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诗词配乐朗诵-1935-忆秦娥·娄山关

2020-07-26 09:35:2503:19 1484
声音简介

《忆秦娥·娄山关》是毛泽东写于1935年的一首慷慨悲烈、雄沉壮阔的词。

此作通过在战争中积累了多年的景物观察,以景入情,情中有景,从内到外描写了红军铁血长征中征战娄山关的紧张激烈场景,表现了作者面对失利和困难从容不迫的气度和博大胸怀。



忆秦娥1·娄山关

西风烈2长空雁叫霜晨月3。

霜晨月4马蹄声碎5喇叭声咽6。

雄关漫道真如铁7而今迈步从头越8。

从头越苍山如海9残阳如血10。



注释译文-注释


1忆秦娥是词牌名源于李白的词句“秦娥梦断秦楼月”。双调仄韵格四十六字。该词牌名的最早出李白《忆秦娥·箫声咽》词。此调别名甚多计有《秦楼月》、《玉交枝》、《碧云深》、《双荷叶》而《秦楼月》则与《忆秦娥》同取词中首句为之名。

2西风烈列凛烈、猛风西风劲厉。

3长空雁叫霜晨月在霜晨残月映照下在烟雾茫茫的长空中有飞雁在叫唤。这两句是记拂晓情景时娄山关战斗已经胜利结束。

4霜晨月叠句类似音律上的和声有连锁作用详见词牌忆秦娥。

5马蹄声碎碎碎杂碎乱。

6喇叭声咽喇叭一种管乐器即军号。咽呜咽、幽咽声音因阻塞而低沉。

7雄关漫道真如铁雄关雄壮的关隘即指娄山关。漫道徒然说枉然说。人们徒然传说娄山关坚硬如铁。

8而今迈步从头越迈步跨步、大踏步。从头越即为头越。张相《诗词曲语词汇释》“为头犹云从头或开始也。”有重头再开始的意思。说的是从头大踏步越过雄关却隐约透露着当时战略任务受挫要对长征计划从头再作部署且有取得胜利的坚定不移的信心。

9苍山如海青山起伏像海的波涛。

10残阳如血夕阳鲜红像血的颜色。


译文

凛冽的西风正猛烈地吹着

大雁鸣霜晓月当空。

晓月当空

马蹄声零碎而又纷杂

军号声声沉郁低回。

不要说群山起伏像铁般难以逾越

而今让我们重振旗鼓向前。

重振旗鼓向前

茫茫青山如大海

夕阳光华赤如血。



创作背景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诗刊》一九五七年一月号。

这首词题目中的娄山关又称娄关、太平关建立在险峻的山峰之间位于贵州遵义北大娄山的最高峰上是贵州北部进入四川的重要隘口离遵义城约60公里。娄山关地势极为险要《贵州通志》说它“万峰插天中通一线”。是四川与贵州的交通孔道。此处群峰攒聚中通一线地势十分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娄山关一役关系着中央红军的生死存亡。

长征过程中土城战役失败后毛泽东认真总结教训亲自指挥了他一生最为得意的四渡赤水行动。他决定放弃和张国焘会合挥师东进再渡赤水回贵州攻打黔军

红军沿盘山道猛烈攻击红军二渡赤水后于2月25日攻克娄山关控制住这座雄关使大部队顺利通过。随后红军沿盘山道向关口猛烈攻击又在点灯山一带的山梁上与敌激烈拼搏经过反复争夺终于占领点灯山高地牢牢控制了关口。这时已近黄昏红军在夕阳映照下疾迅通过娄山关。2月 26 日击溃了向娄山关反扑之敌2月27 日在遵义以北粉碎敌三个团的阻击。28 日红军乘胜追击再取遵义。这次战役是遵义会议后的第一个大胜利也是长征途中的最重大的战略转折。

2月28日毛泽东随中央军委纵队登上娄山关极目四望欣然作笔写下该词。由于这一仗意义重大所以诗人的心情无比激动在战斗结束不久即挥笔写下这首诗词。



鉴赏评价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简炼地指出了战斗的时间、景候还创造出一个壮烈的抒情氛围。一开始三个字“西风烈”悲声慷慨高亢英雄落寞之情划破寒空直上云天。其中尤其这个“烈”字让人读来不禁泪雨滂沱犹如置身凛冽的西风之中耸然动容平添悲壮。清晨寒霜漫天西风猛烈地吹荡晓月依然挂在天边这时雁的叫声阵阵传来长空浩大无涯大雁哀凉清幽凄婉悠长的景致出现了音律前第一句急后第二句慢在鲜明的对比中产生回肠荡气之感更增添几分冷峻与悲壮。透过这种情调读者可以想象到即将来临的战斗的紧张和艰险。“霜晨月”虽读上去是三字一顿但一幅晓月寒霜图幻化而出而在图中美丽的大雁也为这美丽晨景感动得如歌如泣了。这种手法似取自马致远的“古道西风瘦马小桥流水人家”但在渲染气氛的效果上有过之而无不及。‘就在这霜、晨、月中在肃杀的西风及大雁的凄声中在声、色、音的交融中人物出场了。

第四、五句嗒嗒的马蹄与呜咽的军号声远近唱和起伏迭荡在山间回环向前。前面三行已层层铺开了这样一个悲烈的风景就在这霜华满地残月当空的风景中红军的长征壮怀激烈犹如易水之寒。诗人仅用“马蹄”“喇叭”代表红军又用“碎”与“咽”形容心境用字凝炼、准确、优美情景相得益彰。《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在断鸿声里忧愁风雨中“倩何人换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辛弃疾的词在毛泽东的这首诗尤其上半阕得到了完美的应和可堪英雄苍凉之气难分伯仲。

