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7-苏轼-刑赏忠厚之至论

2023-07-21 13:58:4404:31 355
声音简介

刑赏忠厚之至论

宋代苏轼


  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际,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长者之道也。有一善,从而赏之,又从而咏歌嗟叹之,所以乐其始而勉其终。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故其吁俞之声,欢忻惨戚,见于虞、夏、商、周之书。成、康既没,穆王立,而周道始衰,然犹命其臣吕侯,而告之以祥刑。其言忧而不伤,威而不怒,慈爱而能断,恻然有哀怜无辜之心,故孔子犹有取焉。

  《传》曰:“赏疑从与,所以广恩也;罚疑从去,所以慎刑也。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四岳曰“鲧可用”,尧曰“不可,鲧方命圮族”,既而曰“试之”。何尧之不听皋陶之杀人,而从四岳之用鲧也?然则圣人之意,盖亦可见矣。

  《书》曰:“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呜呼,尽之矣。可以赏,可以无赏,赏之过乎仁;可以罚,可以无罚,罚之过乎义。过乎仁,不失为君子;过乎义,则流而入于忍人。故仁可过也,义不可过也。古者赏不以爵禄,刑不以刀锯。赏之以爵禄,是赏之道行于爵禄之所加,而不行于爵禄之所不加也。刑之以刀锯,是刑之威施于刀锯之所及,而不施于刀锯之所不及也。先王知天下之善不胜赏,而爵禄不足以劝也;知天下之恶不胜刑,而刀锯不足以裁也。是故疑则举而归之于仁,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使天下相率而归于君子长者之道。故曰:忠厚之至也。

  《诗》曰:“君子如祉,乱庶遄已。君子如怒,乱庶遄沮。”夫君子之已乱,岂有异术哉?时其喜怒,而无失乎仁而已矣。《春秋》之义,立法贵严,而责人贵宽。因其褒贬之义,以制赏罚,亦忠厚之至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唐尧、虞舜、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的时候,他们是多么地深爱着百姓、深切地替百姓担忧,而且用君子长者的态度来对待天下人。有人做了一件好事,奖赏他之余,又用歌曲赞美他,为他有一个好开始而高兴,并勉励他坚持到底;有人做了一件不好的事,处罚他之余,又哀怜同情他,希望他抛弃错误而开始新生。欢喜和忧伤的感情,同意和不同意的声音,见于虞、夏、商、周的历史书籍里。成王、康王死后,穆王继承王位,周朝的王道便开始衰落。然而穆王还是吩咐大臣吕侯,告诫他使用“祥刑”。他说的话忧愁却不悲伤,威严却不愤怒,慈爱而能决断,有哀怜无罪者的好心肠。因此,孔子把这篇《吕刑》选进《尚书》里。

  古书上说,“奖赏时如有可疑者应该照样留在应赏之列,为的是推广恩泽;处罚时遇有可疑者则从应罚之列除去,”为的是谨慎地使用刑法。尧当政时,皋陶是掌管刑法的官。要处死一个人,皋陶三次说当杀,尧帝却一连三次说应当宽恕。所以天下人都害怕皋陶执法坚决,而赞美帝尧用刑宽大。四岳建议:“鲧可以任用。”尧说“不可!鲧违抗命令,毁谤同族。”过后,他还是说“试用一下吧。”为什么尧不听从皋陶处死犯人的主张,却听从四岳任用鲧的建议呢?那么圣人的心意,从这里可以看出来了。
  《尚书》说:“罪行轻重有可疑时,宁可从轻处置;功劳大小有疑处,宁可从重奖赏。与其错杀无辜的人,宁可犯执法失误的过失。”唉!这句话完全表现出忠厚之意。可以赏也可以不赏时,赏就过于仁慈了;可以罚也可以不罚时,罚就超出义法了。过于仁慈,还不失为一个君子;超出义法,就流为残忍了。所以,仁慈可以超过,义法是不可超过的。古人奖赏不用爵位和俸禄,刑罚不用刀锯。用爵位、俸禄行赏,只对能得到爵位、俸禄的人起作用,不能影响不能得到爵位和俸禄的人。用刀锯作刑具,只对受这种刑的人起作用,对不受这种刑的人不起作用。古代君主知道天下的善行是赏不完的,不能都用爵位俸禄来奖赏;也知道天下的罪恶是罚不完的,不能都用刀锯来制裁。所以当赏罚有疑问时,就以仁爱之心对待。用君子长者的宽厚仁慈对待天下人,使天下人都相继回到君子长者的忠厚仁爱之道上来,所以说这就是赏罚忠厚到了极点啊!
  《诗经》说:“君子如果高兴纳谏,祸乱就会快速止息;君子如果怒斥谗言,祸乱也会快速止息。”君子止息祸乱,难道有异术吗?他不过是适时地控制自己的喜怒,不偏离仁慈宽大的原则罢了。《春秋》的大义是,立法贵严,责人贵宽。根据它的褒贬原则来制定赏罚制度,这也是忠厚之至啊!



