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常识034_秦始皇

2022-09-06 01:50:0606:46 104
声音简介

第34章 秦始皇

秦初灭六国,秦王嬴政觉得天下已大定,若“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就下令叫大臣们讨论换个称号。大臣王绾、冯劫、李斯等认为秦统一全国,功业“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传说中的五位古代帝王)所不及”,古代有“天皇”“地皇”“泰皇”(均为传说中的古帝王),“泰皇”最贵,因此共上尊号,建议秦王称“泰皇”。秦王嬴政去“泰”留“皇”,采上古的“帝”号,号曰“皇帝”,自称曰“朕”(当“我”讲,古代无论尊卑均可称“朕”,秦以后只能天子一人独称);并且决定从自己起,称“始皇帝”,子孙后世以数计,称“二世”,称“三世”……依数类推,至于千世、万世,传之无穷。

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国家统治的措施:

1. 确立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皇帝是全国至高无上的统治者,掌握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至高无上的大权。皇帝以下,在中央,设置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和廷尉等官职。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国家大政,是最高的文官;太尉掌管全国的军事,是最高的武官;御史大夫管监察百官;廷尉掌理中央刑狱。这些官都由皇帝任免和调动,不得世袭。在地方,彻底废除分封诸侯的办法,把郡县制度推行到全国。分全国为三十六郡(秦始皇末年,因疆域扩大,增至四十余郡),郡下设县。郡有郡守,县有县令或县长(万户以上县称令,不满万户县称长),分别负责管理一郡、一县的政事。郡、县都设尉,管理军事。郡又置监御史,监视郡守、监察郡政。这些官吏都由中央政府直接任免。县以下还有“乡”“里”等行政组织。实行郡县制度,中央政府的权力可以直接下达至各地,避免了地方的割据称雄,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2. 统一文字和统一车轨与度量衡。

战国时,各国的田亩大小、车轨宽窄、法律法令、服装制度、语言文字等都不一样。秦统一后,这种紊乱现象当然不能被容许再存在。秦始皇命李斯等以原来秦国的文字为基础,制定出一套笔画比较简便的新文字——小篆,通令各地使用,六国的文字与秦不合的都废弃。后来程邈又根据民间流行的字体,整理成一种比小篆还要简便的隶书,书写起来更方便。同时,秦始皇还下令统一全国车轨的宽窄,又把原来秦国的法律施行于全国;另外还统一了钱币的形制,统一了度量衡的标准。

这些措施,实际上是对当时社会的一种重大改革,而这种改革又完全顺应当时统一的政治局面要求,并为以后经济和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很大好处。

但是,这些新的政策和措施,引起了不少守旧势力的反对。他们引经据典,利用古书上的话做根据,对政府进行恶意批评。秦始皇召集群臣商议,丞相李斯说:“时代变了,制度办法也必须跟着变,古代的制度,在古代是好的,但在今天就不能再用。有旧思想的人,随意批评法令,既影响政府威信,又容易混淆是非。”他主张:除秦国的历史记载以外,凡是六国的史书和民间收藏的《诗》《书》诸子百家等典籍都一律烧掉;以后还有人在一起谈论这些古籍内容的,处死刑;引用古书批评当世的,杀全家。秦始皇采纳了这个建议,于是在公元前213年下令焚书。除一部分农、卜筮(古代用蓍草占卦,叫筮)、医药等书未烧外,很多重要的文献古籍,都在这次焚书令下被烧毁。焚书的次年,秦始皇又下令把四百六十个儒生在咸阳活埋,罪名是“为妖言以乱黔首(老百姓)”。所谓“妖言”,指的是这些儒生对新政的指责和对秦始皇的诽谤。

“焚书坑儒”,对于维护新的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和压制落后反动的思想言论来说,有一定的作用,但是,“焚书”对古代文化是一种很大的摧残,“坑儒”影响了人民对政府的正确批评,这也是无可讳言的事实。

不过,总体来讲,秦始皇所做的上述事业,都有利于统一国家的形成,因此,他成为历史上一个杰出的皇帝。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中国历史常识丨通关中国历史的289个常识线索

★史学巨擘吴晗领衔主编,联合汪篯、白寿彝、邓广铭、郑天挺、翁独健、何兹全、戴逸……等十余位史学名家共同审订,品质过硬的历史入门读物。★增补版中国历史教科书,...

by:听书铺

中国历史常识

这是一套华文教学辅助读物,供海外华裔青少年通过课堂学习或自学的方式,了解中国的历史常识,也可供家长辅导孩子学习使用。

by:哈蜜蜜小呆瓜

中国历史常识

历史是人类活动的时空记录,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好的营养剂。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现实是流动的历史,历史是凝固的现实。

by:宋予

中国历史常识

当今这个急功近利的社会,有两样东西稀缺:一是常识认识,二是历史反思。

by:一一得壹读书

中国历史常识

人类所创造的知识财富从哪里获得呢?很显然,学习历史,正确的吸收祖国丰富的历史遗产,是一条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我国历史时期这么长,历史文献这么多,要人人都学点历史...

by:艺玲就是默默

中国历史常识

我国历史时期这么长,历史文献这么多,要人人都学点历史,有点历史常识,真是像前人所说,一部二十四史,从何下手呢?何况历史文献都是在不同历史时期,用当时通行的古文编...

by:碎落时光

中国历史常识

中国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原始社会,经过长期演进,分为多个时期,包括夏商周、春秋战国、统一秦汉、分裂南北朝、隋唐盛世、五代十国、宋元明清等。在这些时期中,中国...

by:陈皮皮pi

白话中国历史常识

义工介绍:大家好,我是董奕凡,一名在校大一学生。我热爱参加公益活动,曾多次参加过学校、县政府举行的志愿活动。我希望通过朗读能帮助更多的人接触阅读,爱上阅读。音频...

by:了凡积善之家FM

中国历史常识-吴晗

【主编】吴晗,浙江义乌人,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现代明史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者,曾任云南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清华大学教授,北京市副市长等职务。代表作:《朱元璋传》、...

by:天籁阁嗨贝剧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