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孩子被毁在“听话”上?

2020-03-26 08:50:2513:29 62
声音简介
因领导一句话,288个孩子的生命戛然而止:有多少孩子被毁在“听话”上?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什么样的孩子最招人喜欢呢?

懂事?乖巧?听话?我相信这些肯定榜上有名吧。

但孩子具有这些特质时,真的一定是好事吗?去年的一件事,就让我对此有了全新的看法。

有一天,闺蜜带着俩娃来我家做客,我特地拿出进口的樱桃款待他们。

她女儿小米吃完后,眼睛直勾勾地盯着盘子里的最后一颗。她看看妈妈,又看了看我,欲言又止。

我问她:“是不是还想吃一颗?”她顿时羞红了脸,半晌才点点头。

正当我要把樱桃给她吃时,弟弟冲过来大喊:“我要!我要!”

闺蜜马上安慰女儿:“小米懂事,给弟弟吃吧!妈妈以后再给你买。”

尽管小米心里很不愿意,但她还是使劲咬了咬嘴唇,痴痴地看了眼樱桃后,乖巧地让给了弟弟。

看到这一幕,闺蜜直夸女儿真懂事,就像个小大人。

可说实话,我不敢保证,后来孩子吃到妈妈补偿的樱桃时,会感觉有多甜。

但多年以后,她一定会记得,当初为了让出心爱的樱桃,心里头有多苦。

我们常常教育孩子:「你要懂事,才是好孩子」。仿佛孩子越懂事,越能够得到父母的爱。

可懂事的孩子,也只是个孩子。

很多时候,正因为「懂事」这个标签,让孩子不得不过早学会谦让和隐忍,进而被迫成熟与长大,留下一生都难以磨灭的遗憾。

在《奇葩说》里,肖骁的一段话让皮皮妈记忆犹新:

“你们别觉得懂事是一个褒义词,人为什么懂事?是因为环境所迫,没有别的选择,他必须懂事。”

记得之前,马伊琍就曾表示,后悔以前对于女儿爱马采用「严厉教育」,强迫孩子变得「懂事」。

有一次,爱马从幼儿园放学回来后,伤心地告诉马伊琍,她在幼儿园和小朋友玩过家家时,妈妈和宝宝的角色本应轮流当。

可是,有的孩子只想当妈妈,还逼爱马一直当宝宝,她心里感觉很不舒服。

即便如此,她也不敢表现出不情愿,因为她深知:懂事的孩子要以“大局为重”,如果不屈就,那么游戏就不能继续下去,所以她懂事的去扮演“宝宝”的角色。

马伊琍看到爱马的举动后,像是被当头打了一棒,愕然了。

她联想到平时女儿表达自己的意愿时,稍有不恰当,就会狠狠教训她:你太让我失望了,一点儿都不懂事。

导致后来,只要马伊琍说话大声一点,女儿就会立刻认错:「妈妈我错了,我再也不敢了!」

为了让妈妈满意,年幼的爱马总是小心翼翼,硬是把自己伪装成一副“懂事”的样子,不敢说「不」,不敢反抗。

「这一切的根源,都在自己的身上」,马伊琍终于开始自省。

后来为了鼓励爱马,马伊琍花了整整个两个月的时间,每天与女儿沟通疏导,终于让她遵循自己的内心,讲出那句“我不愿意”。

当孩子习惯把所有的想法都憋在心里之后;做任何事只要不给别人添麻烦,再难也要死扛;继而过于在乎他人的感受和评价,从而放低自己。

久而久之,他们也就不会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即使知道也不敢主动索取,因为他们必须“听话”,让别人开心满意。

由此可见,懂事的孩子,往往为了讨好别人,就不知不觉忽略自己,甚至最终失去了自我。

记得《少年说》中,有一个女孩曾说过这样的话,让皮皮妈队每次想起来都会鼻尖一酸。

在节目中,女孩勇敢走上天台,对台下的爸爸说:

「爸爸,我知道你平时工作很忙,没有时间来关心我、陪我。我知道是因为我很懂事,你对我很放心。但是,我很讨厌这种懂事!」

接着孩子停顿了下,鼓足勇气,含着眼泪对爸爸大喊:

「我才十三岁,我还是个孩子,希望你多关心关心我!」

看到这里,网友们纷纷表示:“懂事的孩子,最让人心疼。”

孩子能够成熟懂事当然是好事,起码这样的他们会让我们省心很多。

但我们总是只关注到结果,却忘了在这个过程中,孩子除了收获到“懂事”和“成熟”,往往还会尝尽“委屈”和“伤心”。

而这些负面情绪累积得深了,懂事就变成了“坏事”,也就成了孩子心底扎得最深的那根刺,每次想起都隐隐作痛。

试问,你真的想拥有一个“懂事”“听话”,但并不快乐的孩子吗?

武志红曾说过:「“懂事”是一种很深的绝望。」同时,有心理学家认为:小时候表现越“乖”的孩子,随着不断长大,他们展现出的问题就越多。

1994年12月8日下午,在新疆克拉玛依友谊馆,举行着文艺表演。

表演中,灯光过热引发大火。剧场中的孩子们本能地想逃,教育局的官员却命令道:“学生们不要动!让领导先走!”