注释

⑴吁俞:吁,疑怪声;俞,应词也。

⑵欢休:和善也。

⑶惨戚:悲哀也。

⑷吕侯:人名,一作甫侯,周穆王之臣,为司寇。周穆王用其言论作刑法。

⑸祥刑:刑而谓之祥者,即刑期无刑之意,故其祥莫大焉。

⑹赏疑从与:言与赏而疑,则宁可与之。

⑺罚疑从去:言当罚而疑,则宁可去之。

⑻士:狱官也。

⑼四岳:唐尧之臣,羲和之四子也,分掌四方之诸侯。一说为一人名。

⑽鲧:传说大禹之父,四凶之一。

⑾方命:逆名也。

⑿圯族:犹言败类也。

⒀忍人:谓性情狠戾之人也。

⒁祉:犹喜也。

⒂遄:速也。

⒃沮:止也。

成长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

影响一个社会。


1057年,一篇名叫《行赏忠厚之至论》文章,在大家的朋友圈刷屏了一整年,这是一

个四川瓜娃子的高考作文。

主考官欧阳修以为是弟子曾巩的文章,心想:“我要是把他圈为第一名,其他人肯定觉得不公平,还是低调点,做个第二名吧。”

哪知拆卷一看,这个考生不是曾巩,赫然写着两个字——苏轼。

从此他一跃成为网络大V,粉丝很快狂飚到1000万。

事实证明,这届考生很行:除了苏轼、苏辙,还有张载、程颢、程颐、曾巩、曾布、吕惠卿、章惇、王韶。这十人后来都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一届高考,因此被称为“千年科举第一榜”。

让我们领略一下当年的科举盛况



主考官

欧阳修

唐宋八大家之一,千古文章四大家之一。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累赠太师、楚国公。

阅卷老师

梅尧臣

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


副考官

王珪,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官至宰相。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

韩绛,历任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要职,后官至司空、检校太尉,封康国公。

范镇,起为端明殿学士,固辞不拜。累封蜀郡公。

进士榜

头五名进士情况

状元:章衡,字子平。建州浦城县人。嘉祐二年进士第一人,授将作监丞、湖州通判。仕至宝文阁待制、集贤院学士、知郑州。

榜眼:窦卞,字彦法。曹州冤句县人。纲子。嘉祐二年中进士第二名,初授大理评事、汝州通判。仕至天章阁待制、判昭文馆、将作监。

探花:罗恺,嘉祐二年中进士第三名,授大理评事、州通判。历官屯田员外郎。

郑雍,官至尚书左丞。

朱初平,《宋史》无传。

不是很熟悉?

但下面这些人物你一定如雷贯耳!

青史留名者

蜀党领袖:苏轼、苏辙

朔党领袖:梁焘

变法骨干:吕惠卿、曾布、蒋之奇、林希、邓绾、张璪、王韶等人。

吕惠卿(1032年—1111年),字吉甫,号恩祖,汉族,泉州南安水头镇朴里人,北宋宰相,政治改革家,王安石变法中的二号人物,为推动变法做出了许多贡献。和王安石情同师徒,后因大半生都被卷入新旧党的争斗,宦途也因此非常波折,评价也出现极大分歧。

章惇dun(1035~1105年),字子厚,号大涤翁,建宁军浦城(今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人。北宋中期政治家、改革家,银青光禄大夫章俞之子。出身世族,博学善文,相貌俊美,高傲自负。嘉佑二年(1057年),进士及第。


宋学四大流派中的关学、洛学、蜀学三派的创始人:

洛学鼻祖程颢及其弟子朱光庭;

关学开创者张载及其弟子吕大钧;

蜀学代表苏轼、苏辙兄弟。

唐宋八大家中宋代六家的三家:苏轼、苏辙、曾巩;

其他著名文学家:晁端彦、林希、朱光庭、蒋之奇、吕惠卿。

苏轼

苏轼,嘉佑二年(1057年)参加欧阳修主持礼部贡举(省试):第一场赋试,被黜落;第二场,论试,以《刑赏忠厚之至论》一文,深得知贡举欧阳修等人赏识,取得佳绩,名列第二;第四场,《春秋》对义,居第一。顺利通过省试,被礼部奏名为合格进士,具备参加殿试的资格。

同年,参加殿试。殿试初列丙科,即第五甲,升甲为乙科,应是名列第四甲,赐进士出身。未及授官,闻母丧,返乡丁忧。期满返京,得授河南府福昌县主簿。

嘉佑六年(1061年),参加制科考试,“三年京察”,入最高等三等(第一、第二等虚设),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苏辙

