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乡是故乡

2022-10-02 17:42:0206:30 38
声音简介

在圣但尼市圣安娜街,有一座占地两百多平米、两层楼的中式建筑:利涉堂,它是留尼汪北部规模最大的华人会堂,始建于1897年。


紧邻利涉堂的,还有另外两座华人祠堂:建于1986年,主要供奉陈姓祖先的“世昌堂”,以及“新隆旅馆”——从名字不难看出,这里最早是给来岛华人歇脚住宿的地方。


老一代中国移民把故乡的习俗带到了留尼汪。每天早晨和晚上,必焚香斟茶。若逢节日,祭祀更加隆重正式,祭品包括猪肉、家禽、鱼肉、水果、糕点等。每逢重大节日,特别是中国春节,大人会带着孩子们到住家附近的中国寺庙祭拜;晚上商店关门之后,人们焚香、点上红蜡烛,纪念神灵和先人,品尝用米做成的年糕,孩子们会收到压岁钱;白天在鞭炮声中来临。


祖籍广东顺德的刘荣基曾任利涉堂会长二十多年,孩提时代就随父母在这里帮忙。小时候,他常听大人讲,最早到留尼汪的中国人被称作“卖猪仔”,他们生活艰苦,听不懂也不会说法语,只有横下一条心,勤勤恳恳地工作。又因人生地不熟,工作之余聚在一起聊天、休息、打牌,境况好点的华人会做大锅饭给还没成家的单身汉改善生活,并在他们死后帮忙安葬。


后来,为方便故乡来的亲朋落脚及聚会,三个中国商人(分别姓周、刘、唐)在此购买了一块地皮,盖起房子,命名“利涉堂”,也叫“周刘堂(唐)”,内奉关帝。利涉堂最早属于这三个姓氏,后来唐姓家族不在,关帝庙也不再分姓氏所有,而是属于全体留尼汪华人。


……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季羡林《莫问他乡与故乡》

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中国注明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翻译家、散文家,精通12国语言,曾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学部位...

by:皮皮树_

总是纸短情长无非他乡故乡

作者别山举水这是一本回忆录,记录了作者在故乡的成长,打工路上的拼搏,一路走来,所遇到的那些人,那些情,以及一些个人的思考。其中有对亲人的怀念,对乡村变迁的思...

by:水杉杉水

他乡

【内容简介】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老阚头的儿子阚宝考上了省城的一所重点大学。老阚头为了到城里照顾儿子,卖掉了农村的房子,带着妻子到省城开始了打工生活……故事通过描写...

by:水林东岸

读故事 | 故乡远方 | 我在他乡给家人读故事

尊敬的听众:当我们步入五彩斑斓的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的科技和信息洪流不断刷新着我们的生活体验。然而,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那些口口相传、扎根于乡土深处的民间故事,始终...

by:大都市andME

他乡明月

已数不清这是第几轮春秋在异地他乡度过仲秋佳节了,因为求学求职求事业求感情以及渴求那些数不清的未来等等因素让我过早地背井离乡,虽然有些不情愿有些迷惑有些懵懂,但从...

by:松涛书生

他乡的童年

【内容简介】中国版《窗边的小豆豆》现代版《城南旧事》这是一部所有来自乡村和小镇的八零后孩子的童年回忆录。上世纪八十年代,机灵可爱的小灵灵跟随着爸爸从海边乡村...

by:精灵小兔

在他乡的人

我多想回到家乡再回到她的身旁看她的温柔善良来抚慰我的心伤

by:海霞煦时

故乡

故乡一书是《少年闰土》的完整版。在《少年闰土》中,闰土与鲁迅结下了深厚的友情,故乡通过描写了两人的两次见面。真实反映了就中国的时代图景。表现了旧中国的人们生活的...

by:朵洛神

故乡

【忧伤的游子,难言的乡愁】热烈直爽、粗犷豪放,这几乎已是全世界对蒙古人的某种“刻板印象”,而事实上,蒙古人的心灵深处是忧伤的,那份忧伤来自对故国的追忆,来自对草...

by:华语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