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801期:女人一生要吃多少苦?看完沉默了

2020-03-21 08:00:3319:25 3210
所属专辑:有书·每日美文
声音简介




有书君说


转眼又到周五,我们的新栏目《剧场》,和大家见面啦!


在这里,有书君会为大家推荐最近看过的好电影、好节目。


本期,和书友们分享一部韩国热门电影《82年生的金智英》,影片讲述了1982年出生的三十多岁平凡女性金智英的故事。


现在就随着有书君一起,放下一周的疲惫,在周末好好享受一部好电影,给这周来个完美的收尾吧~


起初,这只是一位全职妈妈赵南柱根据自己的经历写成的一本书。


2016年10月出版后,销量很快突破了100万,成为2017年韩国年度书籍,并传播到了中国、日本。


无狗血的内容却在韩国掀起轩然大波。


两极分化的口碑和众多国人过激的反应,甚至引起了韩国总统文在寅的关注,他在公开场合说到:

“希望10年后的今天,我们可以不再让1992年生的金智英陷于绝望。”


即使这样,仍然没有平息事件的发酵。


2019年,根据该书改编的电影《82年生的金智英》上映。


上映没多久,这部影片在网络上却收到了极其恶毒的谩骂,甚至有人到青瓦台总统府请愿,要求封杀电影。


在韩国电影评分网站上,女性观众给予了9.44的高分,男性观众给出了1.61的恶评:




出演主角的郑裕美受尽网友攻击:




知名女团成员Irene,因在个人社交平台分享小说《82年生的金智英》而迁怒极端粉丝。


究竟是什么样内容引发了这么多人抵制?


影片讲述了一位初为人母的女性,被迫放弃工作,过着看似幸福的主妇生活,却长久背负来自家庭与社会的沉重枷锁,最终患上心理疾病的故事。


一部揭露女性生活苦痛的电影,能让全国与之为敌。


如果不是因为这部影片的真实,真实到让人害怕,这些人怎么会对它如此辱骂,甚至不想看到。


尊崇男性地位的韩国,一个女性要经历多少坎坷,才能解放自我?


她们需要付出多少倍努力,才能拥有同辈男性收获的成就与认可?


如果你想知道答案,不妨让有书君带你看看她们的真实生活。


也许,你会发现这部电影想做到的远非挑起所谓的性别矛盾,而是一个时代的觉醒。


《82年生的金智英》


01 女人的妥协


金智英,韩国80年代再平常不过的名字。


1982年生,正值30多岁的年纪。


任凭金智英好好学习,努力工作,最终还是免不了按照世俗规定,到了年纪结婚生子。


都说女人好像有两次生命——婚前与婚后。


婚前,金智英想做一个好女儿、优秀女职员。


生在重男轻女的家庭、充满性别歧视的社会里,金智英在成长的过程中,充满疑惑:


为什么家里一定要生男孩,男孩与女孩有什么差别?


为什么爸爸从英国出差回来,只给弟弟带了钢笔?


为什么明明工作能力更突出,却落选公司核心团队?


她不能搞清楚这些问题。


但是她会为了得到同样的钢笔而缠了弟弟十年。


为了搞清楚自己为什么会落选而当面质问女上司。


结果女上司的答案是,因为你是女职员。


因为公司为了眼前利益考虑到女职员会因为结婚、休产假而耽误工作,所以就算工作能力再强也不会给她们机会。


然而,金智英不解,甚至还信誓旦旦地说:


“我就算结婚生孩子了,也有信心好好工作。”





但,现实远比金智英想象的艰难。


等到金智英真的结婚生子后,她才发现自己根本没有自主权。


为了生活,需要做出一些牺牲的往往是金智英。


婚后,她放弃工作,专心育儿。


做不完的家务,时刻需要照看的孩子都足以让她身心疲惫。


然而,在难得的好天气里带孩子出去散步,喝着咖啡的金智英听到的是身旁男职员的嘲讽:


“我也好想用老公赚的钱买咖啡喝,到处闲逛……妈虫真好命。”


所谓的“妈虫”,则是嘲讽靠老公养的全职太太的称号。


“我赌上性命把孩子生下来,甚至放弃了自己所有的生活、工作、梦想,只是为了带孩子,却成了他们口中的一只虫。”



然而真正领她伤心的是,她想重返职场却屡试屡败。


好不容易下决心到托儿所附近的面包店兼职。


即便不是自己想做的事情,但好歹不会被社会“隔离”,却招来丈夫的恼怒。


此刻,愤怒中夹杂着绝望的相同体验,正缝合成真实的女性苦难图像。


是继续忍气吞声,还是冲破牢笼?