苏辙,字子由,一字同叔 ,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佑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

其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


余能查到者为:

邓考甫、蒋之奇、朱光庭、程筠、刘庠、吕惠卿、张璪、晁端彦、邓戒、王渊、程颢、王回、王知章、石深之、吕大钧、苏轼、苏辙、苏随、张山甫、章惇、陆长倩、陆宪元、林开、林希、柯世程、黄好谦、黄灏、萧汝器、张载、崔宋臣、梁焘、曾巩、廖琮、范百禄、王韶、王无咎、刘元瑜、曾布、杨汲、邓绾、郭源明、张纪、林旦、蔡承禧、邵迎、谢履、冯山、王观、赵扬、王补之、王向、元导、章街、黄履、陈侗、郏直、黄通、郭源明、黄浞、厉申、陇赋、文琦、丁陆、张文潜、孙迪、王现、蕭世京、、郭源中、单锡、苏随、丁隲、陈龙辅、林伸、许广渊、郏亶、李渤、方仲谋、梁师孟、莫汲、李浑、上官基、廖琮、家定国、陈辅、王補之、武航、龙辅、胥元衡、方韶卿、单锡、陈侗、林伸、莫君陈、李中、林雄、张思、吴居厚、陈郛、蔡元导、刘泾、范贶、黄任、魏洙、黄先、陈戬、李弻、杨昭述、翁仲通、彭次云、陈沂、黄翊、杨长聘、陈让贤、邱髙、徐昉、黄洙、张宗闵、李皇臣、陆衍、曾默、林棐、陈格、林密、杨完、钱大顺、叶温叟、陈已、陆覃、黄显、胡誾、吕全、施硕、张修、卢隐、项晞、葛良嗣、周师厚、刘仲渊、于诜、陈谏、陈誴、褚理、傅传正、唐彀、余京、章蒙、石景渊、徐无欲、张巽、戴洙、徐庠、郑晋、郑旭、景松、祝宝、王华、黄孝宽、黄湜、熊皋、程中立、马修辅、汪浃、陈晞、许昌龄、洪规、皇镇、李宗复、周牧、王正辞、潘洙、曾阜、吴干、曾牟、章格、郭元通、胡辟、张君卿、萧世京、李鹗、傅夑。

文坛大V欧阳修立马对苏轼青眼相加。“把你以前的文章也找来,给我看看。”这一看不要紧,欧阳修更是惊叹不已:“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他觉得自己应该在朋友圈发一条信息:“大家快去粉苏轼。”

1061年,朝廷举行了一场加强版高考——制科。

何为制科?就是皇帝为直接选拔特优人才设置的考试制度。

两宋录取的进士共有4万多人,但是制科考试仅仅录取了41人,要想上榜,比祖坟冒青烟都难。

制科考试分为一至五等,一等二等基本是虚设,就是给你点盼头,第三等才是最高的。

这一年,苏轼、苏辙兄弟参加了制科考试,结果苏轼得了第三等,苏辙得了第四等。

宋仁宗高兴坏了,在朋友圈更新了动态:“朕为子孙后代得了两位清平宰相!”

科举取士自隋朝设立以来,世代为朝廷选拔人才的最直接方法,也是寒门读书人进阶的唯一途径。虽然到清朝经历过“八股取士”的框架,比较死板,但仍不失为最好的办法。民国时期孙中山也如此评价,并在改制时仍保留像古代贡院一样职能的“考试院”这样的机构仍在。时至今日,国家教育局仍有下属职能部门。



若说古代“科举取士”,本应与“公务员考试”更相对应,但这个影响太小了,而且要想参加这个考试还必须要同等学力;若说重视程度,每年一度的高考才能相匹配吧,这是一次大考,并且影响近千万学子、上亿与此相关的人……。又值高考时刻,我们身处好的时代,我们便不去说那些科举的弊端何在,只说在那个历史最好时代——北宋初中期建国刚百年,政权稳固,居民安康;在北宋嘉佑二年的一次被称为“千年科举第一榜”的科举考试。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绵阳),籍贯江西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于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以进士及第,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死后累赠太师、楚国公,谥号“文忠”,苏轼和欧阳修的谥号都为文忠。


那次的考试主考官是欧阳修,当时的文坛领袖,此人诗词书画造诣很深,关于他的基本情况,很多人都熟悉;副考官梅尧臣,被称为宋诗“开山祖师”。这一次的贡考,获得进士中竟有数十位名动千古、对后世影响极深的人物,横跨了文学、政治、思想、军事等领域,这里面有3人位列“唐宋八大家”,3人先后出任宰相,3位理学创始级大师,还有一位历史名将。


