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第八章 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06节

2020-05-06 19:37:0104:15 6309
所属专辑:《弟子规》 解读
声音简介

《弟子规》第八章 心有余力 则以学文第06节

非圣书 ,屏勿视,

蔽聪明, 坏心志。

勿自暴, 勿自弃,

圣与贤,可驯致。

注释

圣:圣贤。屏:摒弃、除去。视:看、阅读。蔽:遮蔽、蒙蔽。志:志气、志向。暴:糟蹋、损害。弃:舍弃、遗弃。圣:圣人、道德才能极高超的理想人物。训:逐渐地、循序渐进地。致:达到 。

释文

        如果不是传述圣贤言行的书籍,一概摒弃一旁不要理他,因为书里面不正当的事理会蒙蔽我们的聪明智慧,败坏我们纯正的志向。遇到困难或挫折的时候,我们不要自暴自弃,应该发奋向上、努力学习。圣贤的境界虽高,但只要循序渐进也是可以达到的。


解读

       我们要用功读书,但是不是天下所有的书都能看呢?不是的。好的书可以让我们受益良多,不好的书会掩盖我们的聪明和智慧,污染我们的心智,破坏我们内心的纯净。所以我们读书一定要有选择,不能不分良莠,拿起来就读。当我们正处于求学年龄的时候,尽量读一些和我们学的课程相关的书。其他的书可能也很好,比如一些武侠小说,但他们未必适合我们现在这个年龄段去读,所以我们要学会克制,等以后有时间了再去读它们。内容低俗不堪的书,我们要把它们丢的远远的,连碰都不碰它们。如果我们在读书学习的过程中遭到了困难打击,一定不要灰心、气馁、自甘堕落,而应对自己有信心。有志者事竟成,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循序渐进,就一定会成就一番事业。

经典故事

                   陶渊明读书

       晋朝大诗人陶渊明小时候读书很用功,他每天都到村外的一棵大树下读书,总要母亲去找他回家吃饭,时间一长,母亲有些不高兴了,说:“读书也不能不吃饭,难道书可当饭吃吗?”陶渊明说:“母亲。您不知道,书里的味道比吃饭的味道香多了。”有一天,有个伙伴像陶渊明求教如何读书,陶渊明说:“我读书并没有什么妙法,我就像一株小禾苗,从书中一点一点的吸收养分,慢慢地成长起来。”

思考讨论

       在古代,家长教育子女读书,只允许他们读“四书五经”等儒家的经书。古人称这些书为“圣贤书”,并且认为读了其他书之后,就会不思进取、坏了心志。以今天的观点来看,这种看法有哪些合理之处和不合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烨子有声

行有余力读成 心 了

猜你喜欢
夜八章-晓行诡话

主播介绍:资深编剧-孔方、独立制片人-莉莉安、自由撰稿人-鹿遇节目简介:天地人神鬼,蠃鳞毛羽昆。行走海河路宇间,见过形形色色的人,遇过千奇百怪的事。我们谈天说地...

by:夜八章FM

弟子规|弟子规儿童版|每天学习弟子规

《弟子规》是清代教育家李毓秀所作的三言韵文。它是依据孔子教诲编成的学童生活规范,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

by:YD工作室

弟子规诵读+弟子规讲解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代教育家李毓秀编写的三言韵文,依据孔子教诲编成的学童生活规范,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

by:潇湘故事荟

弟子规力行小故事

童蒙养正,幼儿养性,三到六岁是幼儿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实践证明,越早给幼儿纯正的德行教育效果越好,让我们和小朋友一起正心养性,听故事吧

by:晨曦园长妈妈

弟子规全文朗读儿童版 弟子规儿童版 弟子规诵读

《弟子规》是清代教育家李毓秀所作的三言韵文。它是依据孔子教诲编成的学童生活规范,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by:鲁予传媒luyutop

弟子规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by:吴永达

弟子规

《论语》学而第一第六章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by:富足芳凯

弟子规

轻松听国学《弟子规》诵读及讲解。

by:步倾城_小红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