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路评剧《顶锅》(早期录音)赵丽蓉 小玉霜 花砚茹演唱

2020-03-16 00:39:3786:52 1879
所属专辑:西路评剧专辑
声音简介

现在大家在舞台上经常看到的几乎都是东路评剧,它发源于河北省唐山一带,流派众多。而西路评剧带有浓郁的京东特色,唱腔曲调奔放明朗并富有喜剧性,与东路评剧有着鲜明的区别。


西路评剧的历史初步可划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莲花落;第二阶段彩旦莲花落;第三阶段北京蹦蹦(当时观众特别喜欢);第四阶段蹦蹦戏的衰败与消亡;第五阶段西路评剧。


清代流行在北京周围、天津以西的通州、三河、宝坻、蓟县一带的莲花落为“西路莲花落”(亦称“单板书”或“竹板书”)。它的活动形式,原以沿街乞唱为主。到光绪末年,因与“北京蹦蹦”相结合,吸收河北梆子、老调、哈哈腔、定县秧歌等地方剧种的剧目、音乐舞蹈等艺术营养,借助戏曲的分场形式,方形成了具有自己独特艺术风格的一个地方小戏,并开始了一些班社活动。起初因行当不全,形式不够完整,又因与河北梆子同台演出,曾称其为“北京蹦蹦戏”与“两下锅班”,“东路评剧”兴起后,始称其为“西路评剧”。


自20世纪30年代东路评剧进入北京后,西路评剧就日渐式微,后来无专业表演团体,只流传有大悲调、小悲调、蛤蟆调等十几种唱腔,且传承人已经屈指可数

。1958年,中国评剧院挖掘恢复西路评剧后,张淑桂刘淑萍等艺术家成为西路评剧的代表人物。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葛劲松

花砚茹的有完整版吗?

猜你喜欢
西路评剧专辑

现在大家在舞台上经常看到的几乎都是东路评剧,它发源于河北省唐山一带,流派众多。而西路评剧带有浓郁的京东特色,唱腔曲调奔放明朗并富有喜剧性,与东路评剧有着鲜明的区...

by:許拾遺

西路军西征纪实

本书以日记体的形式记录了西路军从跨越黄河那天起到石窝分兵为止,总计144天发生的事情。为了尊重历史,再现真实的历史,本书的历史资料来源于大量亲历者写的回忆录,更...

by:山之风云

评剧

评剧,流传于中国北方,是汉族传统戏曲剧种之一,是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剧种之一,位列中国五大戏曲剧种。曾有观点认为是中国第二大剧种。清末在河北滦县一带的小曲“对口...

by:忆美印象麦子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