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绝学见素抱朴

2022-09-05 02:01:5310:09 57
声音简介
第十九章 绝学见素抱朴

【原文】
绝圣1弃智2,民利百倍;绝仁3弃义4,民复孝慈;绝巧5弃利6,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7其有所属8,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9。

【注释】
1.绝圣:圣象圣知,去彼取此自绝。
2.弃智:欲智慧,无欲无妄自废弃。
3.绝仁:由于同。
4.弃义:无背信。
5.绝巧:巧,为图利欲所有的技巧利器,知常自然而绝用。
6.弃利:不欲不求、有不为自己有、弃尽利图、清虚自然。
7.令:理明、律明、范明、教明、势明。
8.属:归属、统一。
9.忧:忧思、忧惑。

【今译】
当社会人文环境圣明静化到圣教无以用,明慧静不用而自弃绝之时,天下就将君圣地宁百姓无上压之重前害之危共享祥和;当行为已经无需执念仁义的时候,天下民俗就会普自然的本能孝慈;当妄欲不作安于天地自然济养不欲技巧、利器余得时,天下自足自宁自平自无盗欲生。这三绝三弃单以文说是达不到目的的,因此,必须理明、律明、范明天下有所统一的归属和实施;既要见识清素虚淡诚虚抱朴,以少私为自足息欲,不着学识愚障惑心,从而无思无念无求自无忧惑、无忧思。

【要旨参解】
一、这是只有老子释迦才有的圣知见底,是人类最高的社会自然状态,是弃智绝圣的无执终极自在世界。
二、圣明结果目的,必须通过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得以实现。

【续解】
一、三绝三弃是圣教的目的和原则,是最终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续解和体现。学圣并不是要圣象不灭、真理不灭,而是要去彼取此,本来无一物、本来色即空、空即色的无欲障自然。
二、见素而明,抱朴而宁,少私而清,寡欲而静,绝学而虚,无忧而谷。素、朴、少、寡四个字意在微而非绝、若存若亡之意,这不但是社会的高级阶段,也是大乘绝佛绝经的必然,否则佛经就会成为象执魔而无缘见性。
三、解义绝圣弃智必须切到它是圣明、学圣、普圣之后的必然,而绝不是不识圣明不尊圣明的无知毁绝断承行为、欺师灭祖行为、造大孽行为。
四、依据老子释迦人类的高级状态,决不是物质满足、欲识理智满足为条件,而是以去彼取此净化无欲为条件的清心世界。欲的本体是我,欲的振荡就是善恶福祸轮回转换。所以社会是否真正在进步发展的根本标志,就是观察其心底世界工程的方向、理论、程度是否圣明。
五、真理本来就在身边,但人类的欲识无知不认,还在自见自是的唯我争战不止。真理的最大特征是不封建、不怕攻击批评诽毁。老子没有自封做神,而是不肖、不居、不争,最后绝圣弃智给人终极的自主自由;释迦告诫蹲在我的脚下不能成佛,教人“应以无住生其心”。而除开真理以外必须全靠自见自是封建,以维护其欲识权益要求,离开其欲强制作用,它没有本体可靠的明、没有本体可靠的信,是清楚非清楚是明白非明白的必须充当最明白、最真理、最是救世主。正确的态度是把自见文化作为一种见解开放的谈讨、开放的解惑答疑、开放的吸纳学习。
六、老子留经迎尹喜所问,以自觉而受用;释迦说法常依应问而开示,佛家很多禅理都是启发式的教证明。所以文化传播要肯主述和问释结合,问释将是文化真理和普应的重要证明。否则就是一言堂、封言堂、八股堂。
七、释迦的哲学绝句“非法非非法”这是一切进步文化都必须学习必须懂的进步逻辑式。自然中有两种文明,一个圣文明,一个是我文明,我文明从名善到名恶,但都不失私根效应、不离我欲的参照作用。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十九大新党章

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部分修改,2017年10月24日通过。

by:党建音频

见素抱朴,少思寡欲

王东东,从事微商教育行业。端过菜盘,摆过地摊,从无背景没人脉,迷茫无望到找到方向死磕2年坚持不懈,凭借真实,坚持,抓住移动互联网机遇,帮助服务影响千万微商人次,...

by:听友85885318

甘十九妹

甘十九妹和尹剑平本有上一代师门留下的不共戴天之仇,但在接触中渐渐产生了深厚的感情。甘十九妹的纯洁善良,尹剑平的侠肝义胆、光明磊落,使得彼此都对对方有着强烈的吸引...

by:秋水爱小鱼

甘十九妹

《甘十九妹》是萧逸的著名武侠小说,创造了女主角甘明珠和男主角尹剑平这两个经典人物。小说的女主人公甘明珠既有盖世神功和旷世姿容,又在性格上处于亦善亦恶、由恶...

by:阿宝大厨师

问刘十九

《问刘十九》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五言绝句。此诗描写诗人在一个风雪飘飞的傍晚邀请朋友前来喝酒,共叙衷肠的情景。诗以如叙家常的语气,朴素亲切的语言,通过写对把酒共饮的...

by:拾年树自然创客

十九重帝狱

内容简介:少年,箫楠从十万年后的末武时代,打碎神像,穿越百世,合百世意志归莱,发觉神像真身竟是十九重帝狱。他本将心向神灵,奈何神灵欺众生。他本将心向帝尊,奈何帝...

by:黑岩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