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黄梅戏《天仙配》 - 群星

2022-05-19 06:35:3205:31 228
所属专辑:粉墨是梦
声音简介

为了再现民族文化瑰宝,瑞鸣唱片在千百年来的戏曲宝藏中,遴选出十个剧种各自最脍炙人口亦最有代表性的剧目唱段,将熟悉动听的旋律以充满新意的方式惊喜演绎。京昆川粤冀豫皖沪越,富有地域特色的音乐元素使得专辑中的乐曲非但毫不冗长,而且深具独特个性。创 造性地保留原剧种的特色主奏乐器,并且模拟人声唱念,当真是千人百面,趣致逼真,声口情态都令人着迷。中西结合、国乐交响化的整体编曲配器风格,使得原本单薄幼细的唱腔外观呈现出恢宏景致。每首必现的弦乐烘托,使得乐曲的抒情叙事风云翻涌,更加壮美动人。 

《粉墨是梦》集合了众多名家国手参与演出,此次录音继续瑞鸣音乐一贯的严谨制作和音乐创作理念,选在中央电视台480平米模拟录音棚,动用了数十只顶级话筒及数百万元的录音设备,由亚洲录音大师李小沛精湛录制。德国录音名厂老虎鱼的首席录音师全程负责专辑 的后期制作及母版制造。

谁说中国戏曲艺术要成为沉睡的故纸旧梦?听一听《粉墨是梦》里面的十阙鲜活有力的戏曲音乐吧!

独上西楼,梦里寻她千百度,暮然回首,她在灯火栏栅处。这即是音乐,辗转缠绵,动人绯徊,那就是一种刻入骨子里的精髓和雍容气派。没有中西、没有古今、没有地域的局限,《粉墨是梦》深深植根于中国戏曲音乐深沉博大的文化语境,曲韵幽深,引人入胜。既注重作 品音乐意境本身,又寻找出民族乐器与西洋乐器最佳的音响契合点,录音师均衡的能力超一流。

艺术家:常静, 戴亚, 邓建栋, 杜聪, 宋飞, 张强, 赵家珍, 赵群

制作人:叶云川 
作曲家:孟庆华 
录音师:李小沛 

演奏家:
二胡:宋飞 
琵琶:张强 
笛子:戴亚 
大提琴:蒋力行 
青衣:赵群 
古筝:常静 
管锺:刘启平 
尺八:杜聪 
古琴:赵家珍 
扬琴:赵霞 
京胡:张顺响 
板胡:李中华 
铙钹:许谨忠 
弦乐队:黄立杰等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及中国爱乐乐团二十四位演奏家

制作人员:
出品人:叶云川 
制作人:叶云川 
作曲:孟庆华 
录音:李小沛 
录音助理:王鹏 
中文文桉:杨倩 
摄影:小叶 
平面设计:图图工作室 
翻译:Rena Xie 
录音棚:中国中央电视480平米台录音棚 
母带处理:德国老虎鱼 
出品:瑞鸣音乐 

曲目信息:
1,越剧: 红楼梦 (二胡 古筝 板鼓 中国大锣 铃鼓 弦乐队)
2,豫剧:花木兰 (板胡 大提琴 中国大鼓 琵琶 梆子 马铃 弦乐队)
3,昆曲:牡丹亭 (洞箫 古琴 管锺 芒锣 蛤蟆梆 弦乐队)
4,粤剧: 蝴蝶夫人 (高胡 中阮 琵琶 南梆子 木鱼 碰铃 音树 弦乐队)
5,黄梅戏:天仙配 (大提琴 竹笛 琵琶 木鱼 弦乐队)
6,川剧:荆钗记 (尺八 二胡 板鼓 竹相 弦乐队)
7,评剧:花为媒 (竹笛 柳琴 二胡 板鼓 小锣 芒锣 弦乐队 )
8,河北梆子:大登殿 (管子 古筝 管锺 中国大鼓 中国排鼓 大察 中国大锣 弦乐队)
9,沪剧:罗汉钱 (二胡 扬琴 音树 蛤蟆梆 串铃 碰铃 弦乐队)
10,京剧:贵妃醉酒 苏三起解 (京胡 古筝 人声(旦) 板鼓 京剧大锣 铙钹 小锣 中国大锣 弦乐队)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黄梅戏《天仙配》唱段集锦

《天仙配》是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神话题材黄梅戏电影,由石挥执导,严凤英、王少舫主演,于1956年上映。该片讲述了玉皇大帝的女儿七仙女被凡人董永的忠厚善良打动,下...

by:碧草儿青青

黄梅戏《天仙配》韩再芬 潘辉

黄梅戏《天仙配》韩再芬潘辉

by:学校联盟

黄梅戏《天仙配》严凤英王少舫

严凤英&王少舫-黄梅戏《天仙配》(1959年珍贵全剧现场录音)

by:赵凯250

新版《黄梅戏全集》含女驸马天仙配名段

黄梅戏,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起源于湖北黄梅,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黄梅戏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称“中国五大戏曲剧种”。喜欢本专辑的小伙伴,可以去主页赞赏一...

by:刘知辅

黄梅戏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也是与徽剧、庐剧、泗州戏并列的安徽四大优秀剧种之一。黄梅戏源于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处黄梅一带的采茶调。...

by:陈老师网络声乐教学

黄梅戏

黄梅戏是由山歌、秧歌、茶歌、采茶灯、花鼓调,先于农村,后入城市,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一个剧种。它吸收了青阳腔、徽调、高腔、采茶戏、京剧等众多剧种的因素,逐渐形成了...

by:潮人笑笑就算了

黄梅戏

本专辑仅用于个人欣赏,学习和交流。

by:海深未蓝

黄梅戏

黄梅戏前身即采茶调、采子、黄梅调等,后称黄梅戏。起源于黄梅县多云山区、太白湖畔的樵歌畈腔采茶调,形成于清道光年间,流播于长江中下游的湖北、安徽、江西、江苏等省周...

by:看多了也就入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