穷。那么,今天,我们就不妨揭开“天赋”的画皮,看看这背后到底隐藏了些什么。

 



我们先来说天赋,确切地说,到底什么才是这些人所追求的天赋?总结一下,这大概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要足够特别,比如画什么能量画、舞什么能量蹈或者预什么能量言等等等等吧,总之,要一看BIG就够高。你要说不小心发现个天赋是打扫房间,他们常常是不屑的。当然,他们看不到,也不愿意承认,的确就有人能把整理房间做到世界NO.1,不但写出书来,还能全世界做各种整理顾问。他们追求的还是高级,那才叫“天赋”!天赋!懂吗?

 

2、不需要学习。也就是说,哪一天吉时一到,他们就忽然茅塞顿开,就像是内在的“天空飘来几个字儿”,然后就都“那都不是事儿了”。然后呢,那天赋自然就挥洒自如了,还学习?学习多low的事啊,那是普通人类才做的,灵性成长的人怎么能做呢?我们都是接受信息,开启能量,直接就会,你知道吗?那叫内在通了,打通任督二脉,开启三脉七轮,得这,才够牛!

 

3、不需要精深,会了就是会了,从此一言一行那都是能量的自然表达。什么精深啊,那是“用脑”的,你得用心去体会,知道吗?你得连接宇宙的能量,宇宙的能量怎么能是有限的呢?怎么可能还需要精深呢?这一看就是没体会过“合一”的物质人类的思想,太低级。要去感受,感受懂吗?

 

4、接通天赋能量了,宇宙都会为我开路。我就是神性的体现啊,没有理由我赚不到钱的,没有理由我得不到最好的事物的。不可能。怀疑?你看你又用脑了吧?跟你说了,脑那是人类的局限,去感受能量,能量,知道吗?

 

列出这些特点,人们在追求什么也就不言而喻了。首先,我们来做个谜语猜猜看,什么样的人是什么都不需要做,整天躺着,有吃有喝,却一切需求都会被满足的呢?答案,当然是婴儿!所以,说到底,这种所谓的灵性天赋的开启,以及开启后的美好状态,不过是个婴儿的全能自恋幻想。


只不过,现实里人们知道这种幻想不能实现,所以,就给“不劳而获”披上了灵性外衣来掩盖,又给“全能追求”穿上了灵性的马甲做了改装。然而,这么拙劣的伎俩却轻轻松松俘获了大量信众,这反而说明了人们内心对此的渴求是多么强烈。

 



所以,与其说是这些理论欺骗了他们,毋宁说是他们创造和选择了这些理论来欺骗自己。人们需要被欺骗,那只有一个原因,真相太残酷,他们无法面对。那么,这些天赋拥趸者无法面对的真相是什么呢?显然就是婴儿全能自恋感的反面,不完美,阴影和挫败。而这就是核心问题所在的地方。这个核心向外扩展,又可能有多种表现形式。


内在表现:

 

当人们对自己“全能感”的破碎无力招架的时候,向内就会产生自卑与自负的两极化人格。上面追求“天赋”的人群也大多呈现出这样矛盾和复杂的人格状态。

 

在现实生活中对自己的认可和接纳度越低的人(与现实成就无关),越容易追求那些不切实际的“神奇天赋”。首先,这可以使他们相信和支持自己是完全可能恢复全能状态的,因而内心就可以得到极大满足。其次,这也可以帮助他们在内心构建一个鄙视链,让自己站在鄙视链的顶端。通过鄙视他人,比如勤奋努力的学习,比如不懂灵性那些巴拉巴拉,他们也可以产生并始终沉醉在世人皆醉我独醒的“与众不同”里,感觉自己很牛X,再次获得又一层价值感满足。

 

再者,这种追寻“神奇天赋”的过程,也会制造一种假象“我一直在努力”的假象。这很类似于有些人工作不投入效率低,自己其实是知道的,也很愧疚,然后他们就晚下班或周末去办公室耗着。接着,他们就产生了一种“我一直都在工作,加班加点”的满足感,并以此来平衡和安抚自己,也合理化自己的效率低下。甚至可能变得底气十足,觉得自己已经非常“努力工作”了。追寻“神奇天赋”的人也是一样,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喜欢这种追逐,但其实什么都没做的状态。这种貌似在努力追求与探索的假象本身,就给了他们满足感。

 

再继续,“神奇天赋”还没被发掘,也是一个绝佳借口,可以掩盖人生所有的不如意。我之所以这样那样,那是我还没找到我的“天赋”。一旦我找到我的天赋了,我就会......这是全能自恋的典型幻想性表达。但对他们来说,通常天赋永远不会被找到,因为这样借口就可以永远完美存在,而他们也就可以永远不必直面“挫败”感。从而,一种虚幻的“全能感”就得以保存了。

 

外在表现:

 

