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孩子偷钱,父母该怎么教育?

2020-07-07 22:00:0807:18 74
声音简介


有一天我们在父母能量站小组,说到“孩子偷钱”这个话题,没想到,很多父母都回想起自己小时候,偷偷拿家里钱的经历。


管理学家余世维曾说过,每个小孩都有从家里偷拿钱的一天。


当这一天到来,你该怎么给孩子引导呢?


今天的每日一讲,咱们就来谈谈“孩子偷钱”这件事。


1.


很多父母担心,孩子小时候就偷钱,会影响他的道德品质。所谓“小时偷针、大时偷金”这样的观念,深深的扎在我们的心里。


但这句话其实是一个伪命题,因为孩子偷东西,和道德品质关系并不大。


我们先来说说,孩子的道德是怎么发展的。


知名教育学家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认为,孩子的道德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5岁之前,被称为前道德时期。这时孩子对于社会规则并没有多少意识。


5~10岁的孩子,进入到“他律道德”阶段。也就是说,在这个时候孩子的行为有很强的规则意识,这些规则是由权威人物来制定的,比如老师父母警察等等。他们会把这些规则看得神圣不可侵犯。


因此,这个时候孩子会特别在意父母老师眼中的对和错、应该不应该。


10岁以上,大多数孩子都会达到“自律道德”阶段。也就是说,在有些时候为了满足人的需求,也是可以违背规则的。


比如运送急症患者的司机违反了交通法规,他们也不会认为这样做不道德。这就非常接近成人的道德标准了。


很多孩子偷偷拿家里的钱,其实不必上升到道德的高度。孩子无非是想用来买点儿自己想要、平时父母又不给买的小东西。


但有一种情况要引起你的重视,那就是:偷钱这个现象背后,其实是孩子在表达一些未满足的心理需求。



2.


英国精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曾说过:孩子的问题行为,常常是在向父母表达什么。


父母在遇到孩子的教育问题时,其实都可以从这个角度去思考。


比如,孩子偷钱,是在向父母表达什么呢?


很有可能,是孩子在表达:我很想要自己能自由支配的零花钱。


比如,有一个10岁的孩子,父母平时对他管教很严格,从来不给他零花钱,认为孩子需要什么,父母都会给他买。


父母自认为这样的教育,可以让孩子有清晰的道德观念。但让他们意外的是,孩子竟然在同学家偷了50块钱。


父母忽略孩子的心理需求,把钱藏好、对孩子严格的管控和说教。这样的教育,虽然会让孩子在家不敢偷、或者偷不到钱,但在同学家看到钱,他很有可能就控制不住自己。


所以我要给你的第一个建议是,给孩子适量的零花钱。


至于具体给多少,要参考三点:一是孩子年龄,二是班里其他同学的零花钱,三是家庭经济情况。


你可以围绕这三点,和孩子商量出一个数额,试用一段时间。


孩子年龄越小,越不能“延迟满足”,因此,在孩子小学时,可以每天或每周给一次零花钱。当孩子上了中学之后,可以每周或每月给零花钱。


过了两三个星期,你可以听听孩子对零花钱的使用,也顺便了解一下,数量是否合适。


孩子如何使用零花钱,你要指导,但不要干涉。指导和干涉的区别在于,是否控制结果。


也就是说,你可以引导孩子,零花钱可以买哪些东西。但孩子究竟怎么花这些钱,让他自己来决定。


3.


可能出乎你意料的是,有些孩子偷钱,是想引起父母的关注。


比如有一个家庭条件很好的7岁孩子,被妈妈发现偷家里的钱。妈妈打了一顿,孩子却偷的更多了。


妈妈试着跟孩子讲道理,告诉孩子想要什么妈妈都可以买,甚至用火去烧孩子的手,但都没用,孩子还是偷。


而且,让妈妈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孩子偷来的钱,他一点都不珍惜,要么送人,要么扔进垃圾桶。


原来,这位妈妈平时忙着做生意,没有时间照顾孩子,甚至连跟孩子说话的时间都没有。


孩子发现,偷钱是引起父母关心自己的方法,虽然惹得父母大怒,用各种方式教育自己,但总好过不被关心和过问。


其实孩子偷的不是钱,而是情感的需求。


很多父母都特别关注孩子的物质需求,却往往忽略了孩子的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


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父母会花很多时间去工作,挣更多的钱,但却往往因此很少陪孩子。


心理学有一句话:“症状是未满足心理需求的外部呈现”。说的其实就是:孩子内心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就会表现出行为的问题。


4.


那当父母发现了孩子偷钱这件事,该怎么和孩子谈呢?


我建议你,能不谈就不谈。


开头我们讲到了,孩子偷钱背后的心理需求。你满足了这些需求,孩子自然就不会再偷了。


如果你批评他、给他讲道理,反而会伤害他的自尊心。


但是不谈不意味着什么都不做,你可以做这两件事:


①按月、或者按星期,给孩子适量的零花钱,并且让他可以自由支配这些零花钱。


②跟孩子讨论“所有权”的概念。


让孩子知道,哪些东西是属于自己的,哪些是属于爷爷奶奶的,哪些东西是属于同学的。


尊重别人的“所有权”,要得到对方的允许,才能借用他的东西。


好,今天就聊到这儿。


如果你在教育孩子方面遇到什么问题。欢迎你留言,我们一起来为你想想办法。


我是Colin老师。希望今天的内容对你有所启发!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智慧父母 | 发现孩子天赋潜能

智慧父母-如何发现孩子的天赋潜能。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话题。陈施安教授您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来帮助孩子成长,成为智慧人和学习的天才,详细收听每晚直播话题

by:风住街33号陈施安频道

父母和孩子

父母陪子女慢慢长大,子女陪父母慢慢变老。过程中体会各种乐趣和烦恼,叛逆和成熟,儿女结婚生子,亲家关系……陪伴和离别……

by:飞雪屏

发现孩子

【图书介绍】蒙台梭利教育法之所以能影响整个世界的教育体系,关键在于她在总结卢梭、裴斯泰格齐、福禄贝尔等人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革命性的儿童观念。她...

by:自在二贤心理空间

好父母好孩子

这本书,是卢勤老师根据他数十年来面向家长和孩子的报告、谈话、咨询的内容集中整理而成的。卢勤老师是一位成功的母亲,又是一位少先队工作者,是《中国少年报》的“知心姐...

by:坐看云起nuannuan

《发现孩子》

了解和爱孩子的新方法

by:沉思的红叶

《发现孩子》经典解读 | 智慧父母 | 让孩子终身成长

不知何时,声讨“熊孩子”就成了社会的热议话题,重点不在于熊孩子的各种“作”(各种破坏公物、欺殴同伴、家长甚至陌生人),而是家长的各种“不作”,不理不睬也就罢了,...

by:三味学院

父母家庭教育丨父母怎样教育孩子

好的亲子关系,从好的亲子观念开始。良好的亲子关系不仅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也有助于和谐家庭关系的营造。把握孩子的5个成长黄金期,全面系统学习10个基本要诀,抵御80...

by:阅读书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