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tiMahlerNO6IV

2014-04-16 17:57:2827:40 1846
声音简介
""专集简介: 
马勒的音乐语汇是深具多重含义的,他的天才使之面对音乐创作中出现的任何演释走向都能应付裕如,驾轻就熟。虽然,从形式上来说也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然而,造物主似乎永远赐予他在时间中去拥有雕琢感觉的亘古之力。就这样,他通过对古典和浪漫风格的多种形式结构的把握,以现代人所特有的心态,用音乐在哲学、宗教、文学、诗歌、绘画之间成功地架起了桥梁。他所追寻的要在交响乐创作中“再现一个世界”的理想,经过了如同“殉道者”的坎坷一生的奋斗,终于在(第十交响曲)的那个著名的柔板中得到了升华,诚如二十世纪的大钢琴家阿劳所言:达到了脱胎换骨的完美之境。
而每当那种神圣的音乐激流涌向他的心头,他却总在遭遇着生活的厄运。尤其是在创作《第六交响曲》之际,不祥的命运之兆业已呈现,他无奈地承受着三次命运的打击和屈辱,依然怀着抵达那个理想彼岸的信念,于  1903~1905年之间,写下了这部自称是“困难重重的作品”。他在音乐上明察秋毫的洞察力,令他深深地感受到了自己这部充满悲剧性而又带有自传性的作品与那个不可测定的天乐之境的内在缘渊。以致,在为1906年5月27日首演的总排练时,他激动得欲哭无泪,影响了首演时的执棒。而这一切对于步他后尘的贝尔格来说,却如逢天赐之恩。他从马勒的这部作品中找到了一切现代音乐所应具有的要素。并将此融化于自己的《管弦乐小品第六号》之中,重温了马勒的音乐之梦。由此也就不难看出马勒对现代音乐创作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这部堪称马勒中期创作的力作,采用了空前的五管编制,沿用了古典的四个乐章,许多大师(如卡拉扬、索尔蒂等)也就按此作首演时的乐章编排顺序来演释:
第一乐章:有力的不太快的快板
第二乐章:谐滤曲(强有力的)
第三乐章:行板第四乐章:
终曲(中庸的快板)
马勒的《第六交响曲》的第二、三乐章演出有两种不同的次序,一种是以谐滤曲为第二乐章,行板为第三乐章;另一种是把这两个乐章次序颠倒过来,两种次序在马勒生前指挥时都尝试过。虽然乐谱出版时是按第一种次序编排的(因此大部份指挥是按照这个次序演奏的),但据称马勒后来认为还是第二种次序较好,但他来不及更动便病故了。莱托指挥的《第六交响曲》的录音便是按第二种次序排列的。这首题名为“悲剧”的交响曲的内涵是命运向人类发起阵阵猖狂进攻。第二种次序里,在第一次没有成功的进攻与第二次再度猛攻最后终于得逞而造成“悲剧”的中间有一个平稳过渡时期的行板乐章;而在第一种次序里的谐滤曲紧接第一乐章,听后会使人感觉这两个乐章一开始时那个凶猛的步伐节奏的旋律和它所生成的气氛是雷同的。塞蒙?莱托大胆地按照马勒生前对此顺序所作的一次变动来演释:即第二乐章为行板,第三乐章为诙谐曲。此作被公认为是马勒所有作品中最难演释的作品之一,马勒本人也曾告诫人们:要真正欣赏他的这部作品,就必须对他的前五部交响曲有足够的了解和认识。作品中所隐含的浓烈的悲剧意味,多层次的结构,多种动机和多重音响的叠置和揉合,更增加了音乐演释的难度。所以听来也是莱托对乐章次序的安排和见解较胜一筹。
对于这个颇有争议的作品,本世纪初至60年代,虽有不少指挥家粉墨登场,然而,真正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版本,除了1966年霍伦斯坦外,主要就是伯恩斯坦那种力挽狂澜式的演释。正是因为伯恩斯坦于1967年对马勒第六的成功演释,指挥纽约爱乐乐团演奏此曲录制了唱片,才使马勒的复兴运动得以全球性的迅猛展开,伯恩斯坦对音乐史的一个突出贡献也就是于 1960~1967年在世界上首次录制了《马勒全集》,这一堪称里程碑式的划时代创举,终使马勒生前“我的时代即将来临”的预言成为现实。马勒弟子布鲁诺?瓦尔特毕生为马勒音乐所播散的种子,也因为伯恩斯坦此创举而在全世界得以生根开花。