全能感的破碎和对恢复全能的执着追求,当然也不止指向内在,它也很容易导致人们向外投射,寻求“全能感”认同,而自我的“神奇天赋”认同,不过是这广泛的全能感投射中的一个表现形式罢了。神奇天赋投射,在外在又表现在几个方面。

 

第一,黑熊掰玉米型,这样类型的人带着一个朦胧的全能完美天赋幻想,永远在寻找。找到一个觉得好像还可以,就夹在胳膊底下。然后,觉得不对,还是不那种“天赋”,感觉还不对。又扔了这个,再去摘那个。然后,又觉得也不对,还有更好的。再丢了,再找。如此往复循环,最后胳膊底下也只有一个玉米,仓库始终空空如也。

 

其实这个过程中,可能不止一次的选择,都是他们相对有“天分”的,努努力也是可以做得比较好的。然而,当他们带着“全能感”投射去找“神奇天赋”的时候,这些就必然无法达到他们的期待与要求了。而他们由于抱定了全能的完美天赋幻想,也不乐于继续深入。于是,寻找——欣喜——失望——继续寻找的过程,就如同魔咒一般在他们的生活里循环着。

 

第二,混淆“需求”与“爱好”型。这个类型也同样非常常见,它的特点是在这个状态的人们常常有一种强大的“使命感”。

 

比如很多人并不愿意整天去倾听他人的苦恼,也不愿意非常耐心地去陪伴他人慢慢地以他们自己能够接受地节奏逐步地走出生命的暗夜。这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原本也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做这样的事情,我们完全可以选择别的,这很正常。但很多人被全能投射裹挟了,他们会屏蔽掉这些工作的真实,然后好像很笃定很坚定,就认为自己的使命是成为治疗师。

 

为什么呢?因为在内心深处,其实是他们自己渴望得到“治愈”。他们有被疗愈的需求与愿望,但是无法辨认这样的愿望,或者更多人是因自己的“全能投射”而无法承认自己有这样的需求,就转而变成了觉得自己想做治疗师,治愈他人,这样会比较符合全能投射。他们喜欢的并不是治疗过程本身,而是那种“我懂很多”,“我可以教导他人”,“我很有本事,我可以拯救别人”的感觉。但其实这并不是真实的疗愈过程,而是一种对治疗师的幻想性投射。

 

可想而知,这样开始的治疗工作也就变得非常苦恼了。而这份工作如果变成了为了谋生的“不得不”,那其苦恼程度恐怕要比其他工作就要来得更深也更甚,因为你永远要面对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层出不穷花样翻新的痛苦,而你却都要接得住。当然,可怕的是,被全能自恋架上去,不能承认自己不适合,不能允许自己下来,这就更可悲了。

 

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比如有些人并不是喜欢做老师,而是因为童年玩乐的需求没有被满足,所以选择了变成“全能的老师”去满足孩子。结果,显然老师不但不能自己尽情玩乐,还得照顾每个孩子的需求。玩乐需求依然无法被满足的,而扮演“全能老师”的过程中,反而不断被消耗得更加枯竭。

 

也就是说,在这个类型里,我们需要看到,如果我们有一个需求,那么我们就需要直接面对这个需求本身去做功,如实面对如实觉察如实满足如实转化。幻想变成需求的给予者,并不能让我们消除那个“需求”,反而可能带给我们更大的内心黑洞。

 

第三,虚幻型。这种类型的特点是过度追求自发性表达,完全否认努力的重要性。相比于前两个类型来说要更虚幻,第一个类型里,黑熊起码还是掰玉米的,只是任何一门都无法深入。第二个类型呢,虽然可能混淆,但也是去做事的。而这第三个类型,基本不做事。他们就在等,等着天上掉馅饼。在他们看来,前两个类型也弱爆了,也不算天赋。只有那种突然灵光一闪,所有关窍都通了的,才叫天赋。

 

就像曾经也有人询问我,我写诗和画画是不是自发性表达,是灵性开启后的自然反应?我要怎么样才能开启这些部分呢?这真的让我蛮无语的。我的确没学过。但我的画,水平仅限于自娱自乐,这点我很清楚。而诗这种文字上的天分我可能有些,但这并不是哪天突然从虚空里掉下来的。而是从小如此,我热爱它,也很自然地在不断提升与强化它。

 

换句话说,你不能因为我是理工科博士就想当然认为我没有文字功底的锻炼,而是自发性表达,这是变相的投射。事实上,那些从小到大你用来研究怎么搭配服装,哪个牌子的衣服最显你的气质,哪个牌子的口红更润泽,做个这样还是那样的发型更美,名牌(衣服包包鞋子汽车)都有哪些种类高中低档怎么分等等等等的这些时间,我都用来看书或写字了。至今,很多方面我也一窍不通,比如所有商品都算上我能说得出来的品牌,两只手也绝对够用了。


