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命之学【11】

2020-05-04 05:37:5106:39 31
所属专辑:康健业兴
声音简介
《了凡四训》:第一篇 立命之学
~序:“命由我作,福自己求,命运是先天成分加后天因素,需奋发图强、努力为善。”

~原文:余童年丧父,老母命弃举业学医,谓可以养生,可以济人,且习一艺以成名,尔父夙心也。

~原文:后余在慈云寺,遇一老者,修髯伟貌,飘飘若仙,余敬礼之。语余曰:“子仕路中人也,明年即进学,何不读书?”
余告以故,并叩老者姓氏里居。曰:“吾姓孔,云南人也。得邵子皇极数正传,数该传汝。”
余引之归,告母。

~原文:孔为余起数:县考童生,当十四名;府考七十一名,提学考第九名。明年赴考,三处名数皆合。复为卜终身休咎,言:某年考第几名,某年当补廪,某年当贡,贡后某年。当选四川一大尹,在任三年半,即宜告归。五十三岁八月十四日丑时,当终于正寝,惜无子。吾备录而谨记之。

~原文:自此以后,凡遇考校,其名数先后,皆不出孔公所悬定者。独算余食廪米九十一石五斗当出贡。及食米七十一石,屠宗师即批准补贡,余窃疑之。后果为暑印杨公所驳,直至丁卯年,殷秋溟宗师见余场中备卷,叹曰:“五策,即五篇奏议也,岂可使博洽淹贯之儒,老于窗下乎?”遂依县申文准贡,连前食米计之,实九十一石五斗也。余因此益信进退有命,迟速有时,澹然无求矣。

~原文:贡入燕都,留京一年,终日静坐,不阅文字。己巳归,游南雍,未入监,先访云谷会禅师于栖霞山中,对坐一室,凡三昼夜不瞑目。
云谷问曰:“凡人所以不得作圣者,只为妄念相缠耳。汝坐三日,不见起一妄念,何也?”
余曰:“吾为孔先生算定,荣辱生死,皆有定数,既要妄想,亦无可妄想。”

~原文:云谷笑曰:“我待汝是豪杰,原来只是凡夫。”
问其故,曰:“人未能无心,终为阴阳所缚,安得无数?但惟凡人有数。极善之人,数固拘他不定;极恶之人,数亦拘他不定。汝二十年来,被他算定,不曾转动一毫,岂非是凡夫?”
余问曰:“然则数可逃乎?”
曰:“命由我作,福自己求。《诗》《书》所称,的为明训。我教典中说‘求富贵得富贵,求男女得男女,求长寿得长寿’。夫妄语乃释迦大戒,诸佛菩萨,岂诳语欺人?”

~余进曰:“孟子言:‘求则得之’,是求在我者也。道德仁义可以力求,功名富贵,如何求得?”
云谷曰:“孟子之言不错,汝自错解耳。汝不见六祖说:‘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求在我,不独得道德仁义,亦得功名富贵。内外双得,是求有益于得也。若不反躬自省,而徒向外驰求,则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矣,内外双失,故无益。”

~因问:“孔公算汝终身若何?”
余以实告。
云谷曰:“汝自揣应得科第否?应生子否?”
余追省良久,曰:“不应也。科第中人,类有福相,余福薄,又不能积功累行,以基厚福;兼不耐烦剧,不能容人;时或以才智盖人,直心直行,轻言妄谈。凡此皆薄福之相也,岂宜科第哉!”

~“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余好洁,宜无子者一。和气能育万物,余善怒,宜无子者二。爱为生生之本,忍为不育之根;余矜惜名节,常不能舍己救人,,宜无子者三。多言耗气,宜无子者四。喜欢铄精,宜无子者五。好彻夜长坐,而不知葆元毓神,宜无子者六。其余过恶尚多,不能悉数。”

~原文:
云谷曰:“岂惟科第哉!世间享有千金之产者,定是千金人物;享百金之产者,定是百金人物;应饿死者,定是饿死人物。天不过因材而笃,几曾加纤毫意思?即如生子,有百世之德者,定有百世子孙保之;有十世之德者,定有十世子孙保之;有三世、二世之德者,定有三世二世子孙保之;其斩焉无后者,德之薄也。
汝今既知非,将向来不发科第,及不生子之相,尽情改刷;务要积德,务要包荒,务要和爱,务要惜精神。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此义理再生之身。”

~“夫血肉之身,尚然有数;义理之身,岂不能格天。《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孔先生算汝不登科第,不生子者,此天作之孽,犹可得而违。汝今扩充德性,力行善事,多积阴德,此自己所作之福也,安得不受享乎?《易》为君子谋,趋吉避凶。若言天命有常,吉何可趋,凶何可避?开章第一义,便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汝信得及否?”
余信其言,拜而受教。因将往日之罪,佛前尽情发露。为疏一通,先求登科;誓行善事三千条,以报天地祖宗之徳。

~原文:云谷出功过格示余,令所行之事,逐日登记:善则记数,恶则退除。且教持准提咒,以期必验。
语余曰:“符箓家有云:‘不会书符,被鬼神笑。’此有秘传,只是不动念也。执笔书符,先把万缘放下,一尘不起。从此念头不动处,下一点,谓之混沌开基。由此而一笔挥成,更无思虑,此符便灵。”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立命之学

第一篇立命之学立命是说命运决定有,但是命运是可以改造的。什么人主宰命运呢?自己。自己主宰命运,自己当然能改造命运,这是立命之学的原理。

by:林氏包子

《了凡四训》立命改命之学

《了凡四训》,种德立命、修身治世类教育书籍。作者为明代袁黄,字坤仪,后改名了凡,作于六十九岁,全文分四个部分。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改变命运的过程。原本为...

by:书文解字

心性之学

谈心性、谈工夫、谈学问,告别不读书、不解决现实问题的第一期国学热,走向不功利不浮躁、认真读书、直面现实问题的第二期国学热。

by:壁立千仞李朋

无用之学

哲学是一切科学中最没有使用价值的一门科学。那么,哲学与生活竟然哈毫无关系吗?不,哲学本身就是生活,是一种生活方式。周国平

by:进南_yi

大儒成德之学

二程(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王阳明等宋明大儒成德之学

by:素心归一

跟着君之学烘培

爱烘培的朋友们,快点开吧!什么面包蛋糕饼干等等都有!

by:良音社

分寸(处世之学)

短一分处处落下风,长一寸拿捏全世界

by:花绽放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