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强盗的犯首

2022-10-01 09:58:4707:03 55
声音简介
第五十三章 强盗的犯首

【原文】
使1我介2然有知,行3于大道,唯施4是畏5。大道甚夷6,而民好径7。朝8甚除9,田甚芜10,仓甚虚11,服12文彩13,带14利15剑,厌16饮食,财货有余17,是谓盗竽18,非道也19哉20。

【注释】
1.使:因使、使之,主体是道使。
2.介:因依、由介、因由。意为因由本身在道而本然知。
3.行:是名行而非行、是以天下心为心德观世音。
4.施:施为。
5.畏:畏惧、担心、担忧。大道无畏,道性无为是名畏施,启明入道当戒欲施、破静虚。
6.夷:至简至易、无碍无为。
7.好径:欲图着执近利近径而失易失本。
8.朝:朝政。
9.除:废除,丧失理政、持正。
10.芜:荒芜,不耕、不种、不粮。
11.虚:空虚无备。
12.服:穿装。
13.文彩:修饰充雅显彩。
14.带:带与佩。带更有有意识仗持、乐凶、行强之意。
15.利:锋利。有刺伤害伤之危之害。
16.厌:过食而厌。
17.有余:私占私贪无厌。
18.盗竽:强盗于民的犯罪之首之带头者。
19.也:行为。
20.哉:定语。

【今译】
我生处在道,因此本然有知,传行大道以诏天下,道德独以施欲为破戒。大道无障无阻至简至易,而天下民间欲好近利邪径离道。政静无为并不是朝政废理失正,田地荒芜不粮,仓蓄空虚不备,穿着文雅气派,执刃乐凶呈威,贪咽吃尽厌食,私贪财物脏胜余积,这是天下的强盗犯首,决不是道君的行为。

【要旨参解】
一、老子是承大道之德的使命,生处在道,因此本然有知。老子是生而知、本而知。这种相对现象在生活中也有不同度的表现,比如有人知上世、有些孩子的天习、有人到一个地方见到某个人总相似以前就熟。
二、道并不需要欲以有人行。所以老子使命行道是道之德,是以天下心、天下益、天下离苦而行。
三、有道之君清静无为,但并不是朝政不理、田地不粮、仓存不备、穿着华庄、凶惩不悯、贪受无度、窃赃无厌,这决不是有道之君的天下行为,而是祸乱天下强盗的罪犯之首。

【续解】
一、本章是对清静无为执政的真义续解。不可以理解为清静无为就是僵物一个,不要理解为朝可无政、田可不耕、仓可不备,而应无论怎么讲都必须以天下心为心,而绝不能以权政心为心。
二、经的绝对真理性必具绝对的普适性,否则就不是绝对真理。所以学经必须结合社会、结合生活、结合人生,要善能使真理进入社会、进入市场、进入治理、进入生活。
三、社会人生的生活取向决不是奢侈,而要重在基本生存生活点、重在原生态保护。
四、道竽之恶、之害、之后患无穷,当引以理论回答解决的重点和实义处。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善财童子参访诸位善知识,所经历的种种,能带给我们无限的启发和智慧。

by:子可君

不堪回首的五十三年

在我国五千多年的历史上,唐和宋之间,有五十三年混乱之极的一段时间,在这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我中华大地之上唐末的藩王和各路起义军领袖把我国的历史搅动的狼烟四起,那段...

by:极来先生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故事

凡是去过寺院的人,常可见在观世音菩萨像的两旁,站着一对青年金色塑像,其中一位,就是本书的主角,善财童子。本书的主要内容,详细叙述他在文殊师利菩萨的指引后,次第...

by:叽叽咕咕树袋熊

小强盗

缘分要等我不喜欢等那你喜欢什么我喜欢你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鲜衣,好骏马,好梨园,好华灯,好烟火,兼以茶淫橘虐,书蠹诗魔,终日虚度,直至遇到那个...

by:华语音乐

快乐强盗

小金山的快乐营中,住着五俗一僧六个顽皮活泼、极富人情味的小"强盗"。他们胆大能量大,其趣事和糗事,至今犹在江湖传为美谈。初出劫道,营长包光光即遇神偷世家,白白放...

by:今宵_ke

善财童子|拜访五十三位善知识的故事

迤逦山西岩下求金刚宝石月轮秋善财童子叮咛语却问观音哪路修一切众生离怖畏百千异类等调柔在佛教寺庙中,可看到观世音菩萨像侧立着一个天真活泼的可爱童子。在大足宝...

by:天机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