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易医文化的起源、传承与发展

2020-03-06 10:03:4814:11 122
声音简介
易医文化的起源、传承与发展。

一个民族,要想受人尊重,不在于你有多少钱,而在于你的文化对人有多大的贡献,你能帮助多少人从我们的文化里身体与心灵受益,你就能受到多少人的尊重。因为只有文化,才是人类生存的精神家园!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咱们易医文化,《易医合用新体系》易医是怎么合用的?

在人类健康与疾病的临床实践中,对病、药食信息的测定是否精准?对病、药食对应是否正确?对预防治疗的药食组制与用量用法是否正确?这是决定疗效好坏的几个关键环节。如果有一个环节出错,就会产生轻重不同的坏效果。轻的会使病情加重,或变异病;重者则会害其生命。也正是为了求达理想水准,古今中外的学医人,努力又努力,一代又一代的不断研悟、发现、实践与完善。根据何老师的认识与几十年的行医经验,对中医、西医与何老师本人所采取的易医诊疗原理、方法与疗效,进行简要的论证说明,以证实其先进与落后,易医究竟前景如何,与同仁们进行分享交流、探讨研究,目地呢就是提高技能,安康万众!
我们先说说华夏易医学的起源、传承与发展。
中华传统文化的起源,从7000多年前,人文始祖伏羲,为了人类的繁衍生息、安康少疾,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探索发现宇宙万物的一切生变现象,都是一个自然特定与变化的,基因信息收发治化系统,系统之间的规律性与复杂性,极智慧的发明了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阴阳)、两仪生四象(四时五行)、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卦(64卦正对应32对染色体)和天干地支等等,用大道至简的万物基因易卦类象密码符号来包罗,并形成了一个信息收发治化的【应用系统】,达到神奇效果,称为《先天易卦》。后人一脉传承,研悟学用,分支出来各科,从未停止过。我们都说《易经》是“群经之首”“文化之源”;“智慧之海”“生命宝藏”,对中国各领域学科,都是先天易卦的分支应用。

我们再说[类象],就是取类比象。是说人体健康、疾病与事物基因生变的一切现象,天、地、人、物。为便于了解和掌握这些现象的关系、作用、变化、规律,古圣先贤伏羲用比类取象的方法,按照事物的不同性能、作用和形态等,分别归属于64卦内,形成了一个能够真实反映宇宙万事万物的,物质能量信息与治化,完美的象数信息收发治化系统。有了这个简易化的系统,在我们实践应用过程中,就不会感到迷疑繁难,从而达到易学易用、快捷多省、精量规范的高能理想水准。

古圣先贤周文王,依此演绎出后天易卦,称为《周易》。先贤老子演绎出 “人法地,地发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道德经》。后人依此研悟、分支出了中医的藏象、经络与辩证论治等应用法;例如《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等等。

《黄帝内经》依易经系统,改变脏器原型为藏象模型。为什么呢?从根本上讲,经过先圣们不断的研究、发现与实践,在以实际效果为准则的情况下,需要把外部度量,和内部解剖所了解到的躯干、头、四肢、五官以及心、肝、肺等,觉得复杂迷惑的脏器实体,进行本质上相似的整合归类,使复杂的现象有可能通过比较简单的模型来认识。其取象的结果,不仅将人体器官、组织、部位按模型进行比拟归类,而且将当时所相关的天文历法,物理、气候、物候等,所认识不到的自然现象,也按这个模型进行归纳整合在这个藏象系统中,使这个藏象系统,成为一个开放的有序系统。这样一来,临床应用的时候,就方便了。

易、医学里的脏腑,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的概念,更重要的是一个生理、病理学独特的功能系统。虽然说藏象与实体结构有些出入,但是经过长期的临床和验证,证明了它的便捷多省与科学高能,所以,就不能因为与西医内脏认识不同而加以否定。不但不能否定,而且在临床效果和多方面,还都具有越过西方医学与基因学的优势,是我们东方易医药学的高妙之处和真谛所在!