于是,有些孩子尽管身体想逃,“懂事”的本能还是让他们丧失了自我思考的能力,真的一动不动。

但不久,火势便蔓延到四周,唯一的逃生之路早已被熊熊火焰堵住。

288名“听话”的孩子们,就这样错过了最佳的逃生时机,葬身火海。

一个失去孩子的家长在镜头前痛哭:“孩子太听话了,那些不听话的孩子都跑出来了!”

因为太听话,288名花儿般的孩子,被禁锢了应有的判断力,赔上了年轻的生命;

而那些不肯乖乖听话,执意违反上级指令的孩子,却早早逃出火场,保住了性命。

可归根到底,那些听话的孩子只是习惯了遵守大人们的指令,尤其是那些“权威”命令,结果却让生命在大火中戛然而止……

看到这,我们还能说出“要听话,才是好孩子”这种话吗?

我们教育孩子听话,是希望以此规范他们不做坏事,但为什么最终“训练”出来的,却是一个只会盲目听从,完全丧失了自我意识、思考能力的傀儡?

我想作为家长,想要的所谓“懂事”,必然不是孩子为了讨好别人而牺牲自己的「伪懂事」。

我们更希望的是,他们既具有同理心,能站在父母或者他人的角度,体谅别人的难处,但同时又能勇敢地做自己,大胆地自由表达。

而教会孩子把握这其中的那个度,就需要我们掌握些技巧了。

一、正视自己的情绪,学会正确拒绝

国外有个妈妈带儿子去公园玩,当孩子摆弄着新玩具时,一群小孩围了上来,甚至有人想直接拿他的玩具。

她的儿子吓坏了,不知所措地看向妈妈。

这时,妈妈说了一句话:“你如果不愿意,就对大家说不!你不想,就要学会拒绝。”

而这个妈妈的做法,在 Twitter 上获得了 20 多万的点赞,大家纷纷称赞这样既保护了孩子,又教会他正视自己的内心,学会拒绝。

当然,拒绝并不是一味去反击他人,还要注意说话方式,语气不要太冲,不让别人感到尴尬,自己也不会感到愧疚。

比如有人要抢自己的玩具,告诉他:“不行,我现在也想玩,等一会我玩好了可以借你玩”。
比如自己很喜欢的书,不想借给别人,就明确告诉他:“我也很喜欢这本书,所以不舍得借给别人。但我能告诉你在哪里可以买。”
别让孩子为了“假装懂事”,而一再委屈自己。懂得正确说“不”的孩子,往往会更幸福!

二、让孩子自由选择,教会他承担后果

我们总是希望通过自己的经验之谈,让孩子少走弯路错路,所以当孩子跟我们意见相悖时,习惯性说「听我的」。

可是,从小听惯了父母意见的孩子,注定是成不了大器的。所以,不妨先告诉孩子这么做可能的后果,再交由他们自己做最后的决定。


就像之前伊能静的儿子学画学累了,想要放弃时,她没有要求孩子必须坚持,而是告诉他:

「那你就不要画了。我让你选择,这个人生是你的,你负全责。

神给每个人一样的天赋,有人愿意付出百分之百还心存感激,有人只愿意努力百分之二十还喊累,收回这个天赋的人从来不是神,而是你自己。」

思考了一夜后,孩子决定继续坚持学画,并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1808132fyas

这篇文章说的太好了,教育孩子真的是一门学问,我觉得自己错了。

猜你喜欢
我们还能拥有孩子多少年?

当孩子又有了他们自己的孩子,你已经不再是他们的家庭成员了,他们的一家三口(或一家n口)里,已经不包括你了。而我们也慢慢的习惯了这样的日子。只是在闲来无事的时候,...

by:何老师英语

人生三气:嬴在和气、毁在脾气、成在大气

【内容简介】本书分别从和气、脾气、大气三个角度点拨为人处事的智意和成功的秘诀,告诉我们如何变得和气、变好脾气、成就大气的技巧和方法。全书内容丰富,通俗易懂,具有...

by:北方文艺出版社

孩子的行为你了解多少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很多的行为,都是在悄悄的告诉我们孩子的心理需求,只是我们并不明白孩子的这种表达方式,在忙碌的生活中也没有过多的注意孩子的们的行为。通过老师的...

by:榶果妈妈

有多少爱可以重来

崔俊赫说,我可以娶你,给你最好的生活,但是我不爱你。可何子新却不放弃,她努力爱他,希望他终有一天能回头。

by:梦1m

有多少爱可以胡来

男人和女人是这个世界永恒的两种元素。男人和女人之间的故事中,有这个世界永恒的主题……剧中主人公——丁一白。是个男人、年轻的男人。恋爱似乎是他生活的主旋律,...

by:逍遥ai无风

有多少人在追随你

【请添加微信18108272353进VIP读书群与更多书友一起学习成长。】献给那些被他人无数次摧残、以为自己的梦想永远不会成真的人。献给那些因自己或别人过去...

by:田明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