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法耀

主播的观点值得商確。宗教有哲学和神学两个方面。宗教哲学是可以与时俱进、丰富发展的,但宗教神学讲究的是信与愿。佛陀为一大事因缘现世,了脱生死,这没啥可商量的。还要假借佛教思想打造自己的房子,这就误入邪门外道了!

禅叔一禅语道 回复 @南华法耀

这个”假借“二字从何而来?历代的高僧,大居士,不论出家在家,千百年来,都有人不断的提出自己的想法,以及对经论的解读,这些就是在佛陀的地基上盖房子啊

学海无涯苦作舟4 回复 @禅叔一禅语道

过去诸菩萨的法都不究竟,所以阿弥陀佛的世界的法是究竟圆满的。我不知道自己说的对不对,如果说错了请禅叔指正。

南华法耀 回复 @禅叔一禅语道

那是还没证悟,只有胡说八道,所以说地狱门里僧众多。凡是真正证悟的大德,都是在印可佛之知见,哪有什么房子可建!

慧雪居士 回复 @学海无涯苦作舟4

禅叔讲佛教历史,难道说不知道佛陀的法门只有一个:缘起四圣谛。佛陀并不是向众生展示自己的思想体系和学问,而是解决众生的生死轮回的问题,佛陀从初转法轮到大般涅槃前收的最后一个弟子说的就是这一个法,哪有四万八千法门?如果佛教圆融到世界宗教学问都是统一的,那佛教还有什么珍贵之处?

慧雪居士 回复 @禅叔一禅语道

禅叔,“在佛陀的地基上盖房子",这个比喻不妥吧?

慧雪居士 回复 @南华法耀

说的正确!

心是恶元 回复 @禅叔一禅语道

您所谓的盖房子就是把佛法宗教化

雨洒庭轩a 回复 @南华法耀

您说的很对!

大飞_zo 回复 @南华法耀

经都是人写的,教都是人创的,根据时代和环境的变化对教条做出新的阐释,这很正常啊。僵化不变的宗教都消亡了,剩下来的都是与时俱进的。

南华法耀 回复 @大飞_zo

如果把佛教当学问来研究,您说得很对,因为一切有为法都是生灭法。但是,佛教的神学部分是超验的,是要通过修行来实证的,难道无生法忍还要讨论吗?

大飞_zo 回复 @南华法耀

不在一个思想体系内,交流有障碍。我倒想问问,那对错还有标准吗?别人何以为错,佛陀何以为对?你觉得佛陀说的,真的是佛陀说的嘛?把个人的理解作为实证,你的实证和我的实证不是一个词。

悟非悟是名悟 回复 @大飞_zo

与时俱进的是应机的方便说法,而法之实相是根本究竟的,是圆满超验的。

一念定风波 回复 @南华法耀

主播只把佛学当一门学说,还是站在所谓现代科学之上,毕竟是不究竟。这样不究竟,建议不要动宗教类题材。

Tammyzcl 回复 @南华法耀

佛陀讲过依法不依人,只要符合三法印的教义就是佛法吧。

philippis 回复 @Tammyzcl

南华法耀 回复 @Tammyzcl

对的。这说明佛陀真是了不起,早就预防后世有人歪曲佛法,把基本法先定好了!

philippis 回复 @南华法耀

万法不离成住坏空,佛教哲学如此,神学亦如此。如果了解佛教神学的历史,就应该知道佛教作为典型的多神教,其神学部分随着时间和地域都有很大的不同。而所谓“了脱生死”是古印度的宗教哲学传统,并非佛所首创,也不是神学范畴。

南华法耀 回复 @philippis

如果说佛教是典型的多神教,阁下还在佛教殿堂之外的大街上。佛教本质上是无神论的,诸多佛菩萨都是用来表法的。自性是佛,自性本空!

慧雪居士 回复 @philippis

佛陀反对神学。看看原始教典中,佛陀对弟子说法是多么朴实接地气。多神的内容非佛陀所说。

1340267sqra 回复 @南华法耀

你是在论辩还是在发表你的看法呢?

回复@南华法耀
表情0/300

其他回复(27)

禅叔一禅语道

这个”假借“二字从何而来?历代的高僧,大居士,不论出家在家,千百年来,都有人不断的提出自己的想法,以及对经论的解读,这些就是在佛陀的地基上盖房子啊

学海无涯苦作舟4

过去诸菩萨的法都不究竟,所以阿弥陀佛的世界的法是究竟圆满的。我不知道自己说的对不对,如果说错了请禅叔指正。

南华法耀

那是还没证悟,只有胡说八道,所以说地狱门里僧众多。凡是真正证悟的大德,都是在印可佛之知见,哪有什么房子可建!

慧雪居士

禅叔讲佛教历史,难道说不知道佛陀的法门只有一个:缘起四圣谛。佛陀并不是向众生展示自己的思想体系和学问,而是解决众生的生死轮回的问题,佛陀从初转法轮到大般涅槃前收的最后一个弟子说的就是这一个法,哪有四万八千法门?如果佛教圆融到世界宗教学问都是统一的,那佛教还有什么珍贵之处?

慧雪居士

禅叔,“在佛陀的地基上盖房子",这个比喻不妥吧?

其他用户评论

听友210425998

阿弥陀佛!感谢作者普及佛教历史,但是,作者本集的观点如果是一位学佛的人,我觉得这个观点值得商榷和讨论一下!如果是一位研究佛学的学者,那算我什么也没说

余年不语 回复 @听友210425998

研究佛学的学者 和 学佛人 有什么区别?我想想问问,你怎么看待季羡林的书?

听友210425998 回复 @听友210425998

阿弥陀佛!感谢作者能回复我!感嗯您为弘法做的贡献

禅叔一禅语道 回复 @听友210425998

您说的一点都没错,我特别能理解。对于佛教的很多经义和思想,出家师父们和学者们的讲法经常有很多的、甚至是根本性的不同。由于互联网公众平台是不允许用出家师父的思想来讲法的(原因您应该明白),所以我的这版佛教史,在讲到经义内容的时候,采用的是学者的角度。

儿歌灬三百首

这段说的不错,大乘也好,南传也罢,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zq1sz3k75i63vosxg9ur 回复 @段歪歪

坚信自己的,尊重别人的

段歪歪 回复 @儿歌灬三百首

问题是没人知道谁对谁错,各派都觉得自己是对的。

海天兰__

禅叔讲的真好!

大山之于天地

本章禅叔讲的很精彩。

破相小沙弥

顶礼本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