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回 猿熟马驯方脱壳 功成行满见真如

2020-05-16 07:37:0616:48 130
所属专辑:西游原旨
声音简介
第九十八回 猿熟马驯方脱壳 功成行满见真如

三藏心惊道:“这桥不是人走的。”

  以见下智者则难渡;行者笑道:“正是路!正是路!”

  以见上智者可以行。“行者跳上桥,须臾跑将过去,又从那边跑过来。”

  上智之人,本性圆明,不假施为,顿超彼岸,随机应变,遇境而安,出入无碍,来往不拘,无为之用自成,《中庸》所谓“自诚明,谓之性也。”

  “唐僧摇手、八戒沙僧咬指道:难!难!难!’”

  又曰:“滑!滑!滑!”

  下智之人秉性愚鲁,为私欲所蔽,为全缘所诱,忘其本来面目,失其固有天良,着于假相,好生而恶死,不能顿悟圆通,终难归于大觉。若无金丹之道,焉能过得凌云之渡?《中庸》所谓“自明诚,谓之教也。”

  《参同》云:“上德无为,不以察求;下德为之,其用不休。”

  此无底船之不可无者也。

  “无底”者,脚踏实地,增损之道。增者,增其功;损者,损其道。增之又增,损之又损,直到增无可增,损无可损之处而后已。所谓“为功日增,为道日减。”

  即“其用不休”,无底船之义。诗云:“有浪有风还自稳,无终无始乐升平。六尘不染能归一,万劫安然自在行。”

  此系实言,非是妄谈。故行者道:“他这无底船儿,虽是无底,却稳。纵有风浪,也不得翻。”

  特以金丹之道,有体有用,有火有候,盗生杀之气,夺造化之权;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若到得丹成已后,由勉强而归自然,先了命而后了性,直入无上妙觉之地,与上德者同归一途。所谓“其次致曲,曲能有诚。”

  即不明上独木桥,而独木桥已早暗上矣。曰;“却稳”,曰:“不得翻”,何等明白显示?

  “长老还自惊疑,行者往上一推,师父踏不住脚,轂辘的跌在水里。”

  噫!长老至玉真观,已是猿熟马驯,至凌云渡,更有何惊疑之事?其所以惊疑者,以其有此幻身耳,有此幻身,所以不敢渡而惊疑,有此幻身,而不得不度。一推跌在水里,正欲其无此幻身。太上所谓“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者是也。“早被撑船人,一把扯起,站在船上。”

  无此幻身,即有法身。性命双修,彼此一把,无上妙觉之法船也。

  “上流头泱下一个死尸,长老大惊。行者道:‘莫怕,那个原来是你!’八戒道;‘是你!是你!’沙僧也道:‘是你!是你!’撑船的也说:‘那是你!”

  ”露出法身,何惜幻身?性命惧了,何用五行?大道完成,何用作为?俱道“是你”,道成之后,一切丹房器皿炉鼎坛灶,委而弃之。“齐声相贺,不一时,稳稳当当过了凌云渡,轻轻的跳在彼岸。”

  诗云:“脱却胎胞骨肉身,相亲相爱是元神。”

  猿熟马驯方脱壳矣,诚所谓广大智慧,登彼岸无极之大法门也。

  “四众上岸,连无底船儿,都不知去向,方知是接引佛祖。”

  “鱼兔若还入手,自然忘却筌蹄。渡河筏子上天梯,到彼悉皆遗弃”也。到此地位,心法两忘,天人浑化,正是两不相谢,彼此扶持,有无俱不立,物我悉归空,早已不觉,逍遥走上灵山之顶大雄宝殿,而拜见如来面矣。

  噫!“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要知此道,要知此名,即如来三藏真经,一万五千一百四十四卷,修真之经,正善之门。无如世人愚蠢材强,毁谤真言,不识其中之奥妙,抑知圣贤大道?不特始终全得,即于其中稍检其真,得其滋味,信受奉行,即可“脱却凡胎能不老,吞将仙液得长生”,而况于他乎?

  “阿难迦叶,以唐僧无人事,笑道:‘好,好,好!白手传经,继世后人当饿死矣!”

  古人云:“至人传,匪人万两金不换。”

  岂真索人事而传经?盖以金丹大道,有体有用,天道居其半,人事居其半,若无人事,欲全天道,焉能了得性命?“阿难传与无字真经,燃灯以为东土众生不识,使白雄尊者追回,后奉金钵,方传有字真经。”

  夫“无字真经”者,无为之道;“有字真经”者,有为之道。无为之道,以道全其形,上智者顿悟圆通,立证佛果,无人事而可以自得;有为之道,以术延其命,下智者真履实践,配合成丹,须衣钵而后可以修真。有为之功,总归于无为,有字真经实不出于无字,以人不识其无字,而以有字者以度之。无字有字,皆是真经,无字者赖有字而传,有字者赖无字而化。一有一无,而天地造化之气机,圣贤大道之血脉,无不备矣。后世之得以成仙作佛者,多赖此有字真经之功力,有字真经岂小补云哉?

