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抗战“僧侣救护队”的故事(2)

2020-02-14 19:01:3946:13 347
声音简介

       抗战爆发后,上海慈善团体联合救灾会(简称“慈联会”)决定设立救济战区难民委员会。随即,在中国佛教会主席圆瑛法师支持下,“慈联会”救济战区难民委员会又筹建僧侣救护队,由京(南京) 、沪地区各寺院派出青年僧徒百余人,至上海玉佛寺报到。

  据查《僧侣抗战工作史》(中西印刷公司1947年1月再版本),其中记述:“1937年8月13日沪战爆发,佛教僧徒首先动员的,要算在上海慈联会领导下的那一群佛教壮士 —— 僧侣救护队。僧侣救护队全体人员,一共一百二十人……队员中有三分之二是知识分子,全国各地佛教学院的优秀人才居多数,所以他们能够体念到我们政府所处的困难环境,及他们自己对国家、对民族的使命和责任。”

  1937年8月13日,日军在沪发动“八一三”事变,中国军队奋起反击。在上海法藏寺进行短暂训练的僧侣救护队,迅速奔赴战场开展救护工作。在僧侣救护队出发前,圆瑛法师对大家说:“每一名队员都要以大无畏、大无我、大慈悲的精神,做好配合抗战的救护工作!”僧侣救护队不辞辛苦,冒险出入吴淞、大场、刘行一带战区,抢救为国流血的伤员,救护被日机炸伤的同胞;在硝烟中,他们有的献出宝贵生命,有的被日军炮弹炸成终身残疾,却无怨无悔,因而深得社会各界赞许。

  1937年9月5日,《申报》报道:“上海慈善团体联合会救济战区难民委员会所组织之僧侣救护队,每日出发前线,努力救护工作,颇着成效。自战事重心移至罗店、宝山一带之后,该队不避艰辛,仍冒险前进而达到最前线,其勇敢服务精神,实属难能可贵。”1937年9月12日,《申报》报道:“上海慈善团体联合会救济战区难民委员会直辖之僧侣救护队,连日出发最前线从事救护工作,奋不顾身,颇得各界好评。兹悉该队又由前线救回受伤官兵八十余人,已送愚园路六号该会所办之救护医院妥为治疗。”1937年11月2日,《申报》报道:“上海慈善团体联合会救济战区难民委员会主办之僧侣救护队,自成立以来,在总队长屈文六(按即屈映光)、副总队长宏明法师领导下,每日出发前线救护,虽在强烈炮火之下,该队仍不避艰辛,仍冒险到最前线救护我忠勇之伤兵,其勇敢服务精神,深得前方各师旅及社会人士之赞扬。”

  为了配合僧侣救护队的工作,中国佛教会在上海赫德路觉园(今常德路418号)设难民收容所,收容三千余人,并供给饮食、医药。赵朴初作为中国佛教会主任秘书(相当于秘书长),曾亲自将百余名要求抗敌的青壮年难民带到前线,补充进宋希濂所率的伤亡惨重的三十六师。淞沪会战后期,僧侣救护队在枫林桥救护三百余名伤员,各医院人满为患无法收容,上海佛教界仅用两天就创办了佛教医院,使负伤官兵得到及时治疗;在佛教医院,还曾举办大规模的“超度阵亡壮士法会”,以慰为国牺牲的英灵。据1938年的“慈联会”《报告书》提及:在淞沪会战的三个月中,僧侣救护队共救治伤员和难民八千二百七十三人。

  当年,僧侣救护队的感人事迹从一个侧面证明:在抵御外敌的艰难时日里,佛教团体和佛教徒作为一支社会的有生力量,发扬爱国爱教的优良传统,积极投入血与火的洗礼,也为抗战最后胜利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长篇小说/抗战救护队

翻开尘封的档案,一群身着白衣的坚毅身影跃入脑海,他们是烽烟铁血中愈挫愈勇的真心英雄。《抗战救护队》从一个全新又独特的角度和侧面,再现了伟大抗日战争的悲壮历程,塑...

by:折返点

救护员

本书由中国红十字总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年出版。定位为群众性应急救护培训用书。目的在于帮助广大群众学习和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在灾难和伤害发生时,真正成为...

by:大尾鱼鱼

救护师资教程-培训教材-救护系列教材

红十字救护师-救护师资教程-培训教材-生命健康安全教育-救护系列教材救护概论与教学法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by:cuihongcuihong

应急救护常识

红十字运动起源于战地救护,开展现场应急救护知识普及和培训,增强群众自救互救能力,既是红十字会的传统工作,也是法律赋予红十字会的一项崇高义务和重要职责。改革开放以...

by:沐阳见闻录

急救护理学 03007

自考急救护理学03007成功的关键不是智商,而是每天一小...

by:斐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