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记:作者黑龙江鹤岗人张夫里

2022-09-10 03:13:3129:07 125
所属专辑:家乡人的诗文
声音简介



这里是喜马拉雅电台,巜家乡人的诗文专辑》正在播出。主播霞光向听众朋友们问候:疫情肆虐愿大家安然无恙!
黑龙江省鹤岗人张夫里,在疫情全世界漫延期间,由澳洲安全回家。其心路历程碎碎念般亲切自然地呈现在他的巜家记》中,令人感动!一起来听...


我和妻子来澳大利亚探亲快半年了,签证即将到期,无论如何要回家了。
国内的新冠肺炎疫情已经好转,开始严防境外输入,我担心回去后被集中隔离。新闻上说,除了那四个疫情严重的国家,澳大利亚回来的可以在家隔离。又找人打探,确实这样,就买了机票。

一觉醒来,情况突然变了。与我家小区物业联系,说凡国外回来的,一律集中隔离。这让我很是恐惧,想象力就来了。
我这个老病号,吃饭都极其谨慎,每天以流食为主,菜打成糊,五谷杂粮打成糊,拉了四年多的肚子半年前刚好,这14天的集中,我能受得了吗?还有,集中隔离费用要自己掏腰包,也不是个小数。

整整一天都忐忑不安。抱着一线希望,国内的家人分两路打探,晚上得到最新消息,市里、区里、街道都问好了,新规定刚下来,我们可以在家隔离。

终于松了口气。次日,办理回家手续,回答三个哲学级别的问题: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到哪里去?通过微信,填《返x来x申请表》表交给物业,传身份证正反面。稍后,社区来微信,要求再填一遍,另外写一份申请书。申请书有样本,要手写,署名处按手印,再传身份证。又在微信小程序上,填报中国海关入境健康申请码,填报龙江健康码。

口罩是必须的。澳洲疫情轻,开始都不当回事,没准备口罩。好在去年澳大利亚山火时,准备了一点防PM2.5的口罩,仔细一看,竟然是N95。装了可以带上飞机的一小瓶干洗消毒液,带上纸抽、湿巾、墨镜。听说有人飞机上9个多小时不吃饭,以防把病毒吃进去,我也想试试。如果忍不住,也不吃飞机上的,飞机上的盒饭太暴露,带面包、巧克力这些方便食品,吃一口赶紧再戴上口罩。带水杯,喝一口就盖上。在上海要等13个多小时,有吃饭的地方吗?带两顿吃的吧。洗手间是危险之地,少喝水就可以少去。盖上盖冲马桶,开关门时用纸巾包着把手,手不能触摸。上海让出机场吗?让住旅店吗?如果不让,夜里10度以下,肯定会冷,带上棉袄。可别感冒发烧,否则不是在上海就地集中隔离,就是到哈尔滨后就地集中隔离。

恐惧像夜里的一团团烟雾涌来,能感受到,却看不见摸不着。我暗示自己,千万不能感冒,否则可能上不了飞机,或者在上海中转时就被关起来,有幸到了哈尔滨,也跑不了集中隔离,自己遭了罪,还牵连许多无辜的人。每天晚上我都要到附近公园散步,穿T恤短裤,出很多汗。现在每次出门看一下天气预报,凉一点就穿上外套,要下雨就不出去。晚上睡觉,再不敢大开窗户。怕啥偏来啥。早上起来,突然感到嗓子紧,似乎有点疼。又一天早上起来,觉得身上热,赶紧量,体温却是正常。我自嘲,也算是经历过风雨的人,这是怎么了?

听说我俩要走,两个外孙不高兴。大的8岁,已经有了克制,背后哭过几次,有一天早上不想上学,坐在台阶上只是抹泪,不说话。临走的前一天,把我俩喊到他的卧室,指着窗外说,姥姥,你看月亮可亮了。小的5岁,懵懵懂懂,想啥说啥。一会跑过来,让我俩抱,一会说,我不要你们回中国,我要你们永远在我家。又指着打好的箱子说,我不要让你们走。