  “三藏真经之中,总检出五千零四十八卷,仅满一藏之数者何哉?经者,径也,道也。五千四十八卷真经,即五千四十八黄道,乃天地造化,周而复始,贞下起元,一阳来复之妙道。此道此经,顺则生天、生地、生人、生物;逆则为圣、为贤、为仙、为佛。故曰:“此经功德不可称量,虽为我门之龟鉴,实乃三教之源流,其中有成仙了道之奥妙,发明万物之奇方。”

  以是知佛即仙,仙即圣,圣即佛,三教一家,门殊而道同,彼后世各争门户者,安知有此?

  “取经人共计十四年,乃五千四十八日,只是少了八日,不合藏数。”

  任重道远,须要实修,少一步不能完满,所谓“大都全藉修持力,毫发差殊不结丹。”

  传经须在八日之内,以完一藏之数,下手抄诀,还得真传。若无师指,难以自知,所谓“只为丹经无口诀,叫君何处结灵胎。”

  曰“八日之内”者,天地以七日而来复,隐示金丹下手,正在于此,惟此一事实,余二皆非真,不得私猜妄议也。

  噫!仙翁一部《西游》,即是如来三藏真经。仙翁《西游》全部,共演贞下起无,一阳来复之旨,传与学人,即是阿难三藏经中,各捡出几卷,合成一藏之数,传与唐僧。可知仙翁《西游》一部主意,是借如来以演其道,借阿难以传其法,五千四十八卷真经妙义,备于《西游》之中。然仙翁已将有字真经传与后世,而学者急须求明师无字口诀,点破先天一阳来复之旨,勤而修之,尽性至命,完成大道,才是“见性明心参佛祖,功完行满即飞升”矣。

  诗曰:

  火功运到始方圆,由勉抵安道可全。
  消尽后天离色相,不生不灭大罗仙。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四世同堂》九十八集多播剧

欢迎关注,免费订阅!《四世同堂》是中国作家老舍创作的一部百万字的小说。这是一部表现抗战北平沦陷区普通民众生活与抗战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该书以北平小羊圈胡同为...

by:初音上仙

《百喻经》直译白话文,九十八则佛教寓言 T0209

《百喻经》,全称《百句譬喻经》,天竺沙门僧伽斯那(Saṃghasena)自经藏中抄出譬喻撰集而成,其风格接近寓言故事,天竺沙门求那毘地(Guṇavṛddhī)于...

by:多云下的蛋

心猿意马容骁江梨

你本无意穿堂风,偏偏孤倨引山洪!容骁爱玩,心猿意马,朝三暮四,去乡下也能领回一个漂亮的小傻子。小傻子叫江梨,特别乖,让往东,不往西,让撵狗不抓鸡。没多久容骁和...

by:麦兜学妹

马来西亚-西必洛人猿保护区

票价详情门市价:30.0林吉特门票30林吉特,使用相机或摄像机外加10林吉特/天。适宜全年电话暂无简介欢迎您来到西必洛人猿保护区,我是您的景区小助...

by:恋景旅行APP

回忆马占山

本书所收多为马占山将军的故旧、部下和亲友的回忆文章,还编入了部分文献资料、翻译资料以为佐证。文章和资料按照马占山一生经历的不同时期,分为“早年与家庭”“江桥抗战...

by:我兜里有土豆

墓马人-轮回

历史与现实的冲击,每个人负重前行,时代变换,金戈铁马,爱恨情仇,原来就是一个个的轮回。身边永远有解不开的谜团,我们没法看清这个世界。

by:自在大明公

出马回忆录

在深山修身养性,出古洞四海扬名,出马二十年,破了许多关,看过许多事,出马二十年的真实故事,即是给不了解这个行业的人普及,也与各位同行交流。

by:隔壁村老姑父

出马回忆录

我是一个农村带人山香童,接掌祖上留下手艺。弘扬中华文化!愿我的故事能带给大家欢乐

by:无名乾

回忆马约翰

马约翰(1882—1966),中国近代体育史上的著名体育教育家。1911年毕业于圣约翰大学。由于具有突出的运动才能,1914年秋季,他应聘到清华学校任教。从这...

by:婉卿讲书

《裸猿》

作者从生物学源头向我们说明人这种裸猿的动物属性,介绍人的起源、性行为、育儿、探索和游戏、争斗等等的信息。与其说这是本科普类的书籍,不...

by:___________________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