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势巍峨诗成峰

2023-08-03 12:07:5511:53 5.2万
所属专辑:悦读·格调
声音简介
作者:秋酿醇酒

播音:润物 寒白

中国的诗人喜欢云游,更爱高山绝顶,他们的足迹和诗篇,遍及三山五岳,在有我无我的境界中,极目千里,将一切尽收眼底。
诗人眼中的山,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在全唐诗中有一位仅被被收录一句和一首诗的诗人蔡隐丘,他那首诗就与山有关。“山上天将近,人间路渐遥。谁当云里见,知欲渡仙桥”。
在诗人眼中,巍峨雄奇的山,千变万化。高山险峰给予了诗人们太多的情怀,层层起伏的山峰,聚焦了诗人们青睐的目光,诗人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拔起的是诗的峰峦。
几乎中国的每一座名山,都留下了诗人们的足迹。诗人们不仅游山观山,而且写山咏山。诗人们独到的眼光,勃发的诗兴,将浪漫主义色彩浓抹在梦幻一般的诗句里,涂写在山上山下。游山吟诗,也许是诗人们的一种偏好。他们对山的景仰,不惧千里而往。他们对山的情怀,不惜笔墨狂泄。即使在举目远眺中,他们也能体会到山的壮美,山的凌云气势。
那位七岁始作诗文,被称为“诗圣的杜拾遗(杜甫),从二十岁起,十年壮游,饱览了祖国的名山大川。他仰慕高山,也善于《望岳》,虽然他并没有登上泰山,可他却有登临绝顶的愿望,有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廓然胸襟,表现了年轻的诗人胸怀之高远,俯视一切的雄心。
而那位曾与杜甫有过诗歌往来的,被杜甫嘻戏为“天子呼来不上船”的李太白(李白),“一生好入名山游”,与众多的山,结下了不解之缘。李白的笔下有峨嵋山、华山、庐山、泰山、黄山……,它们吐纳风云,傲视八荒。
真正登上过泰山的李白曾写过《游泰山六首》。诗中,我们仿佛看到这位诗仙傲然于山顶。从他的诗中,我们仿佛看到这位看惯了高山险峰的诗人,在山里从早晨走到夜深。我们仿佛看到他站在泰山之巅举剑刺天,喊声遏云的神态。
他的诗里有一种奔放豪迈的气势,可谓“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平明登日观,举手开云关。精神四飞扬,如出天地间。黄河从西来,窈窕入远山。凭崖览八极,目尽长空闲”。 李白用神韵之笔表达了对大自然壮观奇景的崇尚,尽管天高地大,却都在诗人远达的目光里。
李白在年轻时出蜀,历经蜀道之难,一路上看到的是“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他也曾隐居在庐山,远望过庐山的五老峰,独自欣赏那“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障凌苍茫”的意境......。每当诗人们踏及那“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高峻幽深之处,是否那里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是只有他们在独自高声吟诵。
“登山则情满于山”,这是中国诗人们依山而歌的写照。在中国诗人的眼里,延绵不断的山脉,青葱挺拔的山峰,仿佛是诗人们的灵感所在。诗人们身处山中,感受到的是“山从人面起,云伴马头生”。于是奇特的景象和飞逸的思绪交织在一起,“偶然临险地,不信在人间”。
当诗人们在山中边走边望,横看岭侧看峰,内心里涌出的或许就是那“峰峰带落日,步步入青霭”的遐想。当诗人们行至山端,也许会油然而生“路危行木杪,身远宿云端”的幻觉。他们“携手凌白日”,他们“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每当在日暮之时,他们看到的又是另一番景象,“夕阳天外云归尽,乱见青山无数峰”。
然而,那些心怀政治抱负的诗人们,每当他们站在山巅之时,难免会从内心里突发出一种特殊的联想,有一种“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感怀。那些思乡情重的诗人们,隔山浮想,曾“试登绝顶望乡国”,看到的却是“江南江北青山多”,他们眼中的山或许和思乡的惆怅一样多。诗人们对山的情感,如对朋友一样的亲切。“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曾把送友人的惜别之情,融入黄山的风光美景中,许诺“他日还相访,乘桥蹑彩虹”。在天台山隐居的唐代诗人寒山,他身居深山,与山为伴70年,自然流露出一种“寒山深,称我心”的爱山恋山的情感。同时,他与世隔绝,难免也会有和山一样的孤冷寂寥,“我居山,勿人识。白云中,常寂寂”。
欣赏那些犹如山势巍峨、峰峦挺秀的诗歌时,我们就仿佛是与诗人们站在一起,远望云飞雄峰,众山点黛,近观巨石凌空、绝壁巉岩。
那些山,已成为我们的入目之景,入情之诗。仿佛山就是诗人们的风骨,山就是诗的灵魂。
或许我们还会走得更远,与诗人们一起走到塞外,领略“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的壮观......。那些抑制不住的诗情,会像高山一样从内心里拔起,从内心里咏出。阴崖千丈冰,山高孤云迎。穷尽千里目,巍峨诗成峰。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一蓑烟雨WJ

最爱这种文章,有诗词,有赏析!

薇蔷嗅细虎猛有心

润物和寒白都棒棒哒

17798008ybq

两位老师辛苦啦

庄冉冉

特别喜欢

1588788osee

听寒白的声音就像进入到了安全的港湾

音频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