临走的这几天,最想和孩子们亲近亲近,见一次面不容易。偏偏,大外孙嗓子疼上了,咳嗽了。三天后,大外孙好了,小外孙又咳嗽了,偶尔还有点发热。我们这里地广人稀,没有疫情,一直平平静静。家人的工作单位和孩子的学校都在10分钟车程之内。我们知道孩子只是小感冒,若在平常根本不当回事,现在不行了,在这里不是事,回去就是事了。直到走,也不敢跟孩子亲昵,忍不住的时候,就摸摸他们的头。小的冲过来,就搂一下,摸摸头,摸摸后背。如果我感冒了,吃不吃药?这是个问题。说实话,不想吃,却又犹豫不决。几天后,孩子的感冒好了,困扰就没了。

3月12日早上,家人开车送我俩去机场,下车前戴上了N95口罩。进了航站楼,看见戴口罩的人极少,感觉自己另类,不自在,就把口罩挂在脖子上,似戴非戴。到了东航值机区,见所有排队的人都戴了口罩。这一班是飞往上海的,乘客都是中国人的长相。工作人员手持测温枪,对了脑门扫一下,就通过了。我俩预定了靠后的双人座位,为的是离别人远一点,值机时被改到前面,不懂英语,弄不清原因。

这趟波音777的客机,中间一排4个座位,两侧各3个座位,最后面的经济舱两侧有几排2个座位,我俩预定的座位就在这里。经济舱后三分之一的座位只有几个人,猜想大概是隔离备用的吧。途中有个孩子发热,送到后面,证实了我的想法。

我俩坐在经济舱前面,一排3个座位。用湿巾擦了扶手、桌板,用消毒液洗了手。空姐送来饮料,就不用纸杯喝了,有自带的水杯,润润嗓子即可,一瓶400毫升的水,两个人下飞机时也没喝完。盒饭来了,计划里没有这一项,不吃打开看看吧,一看就被诱惑了。吃的时候,我有意跟邻座的错开。他吃的时候,我戴口罩,不吃。等他吃完了,戴上口罩,我再吃。上厕所的人比往常少多了,再也不用排号。妻子竟然一次没去。我的邻座只去了一次,全程都在睡觉。我偶尔眼睛有液体,就手指包了纸巾揉一揉,擦一擦,也有忘用纸巾的时候,担心了一下,就提醒自己下次注意

我要在万米空中,以900多公里的时速飞行9个多小时,有足够的时间去遐想。我深刻地记得1月20号那天,钟南山院士在中央电视台庄严宣布:新冠肺炎“肯定的有人传人”。从此每天关注国内疫情,刷机刷到手指麻,看字看到脑袋胀。看到北方下雪,南方下雨,中部雨雪交加,就觉得雨不是雨,雪不是雪,都是来添乱的,似乎是春天与冬天的搏杀。看到李文亮离去,看到医生护士安全回家,眼睛就发热。看到回不了家的人,那在公路上流浪的,那在公园里露宿的,就为他们叹口气。有多少店铺关门?有多少工厂倒闭?有多少人失业?有多少其它危重病人不能去医院?灾难时期,谁都不容易。前几天听说谁谁出了一趟门,明明没有跟别人近距离接触,回来后就疑神疑鬼,浑身不自在,就觉得他过于紧张,并不把他的感觉当回事。现在轮到我了,开始理解他们,也部分理解了一点网上说的那些气人的事,当恐惧来临时,人往往会失去理性,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在飞机上戴口罩时间长了,鼻子和两颊疼,松一松可以缓解一下。这时候想起了在病房里与病毒密切接触的医生护士们,他们不仅戴口罩,还穿着密闭的防护服,连续工作6个小时以上,他们该有多难。我家亲戚中有一名医生去了武汉,而且在重症病区,家人没想起用“加油”鼓励他,也没想起用“逆行”赞美他,只是惦记他,希望他平安回家,家里还有妻子女儿和未出生的孩子,还有两双父母。这些医生护士们,在国家危难时刻,冒着生命危险冲上去了,工作时,他们已全身心投入,不需要“加油”。下班后,让他们好好睡一觉吧,别给他们“加油”了。“逆行”这个词轻浮且泛滥多年,医生护士们是在和同胞们奋力前行,他们是走在前面的人,我们来保佑他们平安吧。此时此刻,所有在这场灾难中的人,都很难,都很不容易,不需要观众。

机舱里真安静啊。空姐个头一样,服装一样,发型一样,戴上口罩,只剩下的眼睛,似乎也都一样。莫非东航的空姐是按着眼睛选的?人隐去鼻子和嘴,眼睛就显得特别好看。试想,如果只看到一个人的嘴或鼻子,是什么感觉?会越看越怪异吧,唯独眼睛最耐看,越看越觉得那是眼睛,是一道风景。

