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2022-11-14 01:54:5701:01 81
声音简介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译文:
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赏析:
第二首诗的上半首既写了西湖的水光山色,也写了西湖的晴姿雨态。“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山色空濛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从第一首诗可知,这一天诗人陪着客人在西湖游宴终日,早晨阳光明艳,后来转阴,入暮后下起雨来。而在善于领略自然并对西湖有深厚感情的诗人眼中,无论是水是山,或晴或雨,都是美好奇妙的。从“晴方好”“雨亦奇”这一赞评,可以想见在不同天气下的湖山胜景,也可想见诗人即景挥毫时的兴会及其洒脱的性格、开阔的胸怀。上半首写的景是交换、对应之景,情是广泛、豪宕之情,情景交融,句间情景相对,西湖之美概写无余,诗人苏轼之情表现无遗。
下半首诗里,诗人没有紧承前两句,进一步运用他的写气图貌之笔来描绘湖山的晴光雨色,而是遗貌取神,只用一个既空灵又贴切的妙喻就传出了湖山的神韵。喻体和本体之间,除了从字面看,西湖与西子同有一个“西”字外,诗人的着眼点所在只是当前的西湖之美,在风神韵味上,与想象中的西施之美有其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相似之处。而正因西湖与西子都是其美在神,所以对西湖来说,晴也好,雨也好,对西子来说,淡妆也好,浓抹也好,都无改其美,而只能增添其美。对这个比喻,存在有两种相反的解说:一说认为诗人“是以晴天的西湖比淡妆的西子,以雨天的西湖比浓妆的西子”;一说认为诗人是“以晴天比浓妆,雨天比淡妆”。两说都各有所见,各有所据。但就才情横溢的诗人而言,这是妙手偶得的取神之喻,诗思偶到的神来之笔,只是一时心与景会,从西湖的美景联想到作为美的化身的西子,从西湖的“晴方好”“雨亦奇”,想象西子应也是“淡妆浓抹总相宜”,当其设喻之际、下笔之时,恐怕未必拘泥于晴与雨二者,何者指浓妆,何者指淡妆。欣赏这首诗时,如果一定要使浓妆、淡妆分属晴、雨,可能反而有损于比喻的完整性、诗思的空灵美。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饮湖上初晴后雨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赞美西湖美景的七绝,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其中第二首广为流传,此诗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

by:拾年树自然创客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 苏东坡古诗

萌萌小猪,喜欢摇头晃脑,萌萌哒天天背诵古诗给你听。点击页面上方“萌萌小猪背古诗”,选择专辑“小学生必背古诗词”收听完整专辑!《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宋·...

by:萌萌小猪背古诗

心湖上的倒影

丹津·葩默,西方著名比丘尼、女瑜伽士,1943年出生于英国伦敦,20岁时到印度旅行并遇到她的上师,1964年成为西方第一批比丘尼。1976—1988年间,作者曾...

by:素琴堂2008

《心湖上的倒影》

《心湖上的倒影》——给实修者的实用指导手册作者:(英)丹津·巴默著叶可文译郑振煌审订《雪洞》传奇女主丹津·巴默的演讲开示,风格朴实生动,如老友灯下对谈,如奶...

by:山间小溪_nh

雪洞-心湖上的倒影

5000米海拔6平米雪洞-35ºC严寒12年专注修行是什么让一位美丽的伦敦少女变成灵性修行者

by:钚说

年华初晴

爱情是男女双方一场有死无生的决斗,两个人中总有一个是沦陷最彻底的人,像扑火的飞蛾,明知前面是火海焚身,万劫不复,也义无反顾。相识相知,只为那柔情似水的眼神,穿过...

by:初夏______

初晴多囊学堂

死磕多囊卵巢综合征,专注生活方式管理,为主动健康的人提供价值...

by:初晴多囊学堂

雪梅二首

《雪梅二首》是南宋诗人卢梅坡创作的七言绝句组诗作品。这两首诗阐述了梅、雪、诗三者的关系,缺一不可,结合在一起,才能组成美丽的春色。第一首诗前两句写梅雪争春,要诗...

by:拾年树自然创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