中医药学,不但认识宇宙万物的基因信息收发治化系统,和这个信息系统的规律性、复杂性,而且,根据阴阳五行的简易原理,研发出了天、地、人、物一体的系统论、整体观,互联、互用、互变观,中和观,未病观,制宜观等,科学高能的中医理论观念。并采用便捷精准,低费多省的四诊合参法,以获取所需的病变与药食的性能、作用等基因密码信息。对于此法的应用,从古至今,断病如神者很多。本草纲目闻名世界,但受西化的压制、摧残,使医卫教育的国学体系,被嫁接到了西方医学的义项,原始意涵,湮灭不彰;繁文缛节太多,难学用,实用性很差,流于形式的学术型教材内容与教学方法,导致学生,中不中、西不西,难以上岗去行医。
医院只知为挣钱,
不用四诊多检验。
发明成果难推广,
医疗人才缺罕见。

《周易. 64卦》,是一个显示天文学,气象学,数学,物理学,历法学,物候学,医学,人体科学等等,浓缩天地人合一.万物一体的大道。是古今中外有别于任何学科的超科学。其研究方法,从最高的高度,最深的深度,最广的广度入手,具有统一性,简单性、全息性、可公度性、无限性的特点,其抽象能力之高,是任何其它科学理论,所无法解释,无可匹敌的。

《易经》对中医的重要性,我们常讲,先贤药王孙思邈曰:“不知易,无以言太医”。一个医生没有学过《易经》的精华,就不是一个真正的医生。实践证明,易为医之源,医为易之用,易医合用,才能达到最高水平。

在今年春节前,我们易医诊疗技术的方法,已经讲过好几次了,也学习这么长的时间了。大家学习易医,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继续在群里提问,我们互相借见与学习。以前讲的是易医诊疗的技术方法。我们以后,也就是下一步,要讲理论部分和案例,在以前这些方法基础掌握了之后,以后讲的理论和案例,才能听得懂,所以要祝大家好好学习!好了,今天我们就讲这么多,感谢大家收听,再见!2020.3.6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华夏文明的起源

中国学者虽然存有异议,但一直无法证明这一观点的错误。贾湖文化的最新研究结果和关于文明标准的定义,可以证明中华文明起源于9000年前。

by:冰瑶_2s

历史脱口秀1丨华夏起源英雄传

历史脱口秀讲述了中国大戏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是一个大家一出生就喜欢的东西,而真正懂事的人是知道故事欢迎收听历史脱口秀。主播/侠客行风奥特曼工作/乾坤工作室

by:雨行慢慢

力证全人类文明起源于华夏

本期内容会将视角拉回万年前,以“外星文明创造论”为引,重新梳理全人类上古史!用硬核的逻辑,力证全人类文明起始于同一源头,它叫古华夏!看完后大家就会明白,世界各大...

by:外星科普站

回眸五千年的良渚|解读华夏文明起源

5000年前这里是一座繁华的王城。人声鼎沸,如日中天,全力和信仰在这里催生文化的果实。良渚古城一直的成功申遗,让全世界了解到我们中华五千年文明并非虚言,而是一个...

by:金桔果课堂

辰晨~华夏文化百草园

无论是中医师,还是中医爱好者,亦或是对生命养生情有独钟。。还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的朋友,在初入中华民族传统中医文化殿堂时,都会读两本书~皇帝内经和神农百草。。...

by:辰晨_cc

金华-横店华夏文化园

票价详情暂无适宜全年电话暂无简介您好,我们现在来到的是横店华夏文化园,这里是国内外独一无二的华夏文化主题公园。横店华夏文化园以展示中华民族五千年优...

by:恋景旅行APP

天津-华夏鞋文化博物馆

票价详情暂无适宜四季皆宜电话暂无简介如今,免费开放的展览馆博物馆越来越多了。走进这些场所,开眼界,长知识,犹如品尝一席席丰盛大餐,参观的天津华夏鞋...

by:恋景旅行APP

中国侗族 | 民族起源|民族文化

《中华民族全书》主题鲜明,彰显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而不同”的理念,执著追求:充分展示56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全面探寻56个民族波澜起伏的历史轨迹;深刻解...

by:钧天丽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