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入芒花 / 林清玄散文

2020-06-22 15:12:5521:20 4184
声音简介

《飞入芒花》

芒花雪样的白  母亲的发墨一般的黑

作者:林清玄

诵读:大    宇

母亲蹲在厨房的大灶旁边,手里拿着柴刀,用力劈砍香蕉树多汁的草茎,然后把剁碎的小茎丢到灶中大锅,与馊水同熬,准备去喂猪。
我从大厅迈过后院,跑进厨房时正看到母亲额上的汗水反射着门时的微光,非常明亮。
"妈,给我两角。"我靠在厨房的木板门上说。
"走!走!走!没看到没闲吗?"母亲头也没抬,继续做她的活儿。
"我只要现金角银。"我细声但坚定地说。
"要做什么?"母亲被我这异乎寻常的口气触动,终于看了我一眼。
"我要去买金啖。"金啖是三十年前乡下孩子唯一能吃到的糖,浑圆的,坚硬糖球上粘了一些糖粒。一角钱两粒。
"没有钱给你买金啖。"母亲用力地把柴刀跺下去。
"别人都有?为什么我们没有?"我怨愤地说。
"别人是别人,我们是我们,没有就是没有,别人做皇帝,你怎么不去做皇帝!"母亲显然动了肝火,用力地剁香蕉块,柴刀砍在砧板上咚咚作响。
"做妈妈是怎么做的?连两角钱买金啖都没有?"
母亲不再作声,继续默默工作。
我那一天是吃了秤锤铁了心,冲口而出:"不管,我一定要!"说着就用力踢厨房的门板。
母亲用尽力气,柴刀咔的一声站立在砧板上,顺手抄起一根生为竹管,气极败坏地一言不发,劈头劈脑就打了下来。
我一转身,飞也似的蹦了出去,平常,我们一旦忤逆了母亲,只要一溜烟跑掉,她就不再追究,所以只要母亲一火,我们总是一口气跑出去了。


那一天,母亲大概是气极了,并没有转头继续工作,反而快速地追了出来。我正好奇的时候,发现母亲的速度异乎寻常的快,几乎像一阵风一样,我心里升起一种恐怖的感觉,想到脾气一向很好的母亲,这一次大概是真正生气了,万一被抓到一定会被狠狠打一顿。母亲很少打我们,但只要她动了手,必然会把我们打到讨饶为止。


边跑边想,我立即选择了那条火车路的小径,那是家附近比较复杂而难走的小路,整条都是枕木,铁轨博还通过旗尾溪,悬空架在上面,我们天天都在这里玩耍,路径熟悉,通常母亲追我们的时候,我们就选这条路跑,母亲往往不会追来,而她也很少把气生到晚上,只要晚一点回家,让她担心一下,她气就消了,顶多也吸是数落一顿。


那一天真是反常极了,母亲提着竹管,快步地跨过铁轨的枕木追过来,好像不追到我不肯罢休。我心里虽然害怕,却还是有恃无恐,因为我的身高已经长得快与母亲平行了,她即使尽全力也追不上我,何况是在火车路上。
我边跑还边回头望母亲,母亲脸上的表情是冷漠而坚决的,我们一直维持着二十几公尺的距离。
"唉唷!"我跑过铁桥时,突然听到母亲惨叫一声,一回头,正好看到母亲扑跌在铁轨上面,扑的一声,显然跌得不轻。
我的第一个反应,一定很痛!因为铁轨上铺的都是不规则的石子,我们这些小骨头跌倒都痛得半死,何况是妈妈?
我停下来,转身看母亲,她一时爬不起来,用力搓着膝盖,我看到鲜血从她的膝上汩汩流出,鲜红色的,非常鲜明。母亲咬着牙看我。
我不假思索地跑回去,跑到母亲身边,用力扶她站起来,看到她腿上的伤势实在不轻,我跪下去说:"妈,您打我吧!我错了。"
母亲把竹管用力地丢在地上,这时,我才看见她的泪从眼中急速的流出,然后她把我拉起来,用力抱着我,我听到火车从很远的地方开过来。
我用力拥抱着母亲说:"我以后再也不敢了。"


这是我小学二年级时的一幕,每次一想到母亲,那情景就立即回到我的心版,重新显影。我记忆中的母亲,那是她最生气的一次。其实母亲是个很温和的人,她最不同的一点是,她从来不埋怨生活,很可能她心里是埋怨的,但她嘴里从不说出,我这辈子也没听她说过一句粗野的话。