这十人同出一榜进士,分别是苏轼、苏辙、曾巩(唐宋八大家3人)、曾布、吕惠卿、章惇(先后出任宰相3人)、张载、程颢、程颐(理学创始人)、王韶(北宋名将)。其实这十人同朝为官后,简直是纠缠隔阂不清,这里面最主要就是还牵涉到王安石、司马光等人的新旧党,另外还有这十人中兄弟亲戚关系交织其中包括三对两兄弟(二苏、二曾、二程);四兄弟(曾巩、曾布,另加上曾牟、堂弟曾阜),还有张载是二程兄弟的表叔;先后为相的三人皆是支持王安石变法新党。


嘉祐二年进士榜无论如何登峰,也早已过逝近千年,后屡被提及,除其光环永存,更是因为科举制度元明清一直延续,但终难再有其二。“江山代有才人出”是肯定的,但是否能充分发挥其才干,成为国之栋梁,为社会发展、人类进步做出贡献,则一定是需要条件的。

人才在不适的环境会夭折、枯萎,沦为常人甚至庸人,不能成为创一域之就的人才,即使有的做出了一定成就,也是大打折扣,在多领域有建树更是遑论。这不得不深究问题的关键,当是体制和制度能激发而不是限制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人们的身心是自由的。

正如北大教授张维迎先生所言:创造力依赖于自由,思想的自由和行动的自由,中国人最具创造力的时代是春秋战国时期和宋代,这不是偶然的,这两个时代是中国人最自由的时代。这才是嘉祐二年进士榜成为科举史上最闪耀一榜的最重要原因。


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字希文。祖籍邠州,后移居苏州吴县。北宋初年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


滕子京一般指滕宗谅。滕子京(991-1047),名宗谅,字子京,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进士。为泰州军事判官,助范仲淹主持筑捍堤堰,以仲淹荐,试学士院,累迁殿中。


古代千年科举第一榜,一场考试诞生8位文坛大家9位宰相

科举制是否起源于隋朝在学术界仍有不同的看法。大体有始汉说、始南北朝说、始隋说... 隋炀帝即位后,于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始置进士科,这被认为是科举制度创立的开始。

1904年7月4日清晨,在礼部会试中选拔出来的273名贡士,从中左门进入保和殿,历经点名、散卷、赞律、行礼等种种仪式礼节,参加名义上由皇帝主考的殿试。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考试,从此,从隋朝开始绵延了一千三百年的科举制度宣告结束。因为正逢西太后七旬万寿,为庆贺太后寿诞,故将当年本是正科的会试和殿试改称为甲辰恩科。甲辰恩科后的第二年(1905年),科举制度正式被下令废除。

古代千年科举第一榜,一场考试诞生8位文坛大家9位宰相

公元1057年,宋仁宗嘉佑二年,北宋初中期建国刚百年,政权稳固,居民安康,这年的科举考试,堪称千年科甲第一榜。这一年,看似普普通通的年份:

这一年,范仲淹离开来这个世界,从此“文正”两个字成了千年来文官死后的最高荣誉。

这一年,四川眉山父子三人同时赴京参加考试,

这一年,周敦颐的两位弟子也来到了京城汴梁,

这一年,王安石还在地方做一个小小的官吏,

这一年,嘉佑二年科举开考。

北宋第四位皇帝宋仁宗。让我们一起看看这届科举梦之队:

主考官:欧阳修

不用多介绍,文坛领袖,宋代文学家之首。

副考官:梅尧臣,被称为宋诗“开山祖师”。

这一次的贡考,获得进士中竟有数十位名动千古、对后世影响极深的人物,横跨了文学、政治、思想、军事等领域,这里面有3人位列“唐宋八大家”,3人先后出任宰相,3位理学创始级大师,还有一位历史名将。


        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gǔ),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shān zhí)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yǒu )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tián)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第十三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第十四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jiǎo),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第十五章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容,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dǔ)。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第十七章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第二十章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累累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恍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欲)异于人,而贵食母。


  第二十一章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yǎo)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第二十二章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第二十三章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苏轼词作欣赏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父苏洵,弟苏...

by:专利老兵

苏轼词作鉴赏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子。嘉祐二年(1057)与弟辙同登进士。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熙宁二年(10...

by:东方物语

苏轼篇

苏轼文章小集

by:我行其嘢

苏轼词

苏轼词古典文学经典

by:夏筠依依

苏轼传

这是一部以苏轼传世作品为依据,结合对宋代历史文化的分析叙写苏轼的一生生活轨迹、政治作为、文学创作,以及他领悟人生的思想升华过程,为我们展现了一代文豪的人格魅力。

by:青禾原

苏轼传

无论人世如何变迁,月光总在那里,照临万物,无怨无悔;无论沧海如何浮沉,宋词总在那里,飘飘洒洒,清清淡淡。令人对待人生有一份深度和开阔!

by:欣赏生命之美

苏轼集

古典名著普及文库

by:明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