只要不解决女性婚后的就业问题、育儿问题,她们只能选择默默承受这些困扰。


尽管有真实的想法,却也无法坦然地说出口。


比金智英更悲剧的是,还有很多女人深陷在男性之上教育里不能自拔。


比如,金智英的婆婆。


过年,婆婆笑容可掬地告诉智英,要送她一件礼物,打开却是一条围裙,用行动告诉她做好女人的本分。


女儿回家过年,却让她休息:“坐着,你是从婆家玩完过来的吗?”


她偏爱女儿?并不是。


在婆家要像个媳妇的样子,承担一切家务、照顾好男人们,这是历代遗传下来的规则。




社会准则给女性创造了坚固的牢笼让她们成为贤良的妻子、伟大的母亲,却唯独不是她们自己。


在一个对女性不友善的社会中,光是身为女性就足以让自己陷入危机,更不要说替自己发声可能会招来更大的麻烦。


能够解放女性的,终究只有女性自己。


02 男性的压迫


看完金智英的一生,每一个女性都能从中找到自己。


可反观自身,我们与金智英有一个最大的差别是。


一个理解、体贴你的老公。


带老婆孩子回家探亲,金智英老公会体贴老婆主动洗碗。


为了让智英和自己的家人团聚,偷偷收拾东西,以便趁父母不注意带老婆孩子溜走。


在金智英提出重返职场的想法时,他会主动考虑休育儿假。


发现生育后的金智英的一些异常行为,他会先行咨询心理医生。


真的是难得的”完美“老公。


但是面对男尊女卑的社会,他终究是不完美的。


婚后,两人讨论要不要孩子,这个决定对于金智英来说不容易。


她会为未知生活的样子而担忧、恐惧,但作为丈夫却不需要。


他不会因为生孩子而承担身体和心理的变化,不会因为育儿而失去工作,更不需要考虑如何兼顾育儿和工作……


他只会轻松地说一句:


“我会帮你的,别担心。”


明明是两个人一起决定生的孩子,为什么说的好像是在帮别人做事?


为什么她和老公一样接受教育、社会历练,但是放弃工作的却是她?


是不是太不公平了?这一切的根源在于收入的不平等。


书中给出了一组数据:


“根据2014年的统计,韩国女性的平均薪资只有男性的63%左右;
直到2014年女性高管比例才达到18.37%,换算过来10名女性中只有不到2名身居主管。”

同工不同酬、性别歧视、性骚扰,职场的不公迫使金智英们不得不辞职归家。


冷冰冰的数据背后,是根深蒂固男权思想在整个社会中的一个缩影,更是无数女人的妥协。


这里面包括金智英的妈妈,因为是女孩儿,所以放弃当老师的理想,早早地辍学、打工赚钱供哥哥们读书。


即使每个女人身处生活的“惊涛骇浪”,但在尊崇男性地位的社会里,一切都是波澜不惊的“理所应当”。


女人的所有“自我”,在家庭、育儿当中慢慢地被消解,她们活得像一具“空壳”。


在不断的妥协中,金智英疯了。


03 出口在哪里


作为别人的妈妈、别人的妻子,偶尔也觉得挺幸福的。
可是有时候又觉得自己像是被囚禁在什么地方。
找不到任何出口。

出口在哪儿,原著和影片给出了答案:精神分裂。


在这个病态的社会,疾病好像是唯一的回应。


一直默默忍受的金智英病了,剧中有三场催泪的“犯病变身”。


第一次,在婆婆家被当保姆时,突然“变身”为自己母亲:


“亲家母,想让人休息就让人回家,过年看到女儿开心吧,我也想见我的女儿,连大姑子也伺候了再走,我家智英该多伤心啊!”