所以,时间花在哪,是看得见的。不是说你花在那些方面错了,我这样就对了。而是你需要选择,需要清晰,你的时间值得花在哪里更多,而不是一切都推给天赋、宿慧或本性具足。

 



想起一个朋友对此发表的笑话,她说,宿慧?我只听说过宿便!前看有些人整天唧唧歪歪怀才不遇,那股酸气都够受了,但好歹人家不论大小还是“怀”了一下的。现在可好,冒出来一群“眼高手低”的天赋派,什么好的都觉得自己理应得到,什么努力都不想付出,整天开各种灵性的空头支票,也真是够了。虽然话狠了点,但未必不值得人反思。

 

完全自发性的艺术家,不能说没有。比如有些老奶奶老爷爷耄耋之年开始画画,没有任何技法,但作品非常具有个人的独特艺术色彩,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这样的事实是存在的,但我们也要看到,那些画作里面其实也蕴含着他们一生深沉的生命感悟与积淀,才有这种厚积薄发。


而且其中绝大多数人,其实也是自幼就有绘画的喜好的,只是被搁置了,到了某个年龄段热情再度激发。那是淳朴真诚而美好的灵性展现。可同时,我们也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某些号称自发性如何如何的灵性工作者,其实原本就有绘画、舞蹈、音乐或表演背景。有意思的是,他们在原来的行当里,正着混不容易出头,反而到了身心灵里,反着混,却因抓住了人们“不想努力,不用费劲”,又想要“最好”的“全能自恋”心态,就变成了受人膜拜的开启灵性的“大师”。


想起C罗在一次采访里说,只有天赋,而不努力,那也没有用。在我的职业生涯里,我一直很努力,实现我想要的目标。这句话很朴实,但却很好地诠释了天赋与努力的关系。这样的天才依然会坦诚努力的重要,那么你我到底有什么理由觉得自己完全不需要努力呢?

 



总之,天赋本身并不是问题,天赋也确实存在,只是在“全能感”的投射里,天赋才被赋予了一种超常和夸张的神秘色彩。有学习背景本身也没有问题,一点问题都没有。我们需要学习,甚至需要活到老学到老,这才是更敞开更自然地心态。

 

事实上,天赋本身也是平常的一部分,就像打扫整理也可能是某些人具有的独特天赋。而学习,也是一件最自然不过的事情,就像最天才的音乐家也需要努力。


当你被自己的全能感蒙蔽的时候,灵性就是满足自我的手段,天赋的追求也不过是自恋的玩具。而当你下决心走出全能自恋的城堡,走向真实的世界的时候,那灵性也根本不需要刻意追求,这世界上原本就没有一件事情不是灵性的。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开启你的惊人天赋

《改变的历程》一书作者的另一本佳作。我们的心是中枢能量中心,可以产生一个超越自己身体的电磁场,携带着能量频率的信息往外往内传播。《开启》一书,用浅显易懂的方式说...

by:焕醒阅读

开啟你的惊人天赋

帮助你在生活中创造看得见的改变

by:刘翠莲_上海

开启你的惊人天赋

书名:開啟你的驚人天賦:科學證實你能活出*致美好的人生狀態揭開你擁有的神奇力量兩大書評網雙料好評榮獲美國亞馬遜4.8星/全球*大書評網Goodreads4.3...

by:蓉穆靖康

开启你的惊人天赋

我们可以为自己创造更美好的人生,而且我们不是过着线性生活的线性存在,而是过着多维度生活的多维度存在,在你的内在本已具足成为超自然的一切潜能,只待你去唤醒及活化。

by:小茶小酒520

开启你的惊人天赋

每天早上準時更新。科学证实你能活出,极致美好的人生状态!■作者简介乔.迪斯本札(JoeDispenza)国际讲师、研究者、企业顾问、作家以及教育工作者,曾获邀...

by:

开启高敏感孩子的天赋

全世界每5个人当中就有1个人是高敏感族,当这个人是孩子时,就是“高敏感孩子”。高敏感孩子因为心思细腻又敏感,但是通常被认为难教、难搞、难相处。在本书中,儿童精神...

by:紫图图书ZITO

开启高敏感孩子的天赋|AI电子书

【内容简介】全世界每5个人当中就有1个人是高敏感族,当这个人是孩子时,就是“高敏感孩子”。高敏感孩子因为心思细腻又敏感,但是通常被认为难教、难搞、难相处。在本...

by:紫图图书_电子书

天赋才华——天赋赢39问

天南山独创的七维测评系统,快速地找到你的天赋才华,找准人生努力方向,用合适的方式方法,因材施教,因材而用,提高人生价值。成功方程式:发现——选择——努力——成功...

by:天赋赢

天赋

众所周知,一个人的能力包括先天素质和后天的培养两种。先天素质很多都是与身俱来的,而后天素质如各种知识,技能和思维方式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培养的。如果这个人具有的...

by:知识分子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