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谥号文正,02盖棺定论和谥号文正

2023-11-06 09:36:2816:02 343
所属专辑:诗经 文化 人生
声音简介
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您好。在一讲,我们简单学习了诗经中极其重要的一首,淇奥。
淇奥从这三个方面,从学问到相貌、再到能力,塑造了一位诸侯君主的鲜活形象。诗中一些句子,如“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善戏谑兮,不为虐兮”,成为日后人们对君子的学问道德、品德修养和个人魅力的标准,可见《淇奥》一诗影响之深远了。
《淇奥》应该是孔子所著《易传》之前,对君子的修行、君子的品德、君子的性格,整理、叙述得最早、也是最完整的文学作品。孔子编写《易传》有没有受到淇奥的影响,我不得而之。但是曾子曾参,在撰写《大学》时,绝对受到了《淇奥》的绝大影响。为什么这样说?是因为曾子在《大学》中前三章,讲述完核心的三纲七证八目之后,第四章开始举例说明所引用的第一个例子,就是引用并解释《淇奥》首章。
《诗》云:“瞻彼淇澳,绿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这里所说的“如切如磋者,道学也”,是指求道、做学问的态度;这里所说的“如琢如磨者,自修也”,是指自我修炼标准;说他“瑟兮僩兮者,恂栗也”(庄重而开朗),是指他内心谨慎而有所戒惧;说他“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是指他仪表堂堂非常威严;说“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是说这样一个文质彬彬的君子,可真是令人难忘啊!“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是指由于他品德非常高尚,达到了最完善的境界,所以使人难以忘怀。
自从《大学》之后,淇奥中君子的君子标准就深入人心。如何评定、评价君子的一生?就成了历朝历代帝王、士大夫临终前,最为关注的一件事,由此,庙堂谥号也应运而生,并逐渐完备形成谥法。
中国古代的君王称呼各不相同,例如周武王、唐太宗、魏文帝、康熙、雍正、乾隆,又比如贞观之治的贞观又是什么?是不是非常复杂,让大多数人莫名所以。
这就是古代君王庙号、谥号、年号的三个不同的命名方式。庙号起源于商朝,君王死后,后代为了祭祀而追认的名称就是庙号,庙号的命名有五种方式,一是开创基业的君主称太,例如宋太祖赵匡胤;二是对于功高盖业的君主称“高”,比如汉高祖刘邦,三是对于有功于社稷,可以享受世代祭祀的君主称“世”,比如清世宗胤禛,也就是雍正;对于力挽狂澜的中兴之主称“中”,比如唐中宗李显;如果君主有大功,那么庙号就称作祖,如果有大德,那么庙号就称作宗。
这是庙号,而贞观、康熙、雍正、光绪就是年号。历史上第一个创立年号的是汉武帝刘彻。
下面我们就要说到这一讲的重点谥号。
周朝建立之后,弃用庙号,改用谥号,最重要的是扩大了使用范围。在周天子、诸候和王公大臣去世之后,后人这其生平做出总结,追加谥号,盖棺定论。
谥法在刚兴起的时候,没太严密的规定,一般只是后人对先人功绩的怀念,没有恶谥。谥号的善恶,是在周召共和时产生的,如当时的厉王。这个厉字就是谥号,也是恶谥。春秋时代,谥法逐渐制度化,出现了所谓的“子议父,臣议君”。这时的谥法,由于国家的众多,各国的标准也不同,有宽有严,不过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谥号的善恶。
在周孝王以前的周代诸王,谥号都是自称,犹如水浒里的绰号,是君王自己,为了表明功绩自行所加的美名。因为上流社会的提倡,这种做法才形成了制度。并流传了下来。我们中国人太看重名垂千古,所以不管是功绩还是虚名,都是诸侯君主以至文人士大夫一生中,最大的心理安慰,当然在这种需求之下,谥法也应运而生。
从孔子时候起,儒家有意识地把谥法,作为礼教褒贬人物,挽救社会风气,调整人际关系的手段。在《论语》上面可以清楚的看到这一点。我们这里举个例子.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为‘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意思就是子贡问孔子,卫国的孔文子,死去谥号凭什么叫做“文”?孔子告诉他,因为他聪敏又好学,不耻下问,所以谥之为文。
孟子又对这一点加以发扬光大。和孟子同时。产生了伪托周公所著,被编入《逸周书》的《谥法解》,这本书是谥法在后来的重要依据。
明代史学家宋樵,在《谥略》中,将谥号分为上中下三品,其中上谥有131字,用于君王及其亲属,用之于君子。中谥法14个字,用于同情和没有后代,或者是亡国之人。下谥法65个字,也就是恶谥,代表了对人一生的否定。
帝皇的谥号真要详细解释起来,太过于复杂,跟我们现在的生活,也毫无关系。特别是明清皇帝的谥号,居然最多的有二十二个字,就是说明白了也没什么实际意义。所我们这里也不讲述皇帝及其亲族的谥号,只解释士大夫的谥号。
士大夫生前喜欢给自己取表字,表明自己的人生追求,死后会获得谥号,作为其生平事迹和品德的总结。因谥号是由他人议定,最能评价某人功绩和过错,所以中国的由读书而光宗耀祖的士大夫们奋斗一生,就为获得一个理想的谥号。
据“明会典”中记载,以“文”字为第一字的谥号,等级最高的是“文正”,其次是“文贞”,正、贞之后,依次与“文”搭配的字为成、忠、端、定、简、懿、肃、毅、宪、庄、敬、裕、节、义、靖、穆、昭、恪、恭、襄、清、修、康、洁、敏、达、通、介、安、烈、和,还有好多。
我们前面说过,王守仁由于个人道德操守和价值追求的原因,包括性格脾气也不得皇帝喜欢,所以一生都未能进入中枢核心,所以未能谥号文正、文贞,但是文成也是排第三的谥号,所以还算是不错的。
这样一来,谥号不仅具有特定的涵义,而且具有特定的等次,在众多的谥号之中,“文正”居于首位。
古代士大夫极重身后名,死后是留芳百世还是遗臭万年,在士大夫眼里是天大的事。作为统治者,为了笼络人才,采取了两种手段,一是在生前给士大夫以高官厚禄,再就是给士大夫死后一个谥号。谥号分为官谥和私谥两种。私谥可以由亲朋好友给予,官谥则必须是皇帝赐予,也最具说服力。唐宋以后,谥号成为了皇帝驾驭群臣的手段之一。谥号的作用被无限的夸大,读书人当官,就为获得一个理想的谥号,作为自己一生的总结。
宋朝宋仁宗想为他的老师,夏竦谥“文正”,结果因夏竦私生活奢侈无度,群臣强烈反对,最后只能改谥“文庄”。
明朝大臣李东阳病入膏肓之时,内阁大学士杨一清前去探病。杨一清承诺,死后一定给他争取文正这个谥号,李东阳竟然能忘记病痛,翻身而起,在床上给杨一清磕头致谢。
清朝,谥号只赐予一品大臣,一品以下除非皇帝特旨,不得授谥。同时还规定,“文”字谥号只有翰林或大学士才能授予,“文正”谥号则必须由皇帝特旨,臣子不得擅议。
晚清重臣张之洞因曾国藩被谥“文正”,深感不平,说:“曾国藩都能谥文正,那我又该得谥如何?”结果,他死后只谥为排21位的“文襄”,可以讲与“文正”相差甚远。甚至就是直到如今,曾国藩与张之洞的文坛地位也相差甚远,这既有谥号的原因在内,但最主要的还是历史对他们各自一生的评价不是一个量级,从这点看,文人的谥号还真是相对客观和准确。
谥号的授予,也要根据士大夫的地位,不是什么人都可以给的。晋时的最好谥号是文献,因为王导得到了。唐时是文贞,唐时的几个名臣基本上都是这个谥号。宋时因为避讳,改为文正。范仲淹死后,谥为文正,因为范仲淹伟大的人格魅力和足可以称之为两宋第一人的巨大影响,文正由此成为居于庙堂之高,最为顶级士大夫的毕生追求。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装配厂一枝花