飞机降落前,脑门上又被红外线扫了一遍。将近晚上7点,到达上海浦东机场。外面下着雨,我们被告知待在机上,等候海关检疫,有几个国家来的人要走专用通道。上来两名穿白色防护服、戴面罩的人员,并没有逐个查验,查了几个人就走了。过了一会,又来了,领走了后面几个人和那个发热的孩子。大约两个多小时,我们开始下飞机。

出境时排成两队,一排是在海关小程序上填好健康申报码的,一排是在纸上填了健康申报码的。我俩出示了二维码,测了体温,护照上贴了一个绿色的圆的带8字的标签,就放行了,一切顺畅,快速。下面就是正常的程序,入境审查,提取行李,海关检查。接机大厅空空荡荡,没人管我们。还是有点不放心,问工作人员,可不可以出去住旅店。回答说,可以呀。

我在携程上找了家旅店,听说我是从澳大利亚来的,不让住。同行的一位女士又打电话,说她是从澳大利亚回国的,家住吉林省,旅店就同意了。看来会不会说话真不一样。到了酒店,照例是测体温,填表。



第二天早上4点30分下楼,出电梯后想起忘了戴口罩。传说电梯是危险的,想起同坐电梯的另外两个人戴了口罩,就原谅了自己,不过还是后怕。5点钟,坐大巴去浦东机场。在值机排队入口,一个大牌子上排列着许多到达城市的二维码,去哪就用手机扫描哪个,填写。所有的候机厅,有的只有几个人,有的老远不见人,我拍了几张大厅空旷的照片,见证历史。我们乘坐的空客A320飞机将近200个座位,大致数了一下,不到30人。是啊,这个时候,不是万不得已,谁还会出门呢。登机后,又测了体温。

中午11点多到达哈尔滨太平机场。哈尔滨冷风飕飕,穿棉衣正好。走过测温区,一个摄像头对着我们,人一走过,体温就显示在屏幕上,这大概就是红外线测温仪了。我觉得挺好玩的,看了一下我的温度,还好,没有变化,36度多一点。

接机口外用绳子分割成一个个区域,有许多警察。我们交了护照、身份证、登机牌,被领到一个区域,等待工作人员登记分流,登记的速度慢。出发前听说家里人可以开车来接,现在不行了,要统一送。家里人就在绳子外面,说了些话,就让他们回去了。人在这个时候最容易急躁,说出激动的话。有一个女的,已经办完手续了,推着一车箱子往左走不让,往右走也不让,突然就发火了:你们到底让我往哪走!有一个男的,也是推着一车箱子,在一边等,没听到工作人员喊他的名字,错过了送他回家的车,工作人员说你要到前面去等,这个男的也发火了:是你们让我在这等的,怨我吗!工作人员态度还挺好,事情就化解了。

工作人员拿到登记表,点了我俩的名,带我俩到我家所在区的集中点,交给了这里的工作人员。他客气地说,车还没来,坐着等等吧。我俩坐下来吃巧克力,工作人员指着座椅上一摞盒饭说,这是我们的盒饭,你俩饿了就吃吧。我俩忙谢了,感到暖呼呼的。心情放松了,我把口罩放到脑门上,拍了一张照片,像戴个帽子。

大约半个小时后,两名区工作人员带我俩和另外两个人出机场,上了一辆黑色大鼻子车。到了我家小区门岗,街道工作人员在等我们。区工作人员给我俩和街道工作人员小王合影,证明把我俩送到目的地,完成移交。我俩在出发前已和小王联系上,算是认识了。门岗外面有一张小桌,小王陪我俩在冷风中填表,过了10多分钟,一张表没填完,小王说,太冷了,回家填吧。

我俩各自拉着20多公斤的箱子,每个箱子上放着一大包侄女给我俩网购的蔬菜,小区不让快递进院,我俩只能自己带回去。从小区门岗到我家有200多米,路面的水泥已经风化,坑坑洼洼,碎石随着万向轮滚动,咧咧歪歪,连拉带扯,又累又急,一路走得艰难,到家的好心情突然没了。后来想到,当时是懵了,遇到力不能及的事,应该求助,放到物业,过后他们会给送来的。

