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春节

2020-02-26 13:56:4008:48 710
声音简介
原文:
过农历的新年,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头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可是,到了严冬,不久便是春天,所以人们并不因为寒冷而减少过年与迎春的热情。在腊八那天,人家里,寺观里,都熬腊八粥。这种特制的粥是祭祖祭神的,可是细一想,它倒是农业社会的一种自傲的表现——这种粥是用所有的各种的米,各种的豆,与各种的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腊八这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在这天放到高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的。
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从腊八起,铺户中就加紧地上年货,街上加多了货摊子——卖春联的、卖年画的、卖蜜供的、卖水仙花的等等都是只在这一季节才会出现的。这些赶年的摊子都教儿童们的心跳得特别快一些。
在胡同里,吆喝的声音也比平时更多更复杂起来,其中也有仅在腊月才出现的,像卖宪书的、松枝的、薏仁米的、年糕的等等。在有皇帝的时候,学童们到腊月十九日就不上学了,放年假一月。儿童们准备过年,差不多第一件事是买杂拌儿。这是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与蜜饯掺和成的。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孩子们欢喜,大人们也忙乱。 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一切。他们也必须给儿童赶作新鞋新衣,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二十三日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新年的"彩排"。在旧社会里,这天晚上家家祭灶王,从一擦黑儿鞭炮就响起来,随着炮声把灶王的纸像焚化,美其名叫送灶王上天。在前几天,街上就有多少多少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大小瓜形。按旧日的说法:有糖粘住灶王的嘴,他到了天上就不会向玉皇报告家庭中的坏事了。现在,还有卖糖的,但是只由大家享用,并不再粘灶王的嘴了。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起来,新年眨眼就到了啊。在除夕以前,家家必须把春联贴好,必须大扫除一次,名曰扫房。必须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至少足够吃用一个星期的——按老习惯,铺户多数关五天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假若不预备下几天的吃食,临时不容易补充。还有,旧社会里的老妈妈论,讲究在除夕把一切该切出来的东西都切出来,省得在正月初一到初五再动刀,动刀剪是不吉利的。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草原·北京的春节

《草原·北京的春节》为老舍散文集,精选老舍散文名篇,包含《草原》《北京的春节》等入选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篇目。这些散文或描写人文景观及自然风光,或捕捉日常生活的...

by:哈飞姐姐读书会

老舍精品《北京的春节》|老年间北平的春节趣事

《北京的春节》是现代作家老舍1951年创作的一篇散文。文中描绘了一幅幅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表现了春节的隆重与热闹,展现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美好,同时对比新...

by:崇田书场

快乐读书吧之北京的春节

本书收录了老舍的《北京的春节》《夏之一周间》《抬头见喜》《观画记》等33篇文章,包括散文、小说、杂文等。《北京的春节》是老舍的散文名篇,其笔下的老北京,唤起了“...

by:书魔方图书馆

春节中华民俗大赏春节民俗大赏春节民俗大赏春节民俗

春节民俗大赏春节民俗大赏春节民俗大赏春节民俗大赏春节民俗大赏春节民俗大春节民俗大赏春节民俗大赏春节民俗大赏春节民俗大赏春节民俗大赏春节民俗大赏春节民俗大赏春节民...

by:产业地产章伟

春节

新春歌曲推荐

by:歌单精选集

春节专辑

孝亲敬祖,家风常伴春风暖;尊师重道,德香每随书香浓。过年了,大地回春,一元复始。生命既是循环,也是延续;既是更迭,也是承传。根深,才有花果丰硕;本固,方能枝叶繁...

by:慈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