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樟柯:“中小城市不需要文化生活”是一种地域偏见

2020-05-17 21:05:0002:05 2066
声音简介


贾樟柯


从时代的角度看艺术,这里是磨时艺见。


导演贾樟柯是土生土长的山西人,他对于家乡情怀不仅投射在电影作品,也反映在实际生活之中。近年来,贾樟柯不但在家乡筹建了《山河故人》主题餐厅、种子影院、贾樟柯艺术中心等文化场所,还邀请莫言、余华、苏童等著名作家前往山西参加吕梁文学季。最近,贾樟柯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就分享了自己在家乡开展一系列文化活动的原因。



贾樟柯在《山河故人》电影主题餐厅


贾樟柯表示,由于自己长期往返于北京和山西两地,可以明显感受到两地在文化资源上的落差。对于生活在北京这样大城市的人来说,电影放映会、读书会、演讲等都是每天触手可及的。但是对于生活在中、小城市的人来说,文化活动就成为一种稀缺资源



贾樟柯在吕梁文学季上的发言


在贾樟柯看来,这种文化落差源于地区偏见,人们会习惯性地认为中、小城市居民,不需要也不接受新鲜的文化资源,并且在这种误解下逐渐形成恶性循环。于是,他就想要通过一些活动让不同地区的文化资源能够流动起来。



作家余华与贾樟柯在吕梁文学季


在进行文化资源流动的过程中,贾樟柯发现,“创建一座广场非常重要”。比如,平遥电影展是关于电影的广场,吕梁文学季是关于文学的广场,它们能够让众多的声音能有交汇、有碰撞,也能把精英的思想成果转化为公共资源



贾樟柯


如此一来,作家能流动到现实的生活场景中,中小城市的居民也能在自己生活环境里接受新目光或新观点的冲击,从而产生一种经验的双向流动。而且这种双向的流动,还应该产生一种示范效应,使其能够发生在国内的任何一个地方。


磨时艺见,每晚9点,准时更新。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电影的口音:贾樟柯谈贾樟柯|AI电子书

【内容简介】如何解读贾樟柯26年以来的创作历程?又如何理解他自身在时代浪潮中的身份变换?艺术电影将走向何方?第—手访谈资料、63幅珍贵照片,一代导演的电影人生...

by:广西师大出版社电子书

贾想II(贾樟柯)

贾樟柯:导演、制片人、作家.生于1970年,山西省汾阳人.1993年入读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从1995年起开始电影编导工作,现居北京.

by:简书姑娘

电影的口音:贾樟柯谈贾樟柯 | 一个多元的电影世界

【编辑推荐】贾樟柯电影的关注对象是边缘人群,贾樟柯在电影中创作了小武、崔明亮、韩三明、沈涛等人物,他们的故事也可被视为贾樟柯重新诠释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故事...

by: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贾想Ⅰ:贾樟柯电影手记(1996—2008) | 贾樟柯著 万佳欢编

本书稿是著名电影导演贾樟柯第一部回顾其电影创作和思路历程的著作,也是对其1996到2008年这十余年来导演生涯的梳理与总结,全景记录了这些年来其思考和活动的踪迹...

by:听友470263773

贾想Ⅱ贾樟柯电影手记2008-2016

电影导演贾樟柯在2008到2016年间的文章、演讲与对谈,这些与电影作品并行的文字,记录下他电影内外的生活和思索,对于历史和社会剧变的关怀和反思,呈现更为广阔和...

by:天籁zzz

贾想I 贾樟柯电影手记1996-2008

内容都是全的哦,有些几篇连着读,只以第一篇名字给音频命名

by:暮雪听疯

贾想 I 贾樟柯电影手记1996-2008

电影导演贾樟柯第一部回顾其电影创作和思路历程的手记,也是对其1996到2008年这十余年来导演生涯的梳理与总结,全景记录了这些年来其思考和活动的踪迹。书中收录了...

by:天籁zzz

贾想Ⅰ:贾樟柯电影手记(1996—2008)-贾樟

贾想Ⅰ:贾樟柯电影手记(1996—2008)-贾樟

by:怎样的雨怎样的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