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八十七)——功臣被罚,清官被免

2023-07-07 22:16:4710:27 3.5万
声音简介

                                                    314、后汉书(八十七) 


       延熹六年(公元163年)二月十一日,司徒种暠逝世。三月二十二日,桓帝下令大赦天下,并任卫尉颍川许栩为司徒。


        而接下来,又开启了时局艰难的一年,四月初五,康陵东署起火。五月,鲜卑寇掠辽东属国。七月初十,平陵园寝起火,桂阳盗贼李研等寇掠郡界。并且这个月武陵蛮还再度叛乱,所幸太守陈奉与之交战,大败武陵蛮并使他们投降。而陇西太守孙羌也出兵讨伐滇那羌,把他们打败。


         同年八月,车骑将军冯绲被免职。之前我们就提到过冯绲担心背后遭人构陷,而事情也果如他所料,在他打了胜仗率军回京师后,便将得胜的功劳推给应奉,举荐应奉任司隶校尉,而自己则上书请求辞职,但桓帝没有准许。不久,负责监军的使者张敞便秉承宦官们的旨意,上奏弹劾冯绲,弹劾的理由是冯绲带两个奴婢穿戎服随军出征,又在江陵刻石纪功,他们请求桓帝下诏让有关部门就此审理。尚书令黄俊奏议,认为不应该就这些事过多纠缠,可以降罪但没必要正法。而此时又恰逢长沙盗贼起兵,攻击桂阳、武陵二郡,桓帝认为是因为冯绲率军班师回朝,才让盗贼再次起兵,因而遭到免职。


         十月十三日,桓帝到广成苑校猎,并到了函谷关、上林苑。


         十一月,司空刘宠被免职,免职的理由在今天看来有些不可思议,说是因为天气中的阴气超过了阳气,因而被免官。不过刘宠被免官不久,又被授职为将作大匠,随后又升任宗正。这刘宠的官职在桓帝时期也是上上下下,最早因通晓经学被荐举为孝廉,后被光禄署察举为“四行”,授任东平陵县令,因仁爱惠民而受到吏民的爱戴。后经四次迁升担任豫章太守,又经三次升迁任会稽太守,随后被征召入朝任将作大匠。再之后调任宗正大鸿胪延熹四年接替黄琼升任司空。现在相当于又回归宗正的位置。但不管刘宠官位怎么变化,最难得的一点是他一生清廉朴素,被后世称为“二十四廉”之一。关键是,刘宠算起来还与皇室沾亲带故,他是齐悼惠王刘肥之孙牟平侯刘渫的后代。他清廉到什么程度呢,刘宠被朝廷征召任将作大匠要离开地方之时,山阴县有五六个老翁,从若邪山谷间出来,每人拿着百钱,要送给刘宠。刘宠连连推拒说:“各位父老何必这样呢?”老翁们回答说:“山谷里没有知识的人,没有见过郡守。别的太守在任时,派官吏到民间搜求财物,白天黑夜不断,扰得百姓不得安宁,狗吠声四起。自从您到任以来,夜里听不见狗叫声,百姓看不到官吏。我们年老难得逢此太平盛世,现在听说您要离开我们而去,因此我们特意来奉送。”刘宠说:“我的政绩哪里像您几位长者所说的那样好呢?你们辛苦了啊!”于是在各人的钱中挑了一枚接受了,于是被老百姓亲切的称呼为一钱太守。


        好了,讲完刘宠的故事,我们接着往下看。同月,南海盗贼寇掠郡界。十二月,桓帝任卫尉周景为司空。


       而就在这一年,有关主管官员上奏汉桓帝,认为邓猛女本是郎中邓香的女儿,不应该改易他姓。汉桓帝于是恢复邓猛女为邓姓,追封其父邓香为车骑将军、安阳侯,进一步封给其母宣、侄子邓康大县食邑,封宣为昆阳君,邓康为沘阳侯,赏赐了钱财万万。甚至在宣死后,赠予车马资财治办葬礼,依照皇后母亲的丧事规格办理。并由邓康的弟弟邓统继承昆阳侯爵位,官拜侍中;邓统的堂兄邓会继承安阳侯爵位,担任虎贲中郎将;又封邓统的弟弟邓秉为淯阳侯。自此邓氏宗族都担任校、郎将之职。从桓帝对邓氏一族的封赏来看,似乎对这位邓皇后颇得荣宠,但其实邓皇后的日子也不好过,不过关于桓帝后宫里的故事,我们下集单独讲,今天还是先跟着时间线,看看东汉朝廷里发生的大事。


         延熹七年(公元164年)正月十八日,沛王刘荣逝世。三月癸亥,有陨石降落于鄠。四月二十六日,梁王刘成逝世。五月十九日,京师下起了冰雹。七月二十二日,赵王刘乾逝世。


         同月,郡县上报野王山(今河南沁阳县)上发现死龙,长有数十丈。而荆州刺史度尚也在这个月率军出击零陵、桂阳的盗贼及蛮夷,大败并平息了他们。


        十月初五,桓帝巡视南部,二十三日,到章陵,告祠旧宅,祭祀园庙,赏赐守令以下各不等。十一月初一,到云梦,临汉水,随后返转,到新野,祭祀湖阳、新野公主、鲁哀王、寿张敬侯庙。直至十二月初四,方才回到京师洛阳。同月,护羌校尉段颎击当煎羌,将他们打败。


        而就在这一年,黄琼病重,已被免职在家不问朝政的这位老人,在临终前向汉桓帝上疏一封,极言劝谏,他陈述了李固、杜乔、李云、杜众等人的冤屈,又弹劾尚书周永在梁冀得势时为其党羽,失势时又脱离梁冀而投靠朝廷。同年,黄琼逝世,享年七十九岁,桓帝追赠他为车骑将军谥号为“忠”。黄琼的葬礼举行时,从四面八方自发赶来哀悼的名士多达六七千人。甚至其中还有世称“南州高士”的徐稺,这徐稺可是个妙人,他一生恭俭义让,淡泊明志,曾屡次被朝廷及地方征召,终未出仕。徐稺在黄琼还未出仕时,曾师从于黄琼,待到黄琼步入仕途后,徐稺就与黄琼绝交了。到了此时,黄琼逝世,徐稺方才前往吊唁,但只是默默祭奠,哀哭着离开,没有留下姓名。后来人们通过推断,方才反应过来应是徐稺来过,于是派能言善辩的名士茅容前往追赶,徐稺最终也不愿出仕,只是回答了一些农业生产方面的问题而已。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品味自然J

功臣被罚,清官被免

听友237156078

一周一本书 那个啥时候再继续呀?

猜你喜欢
后汉书

《后汉书》中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取自司马彪《续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共195年的...

by:故磊溪边

后汉书故事

经典中的经典,趣味之上的趣味,听这样的故事使我们和我们的孩子终身受益

by:清凉好世界

汉书

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汉书》百闻不如一见。——《汉书》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by:Donald_Paul

汉书

《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zhuan),其中《汉书》八表由班固之妹班昭补写而成,《汉书》天文志由班昭弟子马续补写而成。《汉书》...

by:简说经典

汉书

内容简介:《汉书》这部史学巨著,分为纪12篇,主要记载西汉帝王的事迹;表8篇,主要记载汉代的人物事迹等;志10篇,专述典章制度、天文、地理以及各种社会现象;传7...

by:善意流传

漢書

《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

by:楊恒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