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笔三首•其二

2022-11-15 06:31:1800:56 80
声音简介

原文 

父老争看乌角巾,应缘曾现宰官身。

溪边古路三叉口,独立斜阳数过人。

译文 

父老们争着看我这黑色的头巾,是因为我这个平民,曾有过官职在身。

而如今,溪边路口人独立,看夕阳西沉,数过路行人。

注释 

乌角巾:隐士之冠。

宰官:泛指官吏。作者因作宰官,借此自喻。

创作背景 

  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年),大诗人苏轼由惠州(今属广东省)贬所再贬儋州(治所在今广东儋县西北,辖境在今海南省西部地区),时已64岁,且病魔缠身,正处于“食无肉,居无室,病无药,出无友”的困境。此年岁末,作《纵笔三首》。

文学赏析 

  这首诗描写诗人处境的寂寞。

        组诗的前一首从寂寞写到热闹,这一首则从热闹写到寂寞。

       起二句说诗人出门时,有许多“父老”围着看他。他此时虽然像隐者、普通书生那样戴着“乌角巾”,但“父老”们知道他是一个曾经做过“宰官”的不平常人。角巾是隐士们喜戴的头巾,屡见于《晋书》记载。乌是黑色,杜甫《南邻》诗有“锦里先生乌角巾”之句。“现宰官身”,语出《法华经》,宰官,泛指官吏,用典无痕。苏轼虽然在政治上屡遭打击,屡受贬谪,但他才名极大,贬谪时经常有人欢迎他。他在黄州时如此,在惠州时也是如此,他诗中就有“到处聚观香案吏”、“父老相携迎此翁”之句。在儋州,“父老争观”,不只是“曾现宰言身”之故,而是他的文章、气节之名,也略传到海南中来。父老的亲近足以自豪,但诗人说“缘”(因为)的是“宰官身”,又足自悲。这二句写的是热闹中的寂寞,自豪中的悲凉。后二句专写寂寞,弥见悲凉。一阵的热闹过去之后,“路人”少到可“数”,环境的荒僻寂寞可知。诗人闲着无事在“数”这些“路人”,加以“斜旧”、“古路”,只身“独立”,显得悲凉之至。但诗句只写物象,不着议论,不抒情感,不露“寂寞”与“悲凉”的字样,而寂寞与悲凉自在物象中见出。一个才高一世,在文坛、政坛都能大显身手的苏轼,落到这种境地,就其自身来说,是不幸,就国家来说,又是十分不公平。但诗人却不自嗟叹,而用自我欣赏、自我回味的心境来对待它。他的旷达胸怀盖着内心的不平,但这种旷达只会把不平保持得更深微、更长久。

       这首诗的成功之处,就是能用恬淡的笔触,不露痕迹地来反映悲凉情境,蕴蓄着身世的不幸和社会的不平,高情远韵,余味悠然,而客观上却会引起读者极大的同情和为之产生愤慨。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听友217023349

内容很丰富

羽扇观今 回复 @听友217023349

谢谢,我努力继续!

猜你喜欢
赠从弟(其二)

赠从弟(其二)【作者】刘桢【朝代】东汉末年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出自部编版八年级上《...

by:拾年树自然创客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四时田园杂兴(第二首)年代:南宋作者: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注释]1.肥:指果肉肥厚。2梅子...

by:拾年树自然创客

高尔基自传三部曲其二《在人间》

本书是高尔基著名的自传三部曲之一。本书主要记叙了阿廖沙1871年到1884年的生活,这段时期他为了生活,与外祖母一起摘、卖野果,当过绘图师的学徒,当过洗碗工,做...

by:高新五小四叶草中队

行路难·其二 唐 李白

行路难·其二唐代:李白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雉赌梨栗。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

by:小巧小玲

【解经教材】其二(新儒家)

非专业录音,自修读书成长

by:奇妙的竹子

13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by:拾年树自然创客

回乡偶书 其二 唐 贺知章

回乡偶书其二唐代:贺知章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译文:我离别家乡的时间已经很长了,回家后才感觉到家乡的人事变迁实在是...

by:小巧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