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23章 希言自然

2020-05-01 06:50:4100:42 42
所属专辑:《道德经》朗读
声音简介
《道德经》第23章 希言自然

【题记】


老子从自然现象的“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出发,告诉我们,要效法自然,用“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的节奏来做事情,才合于自然,才是修道、修德、做事的节奏。飘风骤雨,是失败者的节奏,是不能长久的。本章奥义为:希言自然。


【正文】


希①言②自然

故:

飘风不终朝

骤雨不终日

孰为此者?

天③地④

天地尚不能久

而况于人乎?

故:

从事于道者

道者同于道

德者同于德

失者同于失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

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

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注释】


①希:少。如,知我者希。

②言:直言曰言,《说文》:言为心声。

③天:从混沌元氣分离出阴阳二氣,积阳上升为天。

④地:从混沌元氣分离出阴阳二氣,积阴凝聚为地。


【直译】


少说话是合於自然的

正因为如此

狂风刮不了一早晨

暴雨下不了一整天

是谁让它这样的?

天地自然如此

天地尚且做不到这样的长久

何况我们人呢?


因此

从事于道的人,应该知道:

求道的人,要跟道相同

求德的人,要跟德相同

求失的人,要跟失相同

跟道相同的人,道也乐于得到他;

跟德相同的人,德也乐于得到他;

跟失相同的人,失也乐于得到他。

诚信不足,就会有不信任


【绎读】


希言自然:少说话是合於自然的。

这句话在本章之中最具备奥义。通常的解读为,少说话才合于自然之道,少发号施令,才合于治理国家的清净无为无事无欲之道。这是显意。密意要联系其他章节来解读。


希,在老子《道德经》中,主要是描述大音的特点。如:大音希声,听之不闻名曰希。可见,希,是描述音,音与声不同,不是耳朵能听到的声。


说,理解为一般人说话,在物理上,是耳朵可以听得见的声波。而言与说不同。如:言为心声。


在老子《道德经》之中,言,为圣人之言,用希来描述言,是耳朵听不到的心声,是音,或大音。因此,从人文解,言,是圣人治理国家的法律言论。从无形的氣化解,言,是圣人的大音。


从音声相和理解,当圣人开口的时候,既发出耳朵能听得到的声,还伴随有耳朵听不到的音。声对应说,音对应言。


联想:金口玉言,言出法随。


所以,希言自然的深层意思,是圣人也尽量少开口去干预无形的氣化。


联想:悠兮其贵言、不言之教、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希言与不言、贵言一致,而多言数穷,也反证希言合于自然长久之道。


故:正因为如此。


飘风不终朝:大风刮不了一早晨。


骤雨不终日:暴雨下不了一整天。

老子善于观察自然,效法自然,很多章节的开始,都是从自然现象之中,抽象出一个深奥的道理,再用之指导生活实践,而没有脱离自然现象的思辩。


孰为此者?是谁让它这样的?


天地:天地自然如此。

天地就不让飘风骤雨持续时间很长。因为没有那么大的能量来支持。


天地尚不能久:天地尚且做不到这样的长久

这种狂风暴雨的节奏,连天地都不能维持很久。


而况于人乎?何况我们人呢?

人,又怎么能保持这样狂暴的节奏很长时间呢?言外之意,要绵绵若存用之不勤,才合于天地万物自然之道。


故从事于道者:因此,从事于道的人,应该知道:

从事于道者,指的是:想要求道修道替天行道的人。


道者同于道:求道的人,要跟道相同。

要想得道,就要具备与大道相同的特点。大道特点是,虚而不屈动而愈出,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德者同于德:求德的人,要跟德相同。

要想有德,就要具备与玄德相同的特点。玄德特点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功成弗居。大道养育万物,他从来不据为己有,百姓知道大道吗?不知道。大道干预百姓吗?不干预。这就是玄德。做点事情不自居有功,不干涉,不占为己有,功成事遂身退。大道如此的玄德,如果我们效法大道的玄德,为人做事都具备这样的特点,自然也就有德。所以是德者同于德。


失者同于失:求失的人,要跟失相同。

如果想成为失败者,那就具备跟失败相关的特点吧。失败者的特点是:飘风骤雨。遇到事情很激动,跟打了鸡血似的,猛干一气,其实这个节奏保持不了多久,没几天就泄气了。就是三分钟的热度。


以上三句,也可以理解为,与什么人在一起,就成为什么样的人。


跟有道之士在一起,慢慢就有道;

