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周易本義卦歌、乾卦20200331

2020-03-31 23:34:3209:49 44
声音简介
《易经》周易本義序 周易本義卦歌 序卦传

1、周易本义 序

《易》之为书,卦、爻、彖、象之义备,而天地万物之情见(xian)。圣人之忧天下来世,其至矣!先天下而开其物,后天下而成其务,是故极其数以定天下之象,着其象以定天下之吉凶。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皆所以顺性命之理,尽变化之道也。散之在理,则有万殊;统之在道,则无二致。所以,「《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太极者,道也;两仪者,阴阳也。
阴阳,一道也。太极,无极也。万物之生,负阴而抱阳,莫不有太极,莫不有两仪。絪缊交感,变化不穷。形一受其生,神一发其智,情伪出焉,万绪起焉。 《易》所以定吉凶而生大业,故《易》者,阴阳之道也;卦者,阴阳之物也;爻者,阴阳之动也。卦虽不同,所同者奇、耦;爻虽不同,所同者九、六。是以六十四卦为其体,三百八十四爻互为其用,远在六合之外,近在一身之中。暂于瞬息,微于动静,莫不有卦之象焉,莫不有爻之义焉。至哉《易》乎!其道至大而无不包,其用至神而无不存。
时固未始有一,而卦未始有定象;事固未始有穷,而爻亦未始有定位。
以一时而索卦,则拘于无变,非《易》也;以一事而明爻,则窒而不通,非《易》也。知所谓卦、爻、彖、象之义,而不知有卦、爻、彖、象之用,亦非《易》也。故得之于精神之运,心术之动,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然后可以谓之知《易》也。虽然,《易》之有卦,《易》之已形者也;卦之有爻,卦之已见者也。已形已见者,可以言知;未形未见者,不可以名求,则所谓《易》者,果何如哉?此学者所当知也

2、周易本義卦歌:八卦取象歌

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
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

分宫卦象次序歌

乾为天,天风姤,天山遁,天地否,
风地观,山地剥,火地晋,火天人有。
坎为水,水泽节,水雷屯,水火既济,
泽火革,雷火丰,地火明夷,地水师。
艮为山,山火贲.山天大畜,山泽损,
火泽睽,天泽履,风泽中孚,风山渐。
震为雷,雷地豫,雷水解,雷风恒,
地风升,水风井,泽风大过,泽雷随。
巽为风,风天小畜,风火家人,风雷益,
天雷无妄,火雷噬嗑,山雷颐,山风蛊。
离为火,火山旅,火风鼎,火水未济,
山水蒙,风水涣,天水讼,天火同人。
坤为地,地雷复,地泽临,地天泰,
雷天大壮,泽天夬,水天需,水地比。
兑为泽,泽水困,泽地萃,泽山咸,
水山蹇,地山谦,雷山小过,雷泽归妹

3、上下经卦名次序歌

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兮履泰否,
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兮噬嗑贲,
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三十备。
咸恒遁兮及大壮,晋与明夷家人睽,
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继,
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兮中孚至,
小过既济兼未济,是为下经三十四。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周易本义》

南宋朱熹所著

by:李中昱

易经(周易)之系辞卦传歌

时隔一年再次更新,第一个文件《系说序杂歌》即是系辞、说卦、序卦、杂卦、取象歌、卦序歌的总文件。不必挨个音频听了,可以说这一个文件听了下面的就都包含了。文件制作有...

by:半卷经书慢慢读

易经周易64卦原文朗读

《易经》指《连山》《归藏》《周易》三本易书,其中《连山》《归藏》已经失传,传世的只有《周易》一本,现在的《易经》一般指《周易》。《易经》阐述天地万物、宇宙万象...

by:青草屋

周易64卦

尽小者大,慎微者著,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真人品从五伦做起,大文章自六经得来。​​​周易64卦;道德81章。子思曰:君子居易以俟命。孟子曰:夭寿不贰,修身...

by:中孚易

张北海读《周易本义》

以阅读讲解宋代朱熹《周易本义》一书,系统介绍《易经》卦爻辞的含义以及在现实生活实践中的应用性。

by:张北海讲周易

周易观天下之易经卦象解密

周易观天下,易卦透天机!修习易经大道,至于趋吉避凶!了解易经卦象,占卜预知未来!讲述易经六十四卦,卦象既透知智慧,又包含预测吉凶之象,内容详尽丰富,形式短小精悍...

by:华山论剑易道子

一爻一爻说周易|易经到底说的啥|周易 易经 六十四卦

易经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重要经典,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易经”的意思是变化之经,它起源于上古时期,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和演变,形成了现在的六十四卦象...

by:幽龙随想

周易八卦超级记忆法|易经记忆|周易快速记忆

此音频有配套的视频课程,想领取视频课程或者学习全套的快速记忆法课程加微信:jiyi659

by:智慧父母育儿课堂

周易奇正:《易经》卦爻辞通解

【专辑简介】《周易》即《易经》,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

by:国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