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顶级电影特效公司都在让AI「接管」特效制作

2020-04-17 21:34:3606:04 8.2万
所属专辑:机器相对论
声音简介

数字特效的发展史可以看做是电影的技术发展史,在电影刚刚出现的那几年,任何的视觉效果都是局限在相机内完成的工作。 例如替换镜头,或简单的帧分割技术。


第一种技术即停机再拍,乔治梅里埃于 1896 年发明了这种电影特技手段,从此之后他开始转向以特效为基础的创作,是 电影特效的鼻祖。第二种技术是手绘的一种遮罩,用于阻挡部分图像在胶卷上的曝光,这两种技术都属于机内特效,后者 是现在的「数字绘景」技术的前身。 


到 20 世纪 30 年代,电影制片人开始人通过移动摄像机,制造一种水平或者垂直的旋转,来造成视觉上的差异,以此来制 作特效。


20 世纪 40 年代,有声电影出现后,视效艺术家们从有声电影中借鉴技术,采用同步电机来控制平移、倾斜和小 车的移动,这允许他们将两个不同的前景的后景进行匹配运动,将先前拍摄的镜头和现场实景结合在一起。在数字合成技 术出现之后,这种技术被广泛使用。


进入 50 年代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特效的制作也开始借助计算机图形学的知 识,用电脑来生成图像(CGI),这种技术到 70 年代后逐渐成熟,出现了像《星球大战》这样的经典特效电影。


1985 年, 迪士尼公司创造了第一个使用电脑绘制的动画角色——年轻的夏洛克·霍姆斯的彩色玻璃人。


20 年之后,《指环王》和《阿 凡达》的成功掀起了一场技术革命,数字虚拟角色的制作在电影当中开始靠动作捕捉技术来制作。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 发展,特效的制作开始走向数字化,从传统的机内特效、特效化妆、光学洗印等物理特效手段发展至到现在的数字合成、 数字绘景、流体动力学等电脑生成图像。


同时,随着数据分析、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数据智能技术的不断应用,提升了数字特效的自动化处理和分析的水平,赋予了数字特效更多的智能化属性,进一步减轻了特效工作人员繁琐 的工作,降低了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猜你喜欢
世界顶级思维

聪明人和普通人之间的根本区别不在于知识多少、阅历深浅,而在于思维方式的不同。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所获取的一切结果,都取决于我们的行为,而我们的行为取决于我们的思维...

by:果维听书

世界顶级思维

聪明人和普通人之间的根本区别不在于知识多少、阅历深浅,而在于思维方式的不同。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所获取的一切结果,都取决于我们的行为,而我们的行为取决于我们的思维...

by:CMO无忧宫主

世界顶级思维

本书囊括了世界上100多条经典的思维定律、效应及法则,让你一书在手,通览世界顶级思维的精义与奥妙。

by:财福文化

世界顶级思维大全

囊括了世界上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最有价值的经典思维定律、效应和法则,包括破窗理论、彼得原理、羊群效应、二八法则、木桶定律、凡勃伦效应、蝴蝶效应、奥卡姆剃刀定律等...

by:高山007

世界顶级品牌PK系列

劳斯莱斯是尊贵典雅的象征,宾利被称为皇家运动员,LV给出了经典的文艺复兴众神梦,Gucci则是走了萌系亲和路线,给无数少女造一个欢乐的憨憨梦,每一个传奇品牌都有...

by:聊车谈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