跟有德之士在一起,慢慢就有德;

跟失败者混在一起,也会成为loser。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于一般人,要多亲近善人,德人,道人。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跟道相同的人,道也乐于得到他。

跟道相同的,道也愿意与她相处,给与道;


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跟德相同的人,德也乐于得到他。

跟德相同的,同化的,德也愿意给与她;


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跟失相同的人,失也乐于得到他。

跟失败者为伍的,具有失败者的行为特征的,做事情飘风骤雨的节奏的、不能持久的,她也就成为失败者。


那么,何谓道?何谓德?将在以后的“大道篇”和“善德篇”来展开阐述。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诚信不足,就会有不信任。

修道的信心不足,或者对大道的信心不足,自然大道也不会信任你、加持你。这是一种相互的信任、信心、诚信。也可以引申到生活中,你不信任别人,别人也不会信任你;或者你的诚信不足,别人对你也不信任。老子立言可以多解。


【本篇总结】


对于初学者,《道德经》难免有不知如何下手,不知如何从中受益的感觉。


实际上《道德经》并没有一个严格的顺序,如果从第1章按照顺序学到最后的第81章,往往在一开始就被难住了,学不下去。


所以学《道德经》的关键在于,先从最容易最简单最喜欢最有感觉的开始。


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先讲积累篇,而不是大道篇的原因。


这第一讲“积累篇”,学了就可以用在,学习《道德经》、生活、工作、家庭等等各方面。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讲的是积累自然成功。所以每天积累就好。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讲要重视过程控制,防微杜渐。在事情出现不好的萌芽的时候就要消弭于无形。用这样思路做事情自然不会失败。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讲做大事难事,要懂得把一个系统工程分解为无数的容易简单的事情,先从简单的容易的做起,注意每一个细节的完美,最后自然做成大事难事。


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讲做事情,贵在诚信,每一个承诺都能兑现、守信,才能慢慢建立信用,得到大家信任,凝聚集体力量。否则,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讲做事情要有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的节奏,每天积累一点点,不要贪多,要找到自己的自然,保持合理的节奏。好像是慢跑,走路,不要去跟随别人的节奏,才能走得长久,长远。


假如我们都能按照老子的效法自然的思路去学习工作生活,有可能不成功吗?


这就是第一讲积累篇想传递给大家的思路、方法、节奏。


学习《道德经》也如是,用《道德经》的思想,学《道德经》。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道德经解读《道德经》全文|道德经|老子道德经诵读

如果想领取更多有关提升记忆力的学习资料与课程,请添加卫领取资料:652021681中国人不是没有信仰,只是丢掉了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智慧!节选自文史哲《道德经白话...

by:记忆之树

道德经|老子道德经诵读|道德经解读《道德经》全文

如果想领取更多有关提升记忆力的学习资料与课程,请添加卫领取资料:652021681中国人不是没有信仰,只是丢掉了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智慧!节选自文史哲《道德经白话...

by:提升记忆力

道德经章节学习

《道德经》难学,难懂,但从中的规律运用到生活去践行,那就是好学,好用。每天聆听一章,领悟一章,运用到生活中去,那么,《道德经》的智慧,就成为生活的日常。

by:DX思信

道德宝章

白玉蟾对《道德经》的注释颇具特色。他的注本叫《道德宝章》,被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以楷体抄录,清时收入《四库全书》。...

by:小巫读经

禅解道德经|禅学|道德经

【内容简介】《禅解道德经》的目的只是告诉人们一个真相:就是宇宙中存在一个东西,一个亘古存在、永不变化的存有。它无变化,无生灭,无颜色,无来去,但万物又都离不开它...

by:大吕文化AI电子书

逐章讲解《道德经》

学习《道德经》,选哪个版本最好?大家好,我现在正在罗浮山上,用中秋、十一的长假,跟家人出来游玩,不过在这山上,有一种特殊的感受,因为这是道教名山,所以跟讲《道德...

by:宏播子窦树山

每天读一章道德经

节目主题:道德经章句朗读。适合谁听:中年,爱好传统文化的人群书籍信息:道德经内容重点:每次读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主播:不定时会分享自己的感悟。主播介绍:相哥月华...

by:乡声乐华

《道德经》全章诵读

《道德经》又称《老子》,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

by:仙人掌加油

《道德经》分章诵读

《道德经》,又称《老子》、《老子五千文》。共81章,5000余言,分上下篇。老子著。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时期人,生卒年不详,籍贯也多...

by:散落红尘的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