因此,母亲是比较倾向于沉默的,她不像一般乡下的妇人喋喋不休。这可能与她的教育与个性都有关系。在母亲的那个年代,她算是幸运的,因为受到初中的教育,日据朝代的乡间能读到初中已算是知识分子,何况是个女子。在我们那方圆几里内,母亲算是知识丰富的人,而且她写得一手娟秀的字,这一点是小时候引以为傲的。


我的基础教育来自母亲,很小时候她就把三字经写在日历纸上让我背诵,并且教我习字。我如今写得一手好字就是受到她的影响,她常说:"别人从你的字里就可以看出你的为人和性格了。"


早期的农村里,一般孩子的教育都落在母亲的身上,因为孩子多,父亲光是养家已经没有余力教育孩子。我们很幸运的,有一位明理的、有知识的母亲。这一点,我的姐妹体会得更深刻,她考上大学的时候,母亲力排众议对父亲说"再苦也要让她把大学读完。"在二十年前的乡间,给女孩子去读大学是需要很大的决心与勇气的。


母亲的父亲--我的外祖父--在他居住的乡里是颇受敬重的士绅,日据时代在政府机构任职,又兼营农事,是典型读传家的知识分子,他连续拥有了八个男孩,晚年才生下母亲,因此,母亲的童年与少女时代格外受到钟爱,我的八个舅舅时常开玩笑地说:"我们八个兄弟合起来,还比不上你母亲的受宠爱。"


母亲嫁给父亲是"半自由恋爱",由于祖父有一块田地在外祖父家旁,父亲常到那里去耕作,有时借故到外祖父家歇脚喝水,就与母亲相识,互相间谈几句,生起一些情意,后来祖父央媒人去提亲,外祖父见父亲老实可靠,勤劳能负责任,就答应了。


父亲提起当年为了博取外祖父母和舅舅们的好感,时常挑着两百多公斤的农作物在母校家前来回走过,才能顺利娶回母亲。
其实,父亲与母亲在身材上不是十扫相配的,父亲是身高一米八的巨汉,母亲的身高只有一米五十,相差达三十公分。我家有一幅他们的结婚照,母亲站着到父亲耳际,大家都觉得奇怪,问起来,才知道宽大的婚纱礼服里放了一个圆凳子。


母亲是嫁到我们家才开始吃苦的,我们家的田原广大,食指浩繁,是当地少数的大家族。母亲嫁给父亲的头几年,大伯父二伯父相继过世,家外的事全由父亲撑持,家内的事则由二伯母和母亲负担,一家三十几口衣食,加上养猪饲鸡,辛苦与忙碌可以想见。


我印象里还有几幕影像鲜明的静照,一幕是母亲以蓝底红花背巾背着我最小的弟弟,用力撑着猪栏要到猪圈里去洗刷猪的粪便。那时母亲连续生了我们六个兄弟姐妹,家事操劳,身体十分瘦弱。我小学一年级,幺弟一岁,我常在母亲身边跟进跟出,那一次见她用力撑着跨过猪圈,我第一次体会到母亲的辛苦而落下泪来,如今那条蓝药花背巾的图案还时常浮现出来。


另一幕是,有时候家里缺乏青菜,母亲会牵着我的手,穿过家前的一片芒花,到番薯田里去采番薯叶,有时候到溪畔野地去摘鸟莘菜或芋头的嫩茎。有一次母亲和我穿过芒花的时候,我发现她和新开的芒花一般高。芒花雪样的白,母亲的发墨一般的黑,真是非常的美。那时感觉到能让母亲牵着手,真是天下最幸福的事儿。


还有一幕是,大弟因小儿麻痹死去的时候,我们都忍不住大声哭泣,唯有母亲以双手掩面悲号,我完全捍不见她的表情,只见到她的两道眉毛一直在那里抽动。依照习俗,死了孩子的父母在孩子出殡那天,要用拐杖击打棺木,以责备孩子的不孝,但是母亲坚持不用拐杖,她只是扶着弟弟的棺木,默默地流泪,母亲那时样子,到现在在我心中还鲜明如昔。


还有一幕经常上演的,是父亲到外面去喝酒彻夜未归,如果是夏日的夜晚,母亲就会搬着藤椅坐在晒谷场说故事给我们听,讲虎姑婆,或者孙悟空,讲到孩子都睁不开眼睛而倒在地上睡着。