说了女人得怎么做但是不说男当丈夫的改怎么做这个实在不妥。

装配厂一枝花

你不适合讲女人这个女性得听蒙曼的

1593892juyl

受益匪浅,感恩主播

昭群 回复 @1593892juyl

谢谢😜,很开心得到认可😄😄😄

昭群

历史上获得“文正”谥号的大臣: 宋朝9位:李昉、范仲淹、司马光、王旦、王曾、蔡卞、黄中庸、郑居中、蔡沈。 元朝4位:吴澄、耶律楚材、许衡、廉希宪。 明朝4位:方孝孺、李东阳、谢迁、倪元璐。 清朝8位:汤斌、刘统勋、朱珪、曹振镛、杜受田、曾国藩、李鸿藻、孙家鼐。 如果再加上金朝的虞仲文和张行简、郑经在台湾追谥的陈永华,中国历史上总共才有三十一位谥号为“文正”的人物,其中,较为知名的有范仲淹、司马光、耶律楚材、方孝孺、曾国藩等。

昭群

中国古代的君王称呼各不相同,例如周武王、唐太宗、魏文帝、康熙、雍正、乾隆,又比如贞观之治的贞观又是什么?是不是非常复杂,让大多数人莫名所以。 这就是古代君王庙号、谥号、年号的三个不同的命名方式。庙号起源于商朝,君王死后,后代为了祭祀而追认的名称就是庙号,庙号的命名有五种方式,一是开创基业的君主称太,例如宋太祖赵匡胤;二是对于功高盖业的君主称“高”,比如汉高祖刘邦,三是对于有功于社稷,可以享受世代祭祀的君主称“世”,比如清世宗胤禛,也就是雍正;对于力挽狂澜的中兴之主称“中”,比如唐中宗李显;如果君主有大功,那么庙号就称作祖,如果有大德,那么庙号就称作宗。

猜你喜欢
盖世

浩漭天地,界陆三分。妖魔横行的寂灭大陆,药神宗天才宗主,毕生无法修行,于大限将至之际,寻转世再生之路。然,生死海深,轮回路险,因果纠缠,厄难降临。……三...

by:醉挽清风SA

鲁迅杂文华盖集

《华盖集》是1926年北新书局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鲁迅。收录了鲁迅在1925年间所写的杂文三十一篇,包括《咬文嚼字》《青年必读书》《论辩的魂灵》《夏三虫》《忽然...

by:十八子律人

盖盖家族的美好回忆

盖盖班班和宝子们的美好回忆,你们永远会被我珍藏在心底~~爱你们~~

by:播兮盖儿

玉盖谜彰

【简介】一九四八年春,主人公欧阳达误入神秘村庄“玉台村”。此村世代封闭,以盛产玉器闻名于世,而掌握全村大权的正是王氏一族。此时正值族长换届,然而老族长被发现死于...

by:一路听天下官方

华盖集

公益专辑:华盖集读播:《华盖集》公益主播:了凡积善之家'主播姓名:张国华义工介绍:张国华,于沧州师范学院大二在读。平时喜欢参加各种公益活动来帮助他人、提高自...

by:了凡积善之家FM

华盖集

《华盖集》是1926年北新书局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鲁迅。收录了鲁迅在1925年间所写的杂文三十一篇,包括《咬文嚼字》《青年必读书》《论辩的魂灵》《夏三虫》《忽然...

by:秋语荷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