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王川解读胡雪岩的成功秘诀和处世智慧之十四

2020-02-26 16:07:1012:49 216
声音简介
阜康钱庄开业以后,胡雪岩做了第一件事,就是让刘庆生给巡抚和藩台等官员的眷属立折子,每个折子垫付存银二十两,托刘二转送,在这过程中意外得到一个信息,就是朝廷开始发行官票了。刘庆生觉得这是个重要信息,就告诉了胡雪岩。
胡雪岩仔细看了看官票,说:“生意越来越难做,不过越难做,越是机会。庆生,这官票上头,将来会有好多花样,你要仔细想一想”
刘庆生认为,官票是纸,毕竟不是银子,不好保值。

胡雪岩说,信用要靠大家维持,如果官票不是滥发,章程完善,使用方便,加上钱庄、票号的支持,官票应该可以维持一个稳定的价值,否则,流弊不堪设想。要研究官票信用不佳时,可能会发生的各种毛病,以及如何避免,甚至如何利用这些毛病来赚钱。
做生意靠眼光,生意做得越大,眼光越要放得远。做大生意,眼光一定要看大局,你的眼光看得到一省,就能做一省的生意,看得到天下,就能做天下的生意。
我们要看到天下!长毛’干不成大事,一定要败。我们做生意的宗旨,就是要帮官军打胜仗。只要能帮官军打胜仗的生意,都做,哪怕亏本也做,要晓得这不是亏本,是放资本下去,只要官军打了胜仗,时世一太平,什么生意不好做?到那时候,出过力的,公家自会报答,做生意处处方便。

胡雪岩的话,让刘庆生学到很多东西,对“官票”的想法也不同了,原来料定它会贬值,最好少碰,这时认为官票一发出来,首先要帮它站稳,尽力支持官票。
过了两天,钱业公所召集同业开会,商量派发二十五万两官票。大家众说纷纭,都怕担风险。最后互相攀扯,相持不下。
刘庆生以后辈新进,没率先发言,等那些同业中有面子的人,都讲过了,还未谈出结果,他觉得该自己当仁不让了。刘庆生说:
“我倒有个看法,官票刚刚发出来,好坏虽还不晓得,不过我们总要往好的地方去想,不能往坏的地方去想。因为官票固然人人要用,但利害关系最密切的是我们钱庄,官票信用不好,第一个倒霉的是钱庄,所以钱庄要帮官票做信用。阜康新开,资格还浅,不过关乎同行的义气,决不敢退缩。分派也好,认也好,阜康都无不可。”
同行对刘庆生刮目相看,主办的官员更是兴奋,问,“如果是认,阜康愿意认多少?”

刘庆生算了一笔账,如果照大同行一份,小同行半份的比例来派销,那二十五万银子的票钞,每一份差不多是一万多银子。
因此,他表示阜康愿意认销两万。在他的带领下,有人认一万五,有人认一万,小同行也两千、三千地纷纷认销,总结下来,二十五万的额子还不够分派。
主办官员很念刘庆生和阜康钱庄的好。而刘庆生也的确做得漂亮,同业都相当佩服。因此,阜康这块新招牌,在官方、在同行,一炮打响。
这是阜康钱庄开业以后做的第二件事,是由第一件事刘二提供的信息引发出来的。早得到信息,就有了思考和应对的空间。
胡雪岩听说即将发行官票,给刘庆生上了一堂生动的MBA导师课,重点讲了这么几个观点:
第一个观点就是生意越是难做,越是机会。信用要靠大家维持,同时,要研究官票信用不佳时,会发生的各种毛病,如何避免?如不能避免,如何利用这些毛病来赚钱?
这是在讲危和机的辩证关系,我们平时总把危和机放在一起说,叫危机,我们平时说危机这个词,主要说的是危,说什么事情出现了危机,一般说的是有了危,等同于危险。日本侵华之后,有个最重要的提法,就是平津危机!华北危机!中华民族危机!当时表达的就是平津危险了,华北危险了,中华民族危险了。我们一般用危机这个词,大都是这样用。其实,危机是危险和机会并存的,是危中有机,智者和勇者善于危中寻机,最后,化危为机。这才是最重要的。这也是胡雪所谓“越是难做,越是机会”的深刻内涵。
第二个观点是做生意,要靠眼光,生意做得越大,眼光越要放得远,做大生意的,眼光一定要看大局,眼光看到一省,就能做一省的生意,看到天下,就能做天下的生意。
这就是胡雪岩的格局。其实,就是要有远见,短视,光看眼前,光看眼前利益,只能处处被动;要有胸襟,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舞台大,才能唱大戏。要有战略,有长久和通盘的考虑,就像下围棋,光盯着眼前一小块落子,最后占得得空间不会大。
第三个观点是长毛’干不成大事,一定要败。我们做生意的宗旨,就是要帮官军打胜仗。只要官军打了胜仗,时世一太平,有利于做生意。到那时候,出过力的,公家自会报答,做生意处处方便。
这就是胡雪岩的情怀和担当。我们总说家国情怀,什么是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是能把家和国统一起来考虑。从自私程度的角度,我把人分四类,第一种是只想自己,不顾别人,这种人极端自私,第二种是不仅顾自己,还能顾家人,这是大多数普通人,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这种人比纯自私的人要强很多,虽然还是有点狭隘,但作为普通老百姓也可以了。第三种是眼里有自己,心里有亲人,胸中有国家,这是有情怀的人。第四种是眼里只有国家,没有自己,那是伟人。习总书记说,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这就是伟人的情怀。企业家不一定是伟人,但绝不能是普通人,一定是心中有自己、有亲人、有国家的人,是有情怀的人。企业是参与社会分工的组织,不能光赚取经济利润,不承担社会责任。就像当前,疫情来了,发国难财的企业,大家都嗤之以鼻,踊跃捐款赈灾的企业,大家都认可力挺。这些到最后,都会转化成企业的无形资产,转化成企业经济的负效益或正效益。一个没有情怀的人,一定做不成大企业大事业。