在这部很难度很大的交响曲的全部4个乐章中,卡托维兹的波兰广播交响乐团表现出高超的水准。这支乐队几乎无可挑剔,比起多特南伊指挥的克利夫兰交响乐团也毫不逊色。录音圆润而有音场感,清新的弦乐富于生气,光芒四射,这些都使音乐增色不少。维特指挥乐队演奏地十分大气,开始部分干净漂亮,各种不同的憎绪形成强烈的对比。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通过用舒缓、毫不夸张的伸缩速度来温暖地表现任乐章,通过弦乐对不时出现的滑音的自信处理,他传达出了隐藏在音符后面的不安。这部作品录满了两张唱片,因此和Naxos的一些唱片相比,这个版本显得并不是很便宜,但是其质量经得起与其他唱片的任何比较。
相比之下,伯恩斯坦和腾斯泰德在这些方面却成了行家里手,尤其是伯恩斯坦那种马勒化身般的演释时常能令在场的每一位听众感动得热泪盈眶。是啊,与马勒在许多方面有着相似之处的伯恩斯坦,也许困于马勒的音乐,确乎体验到了他的音乐反映了现代人内心深处的多重困惑和不安,所以,他在自己的生命里程中愿为马勒音乐而去赴汤蹈火。
腾斯泰德的音乐性是举世公认的,他揭示马勒音乐中的神秘意味可与康德拉辛相匹。他融人了伯恩斯坦的热情和凝重,却难抵卡拉扬的那种精致之境。
库贝立克和巴比罗里的演释有着马勒那种特有激情和高贵的冥想意味,但在结构力方面却有时较为均衡。
而索尔蒂1970年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的马勒第六的录音却又见一功。索氏强化了整个管乐的音色,这也是马勒生前所希望的。然而,他所塑造的音响有时略显过硬,多亏Decca公司的黄金搭挡哈维(制作人)和帕里(录音师)的共同努力,才有了极为明朗的音响。评论家们认为如此明朗的音响是否合乎马勒本来的意愿也就不得而知了。
塞尔的版本外乐章十分有力,整体有名家风范,速度准确无误,第2乐章谐迫曲很快又产生一种怪诞感。接下来的中速的行板十分独特,诠释精细感人,引人通思,温柔却又没有丝毫的感伤之意。比起乐队在克利夫兰的塞瓦兰斯音乐厅的声音人D的转录使得声音更加圆润,富于现场感。整部作品录在一张碟上,价格低廉。这张唱片是一个被埋没的珍宝,它与塞尔的马勒(第4交响曲)是同样的经典诠释。
夏伊与阿姆斯特丹音乐会堂乐团的版本演奏辉煌、音响宏大。他的诠释值得注意的是他对外乐章宽广、粗护的处理方式。第1乐章速度慢得冷酷无情,富于表现力的热情让位于其直接的目的一紧张、意味深长。第3乐章是真正平缓的行板,处理手法相对简单、直接。在开头如歌部分升起了《魔角》的回音。喜爱这个出人意外地做搭配的策姆林斯基作品的人无须犹豫。
霍仁斯坦第1乐章的速度比其他大多数指挥家更加从容不迫因而显得格外有份量。他的诠释十分稳重,整个作品始终十分紧凑,而且慢乐章的伸缩速度运用得颇有说服力。对末乐章霍仁斯坦的诠释则是宽广、高贵的。不过有人还是会觉得第2张唱片的长度只有38分钟是太短了。
索尔蒂与芝加哥交响乐团的演奏棒极了。1970年3月4月的音乐季上索尔蒂就任芝加哥交响乐团的指挥,这是他就任后和乐队的第1次录音。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这张唱片代表着一次一见钟情的恋爱。乐队高度兴奋的演奏和辉煌、直接而有现场感的音效也证明了这一点。在这张唱片中,索尔蒂相对外向的处理手法给人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他的较快的速度也意味着他将丧失一些较深的情感,而转录CD时增强的辉煌效果也许更加强了这点,但这仍是一个令人传沉醉的演绎。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叶子_H6

此刻正需要这样的音乐,谢谢!

音频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