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故事27:老子赠言孔子受教

2024-02-07 22:24:3705:53 5944
所属专辑:《老子大传》
声音简介

二七、老子赠言孔子受教


孔子从小就养成好学的习惯,所以他在《论语‧为政篇》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这是他一生勤学不倦的写照,也是人生进德修业境界的次第阐述。由于孔子的早年,家道不是很顺利,因而造成他不断学习,以求立足于社会,所以他在《论语‧子罕篇》自述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这是激起他勤学的动机,因而所到之处,为了求知,不耻下问,才能有今日的圣名。


一个人最有福报的事,就是心灵得到安详;一生中最快乐的事,就是能找到知己;在修行的过程中最好的事,就是能找到明师。韩愈在《师说》中说:「圣人无常师。」孔子也在《论语‧述而篇》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平时的学习态度,祇要是有利于充实自己的,我们都应该向其求教,见贤就要思齐,遇到不善要如探汤,速速远离。


孔子在听取老子的教导时,有如小学生一样,静静地聆听老子的金玉良言,有如醍醐灌顶,舒服极了。在京城住了几天,参观许多地方,拜访了几位贤士。终于到了要回鲁国的日子,于是前来向老子辞行。老子走上前,意味深长地对孔子说:“吾闻之,富者赠人以财,仁者赠人以言。吾虽不能富,而窃仁者之迹,请送子以言。”「我听说送别时,富贵的人送人财物,仁德的人送人良言。我没有富贵,就权且以仁德的名号,送你几句话吧!」“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而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过度聪明清楚他人的隐私,离死亡不远;喜欢议论他人,必然带来苦果;博学多才,辩才无碍,会危及自己的身家性命,这是因为把别人丑恶的一面,彻底暴露的缘故。做人的子女,不要只顾虑自己的利益;作为人臣,不要只关心自己的安危。』


孔子听了这些赠言,心想其中必有很深的涵意,于是诚恳地再向老子请教:「请老师再开启我的愚钝。」老子再择要地说:“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从治国来说,如果执政者能昏闷若愚自然无为,人民就会淳然纯朴;如果执政者明察秋毫,人民就会缺然亏损(《道德经》第五十八章)。就本身来说,众人都喜欢过熙熙攘攘欢乐生活,好像在享受丰盛的太牢筵席,好像春天登高台远朓。(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却独自安守在淡泊的生活,在事情尚未发生之前,好像婴儿还不懂得喜笑,有如空无一切的样子,又好像没有归宿的地方。(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乘乘兮若无所归。)众人都富裕有余,我却独自有如亡失。(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怀着愚人的心,浑浑沌沌;世人都昭然明察,我却独自浑浑噩噩。(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众人昭昭,我独若昏。众人察察,我独闷闷。)…众人都很有作为,我却独自顽钝而鄙陋。我的意愿特别异于众人,我特别重视万物的母源,喜欢容纳于大自然的德泽之中,唯道是从。」(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道德经》第二十章)


孔子听了,似懂非懂,于是老实说:「我不太明白。」老子说:「你不明白是很正常的,你要知道短短数言,是我深入大道的心得,你岂能一下子就明白?事情没有经过,就不知道其困难之处。将来你会有所领悟的,我还是要体会希言自然的道理(《道德经》第二十三章),信守自己的语言(《道德经》第十七章)。你上路吧!希望回国后,多加琢磨,下次见面时,能更上一层楼。」


孔子受到老子的点化后,豁然了悟,并发出了“老子犹龙”的慨叹!这是怎么回事呢?请听下集《赞叹老子有如飞龙》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无明大庸

天地君亲师,九也,六甲孝性🙏

无明大庸

吾见九吾,無量天尊🙏

猜你喜欢
老子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

by:超级无敌航航

老子

经典诵读

by:正洋妈妈

老子

读经典,做智慧之人

by:听友255140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