有一回,她说故事到一半,突然叫起来说:"呀!真美。"我们回过头去原来是我们家的狗互相追逐跑进前面那一片芒花,栖在芒花里无数的萤火虫哗然飞起,满天星星点点,衬着在月光下波浪一样摇曳的芒花,真是美极了。美得让我们都呆住了,我再回头,看到那时才三十岁的母亲,脸上流露站欣悦的光泽,在星空下,我深深觉得母亲是多么美丽,只有那时母亲的美才配得上满天的萤火。


于是那一夜,我们坐在母亲的身侧,看萤火虫一一地飞入芒花,最后,只剩下一片宁静优雅的芒花轻轻摇动,父亲果然未归,远处的山头晨曦微微升起,萤火虫在芒花中消失。


我和母亲的因缘也不可思议,她生我的那天,父亲急急跑出去请产婆来接生,产婆还没有来的时候我就生出了,是母亲拿起床头的剪刀亲手剪断我的脐带,使我顺利地投生到这个世界。


年幼的时候,我是最令母亲操心的一个,她为我的病弱不知道流了多少泪,在我急病的时候,她抱着我跑十几里路去看医生,是常有的事,尤其在大弟死后,她对我的照顾更是无微不至,我今天能有很棒的身体,是母亲在十几年间仔细调护的结果。


我的母亲是这个世界上无数的平凡人之一,却也是这个世界上无数伟大的母亲之一,她是那样传统,有着强大的韧力与耐力,才能从艰苦的农村生活过来,不丝毫怀忧怨恨,她们那一代的生活目标非常的单纯,只是顾着丈夫、照护儿女,几乎从没有想过自己的存在,在我的记忆中,母亲的忧病都是因我们而起,她的快乐也是因我们而起。

不久前,我回到乡下,看到旧家前的那一片芒花已经完全不见了,盖起一间一间的秀天厝,现在那些芒花呢?仿佛都飞来开在母亲的头上,母亲的头发已经花白了,我想起母亲那年轻时候走过芒花的黑发,不禁百感交集。尤其是父亲过世以后,母亲显得更孤单了,头发也更白了,这些,都是她把半生的青春拿来抚育我们的代价。


童年时代,陪伴母亲看萤火虫飞入芒花的星星点点,在时空无常的流变里也不再有了,只有当我望见母亲的白发时才想起这些,想起萤火虫如何从芒花中哗然飞起,想起母亲脸上突然绽放的光泽,想起在这广大的人间,我唯一的母亲。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YO妞妞

感人!读者也好有感情!

猜你喜欢
林清玄 漫步人生的花园

无论是生命的过程,还是生命的片段,人生的长河都有许多不可管理和预期的结果。人如果能在美丽中欣赏美丽,在痛苦中觉醒痛苦,在烦恼中解脱烦恼,在悲哀中超越悲哀,不管生...

by:柠檬黄FM

林清玄专辑

林清玄以有情的眼光看世界,透过自身深刻的人生体会,结合修行观照、时事观察和生活观想,将美融入生活,以菩提之心凝视人生,以智慧之言启迪生命。。。生命是无法停止变...

by:汤琪儿

林清玄自传

他是高雄人,曾任台湾多家报纸杂志的记者、主编等职。1973年开始散文创作,1979年连续7次获文学奖、散文优秀奖和报导文学优秀奖、报纸副刊专栏金鼎奖等。他的散...

by:向如茶

林清玄《心田上的百合花开》

林清玄,台湾著名散文家。《心田上的百合花开》借花喻人,借百合与野草的区别来比喻人坚持自己的孤独和倔强,比喻人的高洁和静美。“我要以花作证”像一句誓言,一句在逆境...

by:书意_婷婷又玉立

林清玄散文

【专辑简介】林清玄,中国台湾当代作家、散文家,曾出版《温一壶月光下酒》、《紫色菩提》、《红尘菩提》、《平常茶非常道》、《清欢玄想》、《心有欢喜过生活》等多部散文...

by:紫丁云

林清玄散文

此专辑想让和我一样的少年们有天真的心、纯善的心、美好的心、庄严的心。

by:27号时空者

林清玄《林泉》

林清玄,1953年生,台湾高雄旗山人。曾任记者、主编、主笔,现专事写作。曾获中山文艺奖、金鼎奖、吴三连文艺奖、时报文学奖、中华文学奖、吴鲁芹散文奖、作协文学奖等...

by:岁月2003

林清玄《清欢》

林清玄,1953年生,台湾高雄旗山人。曾任记者、主编、主笔,现专事写作。曾获中山文艺奖、金鼎奖、吴三连文艺奖、时报文学奖、中华文学奖、吴鲁芹散文奖、作协文学奖等...

by:岁月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