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朗读

2021-12-13 17:57:3800:42 541
所属专辑:初中文言文赏析
声音简介
记承天寺夜游

作者:苏轼

原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xìng)交横(héng),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或公元1083年十月十二日夜,可不译),(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透过窗户洒入屋内,(于是我)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想到没有(可以与我)共同游乐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充满着月光,像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交横错杂,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啊。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又有)哪个地方没有松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不汲汲于名利而又能从容流连光景)清闲的人罢了。

注释
  承天寺:故址在今湖北黄冈县城南。 
  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元丰,宋神宗赵顼年号。当时作者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经四年。 解:把系着的东西解开。 
  欲:想要。 
  户:一说指堂屋的门,又一说指窗户,这里指门。 
  欣然:高兴、愉快的样子。欣,高兴,愉快。然,……的样子。 
  行:散步。 
  念无与为乐者: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念,考虑,想到。 无与乐者,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者:……的人。 
  遂:于是,就。
  至:到。 
  寻:寻找。
  张怀民:作者的朋友。名梦得,字怀民,清河(今河北清河)人。元丰六年也被贬到黄州,寓居承
  天寺。 
  寝:睡,卧。 
  相与步于中庭:一同走到庭院中,相与,共同,一同。步:散步。中庭,庭院里。 
  庭下如积水空明:意思是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
  空明:形容水的澄澈。在这里形容月色如水般澄净明亮的样子。
  藻、荇(xìng):均为水生植物,这里是水草。藻,水草的总称。荇,一种多年生水草,叶子像心脏形,面绿背紫,夏季开黄花。 
  交横:交错纵横。 
  盖:句首语气词,这里可以译为“原来是”。
  也:是。
  但少闲人:只是缺少清闲的人。但,只。
  闲:清闲。
  闲人:这里是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苏轼这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里是一个有职无权的官,所以他十分清闲,自称“闲人”。
  耳:语气词, 相当于“而已”意思是“罢了”。

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首句点明夜游的起因与时间,为美好的月色而心动,遂起夜游之意。
  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运用比喻的方法描绘庭院月色。
  第三部分(第三自然段):两个反问句令人深思。作者抒发面对月光发生的感触。

一词多义
  与:相与步于中庭。(跟,向。介词) 念无与乐者。(和,连词。)
  遂:遂至承天寺。(于是) 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打洞)《狼》
  盖:盖竹柏影也。(原来)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原来是)《狼》
  至:遂至承天寺。 (到) 寡助之至。 (极点)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寻:寻张怀民。(寻找) 未果,寻病终。(不久)《桃花源记》
  欲:解衣欲睡。 (将要) 欲穷其林。 (想 《桃花源记》

古今异义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
  古义:只是;今义:但是,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耳:
  古义:助词,表示限制语气,相当于“ 而已”“罢了”;今义:名词,耳朵。
  闲人:
  古义: 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留连于光景之人;今义 与事无关的人
  月色入户
  户:
  古义:多指门;今义:窗户、人家
  念无与为乐者
  念:
  古义:想到;今义:纪念,思念 ,读
  盖
  古义:原来是,表推测原因;今义:器物上有遮盖作用的东西。

词类活用
  步:名词作动词,散步。例句:相与步于中庭。

倒装句
  相与步于中庭:一起在院子里散步。(状语后置)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一样清闲的人罢了。(定语后置)

省略句
  解衣欲睡:(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省略主语)

特殊句子
  主旨句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表达出作者孤寂凄凉,无所归依的心境以及仕途不得志的抑郁,以及他豁达的人生观。

思想感情
  《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作者“解衣欲睡”的时候,“月色入户”,于是“欣然起行”,月光难得,不免让人欣喜。可是没有人和自己共同赏月,只好去找同样被贬的张怀民,这里面有多少贬谪的悲凉与人生的感慨呀!两人漫步中庭,又是悠闲的。自比“闲人”,则所有意味尽含其中。对澄澈透明的美妙的月色作了生动形象的描绘,透露出作者在贬谪中虽感慨身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表达了作者旷达乐观的胸怀。

