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有声读物:《浪淘沙·北戴河》1954年夏

2020-05-30 19:38:5201:07 1600
声音简介

《毛泽东诗词》是刘先银编著图书

本书介绍毛泽东诗词共129首,分1935年以前,1936~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三个部分。刘先银编著的《毛泽东诗词赏析》书是臧克家、贺敬之之后关于毛泽东诗词的又一部经典力作。本书介绍毛泽东诗词共129首,分1935年以前,1936~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三个部分,从词语注解、时代背景、赏析来体会历史巨人毛泽东诗词的博大精深,高远淳美。此书展示军旅书法家李志松书法隶书作品64幅,每幅作品都饱含热

情和对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的崇敬和热爱。

编著者刘先银教授,有较深的文字功底和丰富的编辑经验,其编著出版有《温正瑞书圣教序》《跟毛泽东学诗词》,研究毛泽东诗词、书法多年,注重吸收前辈们的研究成果,向大师们学习、借鉴。得到了已故著名诗人、学者公木(张松如)先生的指点,以及国学大师启功先生、文怀沙先生等诸多文化名人的熏陶和教诲。



《浪淘沙·北戴河》是毛泽东主席于1954年于秦皇岛北戴河开会时创作的一首词。

这首词展示了无产阶级革命家前无古人的雄伟气魄和汪洋浩瀚的博大胸怀,具有比《观沧海》更鲜明的时代感、更深邃的历史感、更辽阔的宇宙感和更丰富的美学容量。这首词生动描绘了北戴河海滨夏秋之交的壮丽景色;展示了一代伟人前无古人的雄伟气魄和汪洋浩瀚的博大胸怀。

浪淘沙·北戴河⑴

大雨落幽燕⑵,白浪滔天⑶,秦皇岛外打鱼船⑷。一片汪洋都不见⑸,知向谁边⑹?
往事越千年⑺,魏武挥鞭⑻,东临碣石有遗篇⑼。萧瑟秋风今又是⑽,换了人间⑾。

注释译文-作品注释

⑴浪淘沙:词牌名。北戴河:在河北省东北部渤海边秦皇岛市西南海滨,是著名夏季休养地。
⑵幽燕:古幽州及燕国,在今河北省北部及东北部。
⑶滔天:形容水势很大,大到好像与天连接起来一样。
⑷秦皇岛:三面环海,是渤海湾一个不冻良港,现已设为市,相传秦始皇求仙曾到此,它因此得名。
⑸汪:指水势大,深且阔。
⑹谁边:何处,哪里。
⑺往事:过去的事,这里指公元二百零七年(建安十二年)曹操东征乌桓(古代部族名)经过碣石山时写下《观沧海》一诗之事;越:越过;千年:只是一个大概数,实际已一千七百多年。
⑻魏武:即曹操(公元155~220年)。曹操死后,他儿子曹丕当上皇帝追封他为魏武帝。挥鞭:原指挥鞭策马,这里指骑马出征。
⑼碣石:碣石是古代山名,位于现今何处,学术界尚有争议,河北乐亭说、河北昌黎说,山东无棣说等。本词应指的是位于河北昌黎。昌黎碣石山位于河北省昌黎城北1公里,与北戴河毗邻,面积28.8平方公里,形成历史久远,自然风光秀美,历史文化渊源,地理位置优越,是五岳之外的“神岳”,是古今中外有名的历史名山、仙山、观海胜地、佛教胜地和旅游胜地。遗篇:遗留下来的诗篇,指《观沧海》一诗。
⑽萧瑟秋风:曹操《观沧海》:“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⑾人间:社会制度。

作品译文

大雨落在了幽燕, 滔滔波浪连天, 秦皇岛之外的打渔船, 在起伏的波涛里都已经看不见, 也不知漂去了哪里。
往事已经有千年, 那时魏武帝曹操跃马挥鞭, 东巡至碣石山吟咏过诗篇。 秋风瑟瑟到了今日, 人间却换了新颜。

