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部分 论仁 杀身以成仁。老百姓说:好死不如赖活着

2022-07-21 23:44:2358:55 128
声音简介

        习近平指出,孔子及其开创的儒家思想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滋养,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孔子及儒家思想的精华,不断赋予其新的涵义。

        孔子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伦理学家,是万世敬仰的一代宗师,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其思想不仅在中国历史上乃至在当代中国都有着深远影响,而且在中国传统文化向世界的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社会正处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制度的过渡。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发了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的政治动荡、文化下移和“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为孔子道德教育思想的产生提供了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条件。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播主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南京土白更堪夸

从因材施教来看,孔子的这段话并不好。冉有的性格谨慎,孔子鼓励他大胆去做。而冉雍的性格比冉有更谨慎,孔子还要他再小心谨慎一点。为什么这样?冉有虽然谨慎,但是做事有章法,接人待物没问题;冉雍就差很多,特别是接人待物不行。孔子特别担心冉雍做不好事情还得罪人,因此一再叮嘱。   问题是,冉雍本来就小心了,你还要他更小心,那只好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说了。就像一个人本来就怕死得要命,你还告诉他这个不能吃那个不能吃,最后只好饿死了。冉雍在季孙家没有干多久就不干了,具体原因不详,不过很可能是太小心谨慎,季孙觉得这个人太懦弱太没主见了。  可是个性不要抹杀。如果总是怕得罪人,那就成了懦弱和自卑了。

南京土白更堪夸

仁可以简单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不要让人讨厌;第二,让人喜欢;第三,让人尊重。孔子对冉雍的建议实际上是最低层级的,也就是不要让人讨厌,不要得罪人。对于初次进入官场的冉雍来说,这样的建议是恰当的。   这里,孔子也说到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见这是一个比较通用的标准。   这里的仁,孔子的答案是:谨小慎微,别让人讨厌。

南京土白更堪夸

 这应该是孔子第一次开口鼓励弟子们去给卿大夫打工,之后弟子们才纷纷去作家臣。子贡的原意倒不是想去做家臣,但是得到老师这样的回答,也算是给师兄弟们办了点实事。   什么是仁?这里,孔子的答案是:找份好工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句名言,来自这里。   现实解说要朝哪个方向发展,就要先把这个圈子混熟,结识圈子的领袖,与圈子里的实力派结交。

南京土白更堪夸

 当“仁”虚化掉之后,就逐渐接近于“道”。最终,孔子发现“道”比“仁”更牛,于是孔子开始讲道,并逐渐用“道”取代了“仁”。这标志着孔子在晚年已经成为了道家。   只不过由于孔子一生大部分时间在讲“仁”,仅仅在去世前一段时间讲“道”,因此后世淡化了孔子的道家归宿,也刻意忽略了孔子以“道”替代“仁”的事实,而进一步发扬孔子的“仁”,因此,“仁”成为孔子的标签。

猜你喜欢
沈胜衣传奇之十三杀手

作者:黄鹰类别:武侠全集状态:已完结杨柳岸,晓风残月。月色苍白,长堤苍白。沈胜衣一身白衣,独立在月色柳影之中。人与绿柳俱瘦。风吹,柳舞,人也似要凌波...

by:善意流传

沈胜衣之(二)十三杀手

大侠沈胜衣系列武侠故事剧情集武侠、侦破和推理于一体,情节扣人心弦,故事经典剧情新颖。主人公:大侠沈胜衣集智慧,武功于一身屡次破各种武林难题。

by:泽雨公子

跨越十三层楼的谋杀

《跨越十三层楼的谋杀!!凶杀残酷杀死两个人后,从密闭的大楼中离奇蒸发?!》根据报道,案情大致如此:透过眼前的玻璃窗,看到的这栋十五层大楼,是某大学的学生公寓...

by:探月

十三式

每首诗后面都附有青瓷老师的图解,让学诗一目了然。...

by:北国飘雪6

十三咒

你怕鬼吗?其实每一个厉鬼的背后,都会有一个或凄凉,或无奈,或遗憾的故事......一个千年的诅咒,一段不为世人接受的孽缘,一个不停缠绕的诡异噩梦,一个平凡无奇女...

by:阿尔静

《论语》子路第十三

读书要讲究方法,方法对头,事半功倍。一些大德告诫说:读书贵在读经典,读经典贵在熟读。熟读而后能悟,悟而后能用,用而后生巧,巧而后出新!

by:空灵巧儿

【EBC5】跨越十三层楼的谋杀

在类型文学日渐风靡的今日,推理小说无疑是其中最具智慧含量的一种,以至于圈内人士对创作推理小说公认的评语是:“写奇幻小说是卖力气,而写推理则是卖血。”但即使如此,...

by:推理与刀

十三经

《十三经》,南宋时并称的十三部儒家经籍,为历代文人推崇。为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孝经、论语、孟子、尔雅。汉代立诗...

by:补桐书屋

声音主播

5922562449

简介:清晨开始用声音分享人类智慧。天京上元书院南京土白更堪夸是主持人。 做国学及现代科学普及者就要有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了解事物的概貌。这自然是借题发挥,以小见大。 大事业、大学问者,不是轻而易举,随便可得的,必须坚定不移,经过一番辛勤劳动,废寝忘食,孜孜以求,直至人瘦带宽也不后悔。 做学问、成大事业者,要达到第三境界,必须有专注的精神,反复追寻、研究,下足功夫,自然会豁然贯通,有所发现,有所发明。尊敬的听众们,认真听讲可以,要懂规矩。这是社交平台。相当于到我家听书。就守我的规矩。中国人都有良好的社会主义三观。别张口就来。污秽语言带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