赏析
  读后,仔细品味,眼前似有潺潺流水淌过卵石,弹出一支清新的曲调,给人以无限美的享受。
  回神凝思良久,才渐渐领悟。
  这里的“美”首先来自内容的“真”。东月朗照,激发了作者的游兴,想到没有“与乐者”,未免美中不足,因而寻伴,这时错觉生趣,情感触动,于是记下此景此情,顺理成章,一切是那么的和谐自然,毫无雕饰造作之感。
  这“美”来自语言的“纯”。笔记如同拉家常,娓娓叙来。虽然没有奇警之处,但却不能增删或改动什么字眼儿。点明日期,是笔记体游记所必须的,“月色入户”与“欣然起行”互为因果,寥寥数字,何其洗练!写庭下景色,用“空明”一词,不枝不蔓,体现出空灵、坦荡的意境,将竹柏影子比作水中藻荇,已然十分贴切,“交横”一词更准确地表现了藻荇姿态,仿佛触手可及。接着,作者笔锋陡转,连发二问,既亲切自然,富于韵律,又拓展时空,发人思绪。
  这“美”来自结尾的“精”。从文章结构看,结句属“合”,就此打住。从语意上看,它包蕴丰富。“闲人”一词,表面上是自嘲地说自己和张怀民是清闲的人,闲来无事才出来赏月的,实际上却为自己的行为而自豪——月夜处处都有,却是只有情趣高雅的人能欣赏的,有了人的欣赏才有美,只有此时此地的月夜才是最幸运的,因为有情趣高雅的人来欣赏它。其次,“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作者在政治上有远大的抱负,但是却被一贬再贬,流落黄州,在内心深处,他又何尝愿做一个“闲人”呢?赏月“闲人”的自得只不过是被贬“闲人”的自慰罢了。 总之,游记以真情实感为依托,信笔写来,起于当起,止于当止,犹如行云流水,于无技巧中见技巧,达到了“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纯”的境界。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记承天寺夜游

很多人觉得老裴的东西方便背书,所以很多初高中古文老裴都读了很多遍,如“桃花源记”,如“琵琶行”,如“春江花月夜”......感谢大家愿意听!老裴常有读错的地方,...

by:老裴背古文

记承天寺夜游

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朝代】宋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

by:拾年树自然创客

记承天寺夜游 宋 苏轼

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原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

by:小巧小玲

银川-承天寺

音频来源于链景旅行地址银川古城西南部票价描述暂无开放时间全天乘车信息暂无

by:恋景旅行APP

承天八卦

祖传一枚千年古玉佩,揭开了千百年来未有人知晓的神话。一个奇怪的老道士,带着我经历了匪夷所思的大事件……为何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众多,而近代,却再无与仙有关的传闻?两...

by:关注葡萄

故宫御猫夜游记

一部适合孩子阅读的中华传统文化书,让我们走进故宫,了解中华文化

by:酒窝妈妈讲故事

故宫御猫夜游记

《故宫御猫夜游记》是冰心儿童文学奖得主常怡2019年的新作,是一部以故宫为题材,讲述故宫猫、故宫兽和故宫夜的儿童奇幻绘本。[1]在最神秘的故宫之夜,一只小小的御...

by:素颜丫头

故宫御猫夜游记

《故宫御猫夜游记》是冰心儿童文学奖得主常怡创作,是一部以故宫为题材,讲述故宫猫、故宫兽和故宫夜的儿童奇幻绘本。在最神秘的故宫之夜,一只小小的御猫遇上“活在传说中...

by:榴花朵朵

故宫御猫夜游记

《故宫御猫夜游记》是冰心儿童文学奖得主常怡2019年的新作,是一部以故宫为题材,讲述故宫猫、故宫兽和故宫夜的儿童奇幻绘本。...

by:谷拾宝贝悦读越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