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十三章 天下如己

2020-02-10 19:43:0109:49 16
声音简介
【原文】

宠(chǒng)辱(rǔ)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以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译文】

受宠辱都吃惊,重视灾祸如自己身体。什么是宠辱若惊?受宠是卑下的,得宠惊喜,失宠惊恐,就是宠辱若惊。什么叫重视灾祸如自己身体?我所以有大患,因为我有身。如果无我身,还会有什么灾祸?所以,像重视身体一样去服务天下,才可以把天下寄托于他;只有像爱护生命一样去爱护天下,才可以把天下托付于他。

【悟道心得】

一、别人给您点表扬,就高兴得手舞足蹈;别人说您点坏话,就被打击得无精打采……宠辱若惊,何必如此?不为物役,放下自我,快乐随手可得。

二、不要把身体看得太重,不要把功名利禄看得比生命更重,大成功者都是爱别人如同爱自己。

三、您知道吗?最大的祸患就是自己,自己太大了,天地就变得小了!

四、忘掉自己的面子,忘掉自己的身段,才能找回自己。

五、人是习惯的奴隶,我们养出了习惯,随后习惯养出了我们。播下什么种子,收获什么命运。

六、做一个有用的人,别人的需要在您心中,您也在天地心中。人与天地间有着特定联系,好事做得越多,并且不为人所知道的时候,更容易接收“心想事成”的信号。

七、我们是自己命运的制造者,是自己行为的主人和执行者,同时也是自己行为的受难者。

八、任何人都是自己行为的镜子!看他人的优点,鞭策自己;看他人的缺点、反省自己。

九、一个无我的人已经超越了贵贱、荣辱、上下、得失、嗔恨、愚痴及妒忌的层面。他是一个享有真正快乐的人,因为世上的痛苦不可能伤害一个无我的生命。

十、人生修炼就要落实在一个“舍”字上——舍去名利、舍去恩怨、舍去荣辱,自在人生就是这样炼成的。

十一、奉献人生,别人的得失冷暖在他心中,他也在天地大家心中,息息相通天人相助,这就是成功的人生。

十二、人的需要分五个层级: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您的需求在哪一个层级?

十三、多数人活在外在世界的名利享受中,少数人发现了内在世界生命的奥秘:内在世界丰满的爱造就了外在的一切美好。

十四、不要因为世俗的标准而远离了自己的赤子之心。

十五、有人能让您难受,说明您的修行还不够,是宠是辱,平常心就是了。

十六、忘掉自己的是非恩怨,忘掉自己身份地位,忘掉自己的利益得失,一颗平常心、无我心才能得大自在、大平安!

十七、这个时代的人类需要的就是良心,一切凭良心,人类的灵魂就是良心!人来世上的目的就是在我们离开地球之时,带走一个更好的灵魂。

十八、宠辱不惊的核心是:因失宠而感到耻辱的人是奴仆;因得宠而感到得意的人,实际上也获得了奴仆的身份。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修行者的道德经》第十三轮

《修行者的道德经》由刘金胜老师解译。“作者自序”开篇,共九段,再以“原文,译文,解析和运用”四个部分来解译《道德经》八十一章的内容。对于实修者具有很深远的指导和...

by:曾好读经

道德经|老子道德经诵读|道德经解读《道德经》全文

如果想领取更多有关提升记忆力的学习资料与课程,请添加卫领取资料:652021681中国人不是没有信仰,只是丢掉了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智慧!节选自文史哲《道德经白话...

by:提升记忆力

道德经解读《道德经》全文|道德经|老子道德经诵读

如果想领取更多有关提升记忆力的学习资料与课程,请添加卫领取资料:652021681中国人不是没有信仰,只是丢掉了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智慧!节选自文史哲《道德经白话...

by:记忆之树

佛教十三经:四十二章经

《佛说四十二章经》,简称《四十二章经》,佛教著作,据说是东汉迦叶摩腾、竺法兰汉译,一般认为是古代中国译出的第一部佛教经典。内容是把佛所说的某一段话称为一章,共选...

by:无量21

道德经章节学习

《道德经》难学,难懂,但从中的规律运用到生活去践行,那就是好学,好用。每天聆听一章,领悟一章,运用到生活中去,那么,《道德经》的智慧,就成为生活的日常。

by:DX思信

十三经

《十三经》,南宋时并称的十三部儒家经籍,为历代文人推崇。为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孝经、论语、孟子、尔雅。汉代立诗...

by:补桐书屋

道德宝章

白玉蟾对《道德经》的注释颇具特色。他的注本叫《道德宝章》,被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以楷体抄录,清时收入《四库全书》。...

by:小巫读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