回到家,用半个多小时,填了4张表,分别是:《承诺书》、《居家隔离人员承诺书》、《外地返哈居家隔离人员登记表》、《湖北省以外省(市)人员来x返x居住备案登记表》,最后签名,按手印。小王看过,说可以了,告诉我俩,从现在起,14天不能出屋,每天测两次体温,发到微信群里。每周两次有人来收垃圾,不能自己开门。有事给她打电话。

小王开始关门。我知道要封门,就说,我照张相,留个纪念。小王说,你不能出去了,我拍了发给你。不久,照片来了,门正中贴着一张黄纸牌,只看清了三个标题大字:警示牌。门和门框结合处,贴了一张白纸,写满了字,这就是封条了。我对这封条还是挺满意的,不像有的地方,跟法院查封一样,两张带有“封”字的白纸条成一个X形,简单粗暴。最近听说,伊春某地用红纸福字代替封条,真是佩服他们了。

随后物业来电话,说有事给他们打电话。派出所来电话,验明正身,客气地说,岁数大的人容易激动,不要出屋。有人不尊守规定被举报,派出所都处理了。我笑笑说:谢谢,我俩是宅男宅女,放心吧。

后记

21日 黑龙江:境外入省人员就地集中隔离。

25日 北京:入境人员不分目的地,全部就地集中隔离。

26日 民航局:航空公司经营至任一国家的航线只能保留1条,且每条航线每周运营班次不得超过1班。

27日 广东:所有入境人员(含中转人员)集中隔离。

27日 上海:入境转往其他省市(除苏浙皖)人员,一律在沪隔离。

27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落实入境人员集中隔离要求。

28日 查去哪儿网:悉尼至哈尔滨4月17日前的机票均已售罄。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轻苓

特殊时期没办法,大家都不容易,互相理解。您们回家辛苦了!我家也有小宝贝回家,隔离费用全免。

开心霞光 回复 @轻苓

大家平安就好!

轻苓 回复 @轻苓

嗯嗯,平安就好!

雨凌君

老师,每次听您的声音都是一种享受……

开心霞光 回复 @雨凌君

谢谢您的支持!

猜你喜欢
黑龙江寻宝记

“黑暗顶呱呱”横空出世,寻宝之旅困难重重!一枚古钱币引发的寻宝大战!俄罗斯套娃揭开层层线索。战斗民族的宝藏猎人,心狠手辣!顶呱呱的弟弟乌墨墨实力强大。寻宝少年队...

by:九尾_魅狐

美丽黑龙江

美丽黑龙江,站在时代前沿解读黑龙江的自然地理状况、自然风光、地质奇观、文化胜景和历史文化名城,优美的文字将它们之中蕴含的自然与历史之美娓娓道来。本书以前所未有的...

by:杭州埃迈科技

寻宝黑龙江

一个祖国的大边陲---黑龙江!一个全中国最大的森林宝库---大兴安岭!一个复员多年,性格直爽,在家创业的老兵---刘远航!一个在南方奔波多年归来,爱财如命的哈尔...

by:释然_九星

大醉龙江行-黑龙江(哈尔滨)旅游

黑龙江的游历是立体的,不是只用眼睛看,也要用耳朵听,更要用心去体会。黑龙江有着太多淹没在历史尘埃中的人与事,如果历史就是在不断的轮回中,那黑龙江的过去又会是那里...

by:文化宫广播站

大中华寻宝记之黑龙江

足尖上的中国一一黑龙江寻宝记神秘女猎手的出现,亲爱分离的叔侄,山寨版神兽顶呱呱,可爱呆萌的乘黄………“暗黑顶呱呱”横空出世,寻宝之旅困难重重!一枚古钱币引...

by:画画的安安

穿越,黑龙江1940

弥补历史遗憾。让人迫不及待想看后面造船、建设海军的剧情。也希望我们这个时代的人能够努力,让后世写手不用考虑写我们这个时代的穿越文。

by:听之轩

大中华寻宝记• 黑龙江寻宝记

足尖上的中国—黑龙江寻宝记“暗黑顶呱呱”横空出世,寻宝之旅困难重重节目主题:一枚古钱币引发的寻宝大战!俄罗斯套娃揭开层层线索。战斗民族的宝藏猎人心狠手辣!顶呱...

by:Chrysamphemum百香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