创作背景

新中国成立以后,提前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国家实力增强,农村的合作化运动以有较大的进展,对工商业的改造也开始着手,建设一个工业化的强国的伟大目标也开始提出。以上就是这首词的写作背景。1954年夏毛泽东到北戴河住过一些日子,在此填了这首词。词中描绘了北戴河壮阔的场景和渔民出海的情形,怀古思今,热情地歌颂了新时代的新生活。

作品鉴赏

这首词一开始就给人们展现出雄浑壮阔的自然景观。“大雨落幽燕”一句排空而来,给人以雨声如鼓势如箭的感觉;继之以“白浪滔天”,更增气势,写出浪声如雷形如山的汹涌澎湃,“大雨”、“白浪”,一飞落,一腾起,相触相激,更兼风声如吼,翻云扫雨,推波助澜,真是声形并茂气象磅礴。
在《浪淘沙·北戴河》上阕中,毛泽东写道:“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道出了毛泽东同老渔民交谈的美好回忆,也寄托着毛泽东对海上渔船安危的牵挂和关怀。毛泽东在《浪淘沙·北戴河》的下阕中说到曹操,并将曹操的“秋风萧瑟”升华为“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让人们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豪迈激情。
上片前两句,一为仰观,一为前瞻,随着视角的变化,空间画面也由陆而海,从上而下。后三句则显示视线由近而远的渐次推移,极富层次感。“秦皇岛外打鱼船”回应开头一句的“幽燕”,点明地点,又与题目相吻合。“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的意境或也取轧于古人对大海惊涛骇浪的描写,但《浪淘沙》是小令,不直铺叙,用精炼的设问句式写出来,化实为虚,以简驭繁,真乃神来之笔!与其说是写人写船,不如说是以小衬大,将较小的意象置于广阔巨大的空间之中,进一步烘托渲染“白浪滔天”的威猛旷悍,突出风雨中的海天莫辨、浩茫混沌、旷荡无崖的景象,从而扩大作品的空间容量,显示出一种寥廓深邃的宇宙感。
上片写景,景中含情,而下片抒情,情中有景。秦皇岛外,白浪滔天,一片汪洋。此时此地此景,自然会使人联想起一千多年前曹操登陆碣石山观海的历史往事和那首《观沧海》诗。“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东汉末年,豪强群起割据,“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曹操《蒿里行》)。连年混战,民不聊生,曹操雄才崛起,“挟天子以令诸侯”,经过几十年的征战,终于扫荡了分割的世族军阀与豪强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在历史上举一反三一定的进步作用。他同时又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其诗“气雄力坚,足以笼罩一切。”(清刘熙载《艺概.诗概》),表现了他的政治抱负、雄才大略和进取精神,同时也反应了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开建安文学风气之先。词的下片先发思古之幽情,以一句“往事越千年”倒转时空,展现历史的画面。“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恰似一幅生动、传神的剪影,简括而鲜明地勾勒出曹孟德当年策马扬鞭、登山临海的雄姿,让人感觉十分壮丽。“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是点明主旨的句子,升华了诗词的主题。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有声读物

国学、诗词、美文……

by:戏曲至尊

中小学生读物

我们正经历的时间,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朝阳时刻,我们感受到的万物都美好又纯粹,眼睛里闪着光,血液里涌动着热情,而朗读,是探索世界的长梯,让我们爬过悬崖看看世界的另一...

by:晓霞诵经典

小学生的小学读物

安徒生童话里藏着森林和小木屋,格林笔下的公主穿着华丽的裙子,伊索寓言里兔子和乌龟一起赛跑。小朋友来让我们一起来阅读吧!适合小学一至三年级小朋友来探索小故事大道理...

by:豆豆啊哎

小学低年级读物

小学一至三年级故事朗读

by:今明德

小学低年级读物

适合小学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小朋友欣赏,伊索寓言中龟兔赛跑,安徒生童话的森林和小屋,格林童话中的美丽公主们,从一个个故事里,领悟一些道理

by:桨帆水上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