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学习_诏策03

2020-04-06 20:06:1114:02 276
声音简介
三、

“戒”者,慎也。禹称:“戒之用休。”1君父至尊,在三罔极2。汉高祖之《敕太子》3,东方朔之《戒子》4,亦顾命之作也5。及马援已下6,各贻家戒7。班姬《女戒》8,足称母师也9。“教”者,效也,出言而民效也。契敷五教10,故王侯称“教”11。昔郑弘之守南阳12,条教为后所述13,乃事绪明也14。孔融之守北海15,文教丽而罕于理16,乃治体乖也17。若诸葛孔明之详约18,庾稚恭之明断19,并理得而辞中,教之善也。自教以下,则又有“命”。《诗》云:“有命在天。”20明为重也21。《周礼》曰22:“师氏诏王。”23为轻命24。今“诏”重而“命”轻者,古今之变也。

〔译文〕

所谓“戒”,就是谨慎。夏禹曾说:“用赞美来进行警戒。”国君、父母和老师是最尊严的,作为君、父和师,他们给人的恩德是无穷无尽的。汉高祖的《手敕太子》、东方朔的《诫子》,都是临终之前所作的遗命。从东汉马援以后,便开始留下自己的家戒。班昭的《女戒》,可以称之为傅母和女师了。所谓“教”,就是效法,讲出话来老百姓便按照去做。舜的臣子契曾提出“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教,所以后来王侯大臣对老百姓的训示就叫做“教”。西汉郑弘任南阳太守时,他条列教令为后世所称述,就因为他讲的事情头绪清楚明白。汉末孔融做北海相,他的教令虽写得雅丽,治理上却差一些,这是治理和教令不一致。如诸葛亮的教令,内容周详而辞采简朴;庾翼的教令,明确而果断:他们都写得道理得当而文辞切中,这就是优秀的教令了。教令之外还有“命”。《诗经》中说:“命来自天。”这表明“命”很重要。《周礼》中说:“主管教育的官员诏告周王。”这表明“诏”是用于臣对君的。秦以后则重“诏”而轻“命”,这是古今变化的不同。

〔注释〕

1“戒之用休”:见《尚书·大禹谟》,是后人伪托的话。

2在三:指君、父、师。《国语·晋语一》:“成(晋大夫共叔成)闻之,民生于三,事之如一。父生之,师教之,君食之。……唯其所在,则致死焉。”在:韦昭注:“在君父为君父,在师为师也。”罔极:没有终极。《诗经·小雅·蓼莪(liùé六俄)》:“欲报之德,昊(hào诰)天罔极。”指父母的恩德没有终极。

3《敕太子》:指刘邦的《手敕太子》,载《古文苑》卷十。

4东方朔:字曼倩,西汉文人。《戒子》:指他的《诫子》,见《艺文类聚》卷二十三。

5顾命:临终前的命令,即遗嘱。顾:回视。

6马援:字文渊,东汉初年名将。他有《戒兄子严敦书》,载《后汉书·马援传》。

7贻(yí宜):遗留。

8班姬:班固之妹班昭,字惠姬,东汉女作家。有《女戒》七篇,载《后汉书·烈女传》。

9母师:班昭在《女戒》中曾说她“赖母师之典训”。刘勰这里是用以赞扬班昭堪称封建家庭的傅母(保母)和女师。

10契(xiè屑):传为虞舜的司徒。《尚书·舜典》:“帝曰:‘契,……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宽。’”敷:施布。五教:五种封建伦理道德。指“父义,母慈,兄友,弟共(恭),子孝”(见《左传·文公十八年》)。

11王侯称教: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秦法,王侯称教;而汉时大臣亦得用之,若京兆尹王尊出教告属县是也。故陈绎曾以为大臣告众之词。”

12郑弘:字稚卿,西汉人,曾任南阳太守。南阳:今河南南阳附近。

13条教:条列之教令。《汉书·郑弘传》中说:“弘为南阳太守,……条教法度,为后所述。”郑弘的教令今无存。

14绪:端绪。

15孔融:字文举,汉末作家。他的教令有《告高密县立郑公乡教》等,见《全后汉文》卷八十三。北海:今山东寿光县附近。孔融曾任北海相。

16文教丽而罕于理:司马彪《九州春秋》中有云:“融在北海,……及高谈教令,盈溢官曹,辞气温雅,可玩而诵。论事考实,难可悉行。但能张磔(zhé哲)网罗,其自理甚疏。租赋少稽,一朝杀五部督邮。奸民污吏,猾乱朝市,亦不能治。”(《三国志·魏志·崔琰传》注引)这类记载,可能是刘勰所本。

17治体:指孔融的政治教令。

18诸葛孔明:即诸葛亮,三国时蜀国政治家。他的教令有《答蒋琬教》、《教与军师长史参军掾属)等,见《全三国文》卷五十八。详约:内容周详而辞采简约。

19庾稚恭:名翼,东晋将领。他的教令今存《与僚属教》,见《太平御览》卷七五四。

20有命在天:当作“有命自天”。《诗经·大雅·大明》:“有命自天,命此文王。”

21明为重也:一作“明命为重也”,译文据此。

22《周礼》:原名《周官》,汉代列为儒家经书之一。主要讲周代官制,但其中不少与周代官制不符,所以有人疑为汉人伪托。

23师氏诏王:《周礼·地官·师氏》中说:“师氏掌以媺(同“美”)诏王。”师氏:掌管贵族教育的官吏。诏:告,这里是下告上。秦以后才以“诏”字专指帝王的诏令。

24为轻命:一作“明诏为轻也”,译文据此。“命”字是衍文。



四、

赞曰:皇王施令,寅严宗诰1。我有丝言2,兆民尹好3。辉音峻举4,鸿风远蹈5。腾义飞辞,涣其大号6。

〔译文〕

帝王发号施令,老百姓敬仰圣旨。国君能慎重地发布诏令,万民都很高兴。光辉的诏策高举,鸿大的教化远播。充分发扬诏策的意义和文辞的作用,使帝王的号令更为盛大。

〔注释〕

1寅:恭敬。宗:尊,仰。

2我:指帝王。《后汉书·杨赐传》:“天齐乎人,假我一日。”注:“我,谓君也。”丝言:指帝王的诏令,这里有慎重地发布诏令的意思。参阅本篇第一段注26。

3兆:百万,指众多。尹:应作“伊”,是。好(hào浩):此字和“诰”、“蹈”、“号”叶韵,读作“爱好”的“好”。

4辉音:指帝王的诏令。

5鸿风:指帝王诏令的巨大教化作用。

6涣:盛大。号:号令。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文心雕龙

《文心雕龙》是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创作的文学理论著作,成书于南朝齐和帝中兴元年至二年(501—502)间。《文心雕龙》共十卷,五十篇,分上下两编,各二十五篇,包...

by:今晚打老虎LMC

文心雕龙

《文心雕龙》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创作的一部文学理论著作,成书于公元501~502年(南朝齐和帝中兴元、二年)间。全书共10卷,50篇(原分上、下部,各25篇...

by:故磊溪边

文心雕龙

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基本结构性关系,便是沟通。沟通大致可以划分为语音性沟通和文字性沟通——文字性沟通的基本工具是文章。文章当然要有文章的写作章法——研究文章写作之...

by:龙元富律师

《文心雕龙》

《文心雕龙》共十卷,五十篇,分上下两编,各二十五篇。全书用骈文撰写,各篇末均缀四言八句“赞”一首。除最末的第五十篇《序志》为全书序例,自述撰著动机、宗旨及全书结...

by:境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