正是因为受胡雪岩思想的影响,刘庆生带头买朝廷发行的官票,使阜康这个新钱庄在官场和同业中很快确立了自己地位和影响。
刘庆生在官票派发会议中的表现也非常精彩。阜康钱庄表面上虽然规模不小,但毕竟刚开张,而刘庆生在同行中既年轻,又刚上任不久。刘庆生在发言的时机和角度上,都拿捏的恰到好处。既谦虚谨慎,又不失大同行中领头羊的姿态和气度。可见胡雪岩的识人之明和教导有方。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胡雪岩

好听的故事,一起来听历史故事吧

by:峻远

胡雪岩全传

胡雪岩(1823—1885),本名胡光墉,幼名顺官,字雪岩,出生于安徽徽州绩溪,13岁起便移居浙江杭州。中国近代著名红顶商人,政治家,徽商代表人物。清咸丰十一年...

by:温柔时光频道

胡雪岩全传

胡雪岩商道已经成为一种经营理念浸渍在胡庆余堂品牌内涵中形成一个完备的人文体系,核心就是“戒欺”。其“是乃仁术”、“真不二价”“顾客乃养命之源”等经营理念,已超越...

by:首席故事讲述官

胡雪岩的启示

素未谋面,谢谢你,关注我的声音。胡雪岩是中国晚清时期的一位传奇人物,我们今天讲胡雪岩,并不是把他当作一个历史人物来研究,因为胡雪岩死前被抄家,留下的资料很少。但...

by:国学展先生

胡雪岩的智慧

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位商人,晚清唯一一位红顶商人,披荆斩棘于商场,开拓创新于商业领域,伙计出身却能够实现前无古人的跨行业经营,军火,地产,生丝,药店,典当,贩运...

by:宛星_gy

胡雪岩的启示

胡光墉(1823年—1885年),字雪岩,徽州绩溪人,中国近代著名红顶商人,富可敌国的晚清著名企业家,政治家;开办胡庆馀堂中药店。后入浙江巡抚幕,为清军筹运饷...

by:曼妙声声Amanda

活学曾国藩活用胡雪岩|从政看曾国藩,经商读胡雪岩

曾国藩和胡雪岩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在于他们都拥有一套为人处世以及经商的绝学。这使得他们能从常人中脱颖而出,成就其丰功伟业,并开一代风气之先。这些绝学是他们历经官场...

by:联合读创书院

胡雪岩:无商不尖

胡雪岩从一介布衣到富可敌国的“大清首富”,创造商业奇迹的过程。其经商绝学、处世韬略,留给后人的是一笔宝贵财富,为世人所称道,至今看来仍不乏现实意义。——胡雪...

by:一帆_读书声

声音主播

18463

简介:王川,文化学者,书法家, 王川,男,1966年生于北京,籍贯河北容城,研究生学历,文化学者,书法家。被聘任中国(香港)书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兼首席研究员、中国国画创作研究院书法研究委员会主任、中韩艺术家交流协会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传媒大学国学与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纪晓岚故居纪念馆文化顾问、胡雪岩研究专家。王川不仅进行了大量书法创作实践,而且结合书法实践,在书法理论上提出了很多独到观点。其中,《谈关于书法的几个问题》《谈艺术是一种微妙的把握》《学习书法只有眼高手低才能不断进步》《谈朴素的审美和书法的审美》《提高书法的审美眼光》《书法的审美标准和审美偏好》《谈武术与书法》等文章,产生了广泛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