第二次,是被丈夫拒绝去面包店工作时,“变身”为已过世的好友:


“最近智英应该很辛苦,断奶后虽然身体轻松了,但心里却会开始焦虑,做得好、辛苦了、谢谢你,多跟她说说这些话。”




第三次,是妈妈要支持智英出去工作时,“变身”为已过世的姥姥:


“美淑,你在花一般的年华,为了供哥哥们读书踩缝纫机,脸熬得越来越憔悴,每月拿工资回来的时候,妈妈的心都要碎了。”




每一场“犯病”,都让人心酸不已。


这些话是智英一直憋在心里想说的话,却只能变身她人来表达。


太悲哀、太悲痛。


金智英分裂成她的母亲、她的外婆、车胜贤(老公的前女友),

这些人有个共通点:


都是她周围的女人,唯独不是她自己。


正如原著中的序言:


我只有变成别人,才能为自己说话。


影片最后,金智英的父亲在母亲的哭诉下,才意识到给她送一份补药;


弟弟在得知姐姐“生病”后才送去钢笔和面包;


老公也开始真的去照顾、陪伴孩子。




但,这不免有美化男性的嫌疑。


电影中的男性并没有真正明白女性付出的辛劳,深入反思女性的困境,而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安慰和弥补。


她们的自我依然被迫困在没有出口的墙里。


这一切就没有办法了吗?


有。


电影最后,在水深火热的现实中给出了一个“体面”的答复——

写作。


在金智英得知自己患病的事实后,她用写作为自己找到了一条出路。


即便还在专职育儿的生活中,她重新找回自己的声音。


于是,她会在休息的间隙对着电脑敲击键盘。


面对这个社会对她的偏见,她选择不再沉默,而是真正的为自己说话。


同时,她将自己获得的力量传递给年幼的女儿。


看到这里,有书君欣慰地哭了。


但同时也让有书君忍不住思考:如果我是一个母亲,我是否会带我的女儿来到这个世界?


我想我还是会的,因为我对未来充满希望,同时也不愿辜负这个时代给女性的机会。


在这个时代,我们或许很渺小,但金智英开始把糟心的话怼回去,一点点改变,无数女性一起为之努力,或许某一天这些改变会成为改变这个时代的筹码。


我们也许会为下一代,提供更平等、安全舒适的世界。


就像作者赵楠柱写在最后的话:

“由衷期盼世上每一个女儿,都可以怀抱更远大、更无限的梦想。”


愿每个女性,做那个可以选择的人,而不是被选择的人。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馥韵风

这些年嫁了个大男人主义的男人,孩子自己带,家务自己做。一边又要求我能撑起一片天做好电商给他看。做女人真的很难

听友221620164

感谢我的妈妈

猜你喜欢
往期

如果你今天睡前没有学到什么东西,那你就不能入睡

by:长颈鹿的路

期待

《期待》是原海政文工团编剧、著名词作家王磊与原第四军医大学研究生大队政委、著名词作家言己联合作词,原海军北海舰队老水兵,大连新征程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著名作...

by:华语音乐

过期

一阵春风拂面,一阵狂风暴雨,忽远忽近不过是ta施展的暧昧手段,心荒芜的像风一样飘忽不定,把坚持和放弃都揉进了自己纯粹的纠结里。“试把花卜心期,才簪又重数”还是忍...

by:华语音乐

归期

「一瞬间画面模糊了因为想起你了.」人生来来去去,悲欢离合,我们都在某段人生旅程,某个人身上,期盼一个“归期”。人生多少风雨,来回过境,每次重逢的珍贵,使我们...

by:华语音乐

期待

《期待》充斥着无奈与热情的相互碰撞。歌曲整体磅礴而充满了激情。是倾诉、是迷茫、是渴望、是呐喊。我们都走在一条生命的单行道上面。精神的索求,物质的欲望无时不刻在...

by:华语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