跟着“霜晨月”这一景句的重复固然是词牌的规定同时又起着联系下文的作用。“马蹄声碎喇叭声咽”两句把红军行动生动地描绘出来了。作者以表现事物形貌的“碎”来形容马蹄声以“咽”来描绘喇叭声准确而精彩。“碎”表明马蹄声急而低“咽”除了表明喇叭声不怎么嘹亮之外还暗示了战斗的壮烈。从这两种有代表性的声音的描绘中可以体会到红军行动的机敏。事实上红军就是把敌人打个措手不及拿下这座易守难攻的雄关的。词没有直接描叙战斗的过程但从这两个句子中可以想象到战斗的紧张和剧烈。

上阕这四句写景实则非自然之景实是作者眼中之景如王国维所说的“景中有我”实在是写情中之景以表达景中之情写作者之所感所想。所以这里的景物描写其实不过是作者的真实感受的外化景象是作者当时的心情投射在周围景物时所看到的事物。正因为寒冷才觉得西风烈正因为路难行才觉得霜重正因为心情沉郁才听得雁叫凄苦马蹄声碎喇叭声咽。而这也正是红军当时冬夜行军的真实写照。上阕的整体色调的灰暗的天色未亮凄风冷月行军困苦可谓没有一点亮色。上阕确定的基调是阴沉抑郁的一句“马蹄声碎喇叭声咽”让人变得心情沉郁。

下半阕上来起始二句一片的凄厉悲壮豪气突升一笔宕开并不写攻占娄山关激烈的战斗而是指明即便关山漫漫长路艰险但已定下从头做起。照一般的章法写来下阕可以写人之困顿路之艰难以抒行军艰难之慨进而深化这种基调写成一首写长征路难的抒情之作。但作者没有如此而是笔锋一转横空出世全词的调子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下阕的开头虽然语调比较舒缓了但“真如铁”三字突出了夺取这座雄关的艰辛——作者通过“铁”这一物象的坚硬、沉重艺术地把“艰辛”具体化、形象化这是很精巧的构想“真如铁”这个“铁”字用得极妙让人有超现实之感。因而已被广泛传诵成为佳句。而句中的“漫道”二字却又展露出藐视艰辛的豪迈情怀。“雄关漫道真如铁”这个句子的内涵极为丰富。“而今迈步从头越”是上句的自然延伸。“迈步”就是举大步经过战斗“雄关”而今已变成通途。“从头越”这三个字凝结了多少内心的奋发突破之情。这支革命队伍跨越雄关踏平险阻的坚强决心和无畏勇气就出来了。激抒自己一腔英雄豪气以及对获胜的信心。诗人感到即便过去遭过一些失败但可以“从头越”。

词以“苍山如海残阳如血”这两个景句来收笔极有情味。前一句写山。“苍山”即青山。既写出了山的颜色也隐约流露出作者的喜悦。“如海”是说山峦起伏不尽就像碧波万顷的大海。不仅展现了壮阔的山景也表明了作者是站在高处眺望一股雄壮的气概萦绕于句中。后一句写夕阳。“如血”是说夕阳像鲜血那样殷红。它点出了红军胜利越关的具体时间还使人通过这一壮丽的图景联想到红军义无反顾、不怕牺牲的伟大精神。这也是对词的前阕及后阕首句中“真如铁”所蕴含内涵的回应。这两个色彩鲜明的比喻句既描绘了景物又饱含着感情。写的是黄昏景象从凌晨写到黄昏乍看跳跃起伏前后不太连贯但作者正是利用了这种时空上的错位描写了这样的一幅景象天亮复天暝红军经过一夜又一天的急行军早已过了险峻的关口击败敌人占领了娄山关把困难和艰险抛到了身后。一天激战后遍地硝烟血流成河英勇的红军战士倒在了战场上他们的鲜血染红了娄山关的崇山峻岭而红军的旗帜在烈烈西风中飘扬在夕阳中显得格外地鲜红。此时诗人伫立于娄山关之巅遥看远处连绵起伏的山脉莽莽苍苍如大海一般深邃而黄昏的夕阳渐渐落下剩余的一抹霞光如血一般映红了天际。画卷之美正符合苍凉沉雄的大写意之境界而这种大写意之境界正是汉风众美之中一类。李白《忆秦娥》有“西风残照汉家陵阙。”近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曰“寥寥八字遂关千年登临口。”而毛泽东这最后二行博大苍茫之气与李白有同气相呼应之感同时毛泽东这二行还更多一些英雄之气与壮丽之气。

本词写于娄山关激战之后以娄山关之战为题材虽然写的是翻越娄山关的行军情景写的是胜利后的所见所闻所感但运用的是高度综合法、侧面描写法把两天的战斗历程浓缩为一天通过严肃、紧张的行军气氛透露出激战的先兆通过猛烈的西风声、凄厉的雁叫声、细碎急促的马蹄声和时断时续、悲咽带涩的喇叭声暗示战斗紧张激烈通过描写海涛般起伏的苍山、如鲜血般殷红的残阳借以表现浴血奋战、英勇牺牲的激战情景。

这首词是毛泽东所有词作中较为出色的作品综观全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景中含情情中又有景情景一体水乳交融体现了毛泽东作为诗人的才情和技巧。其结构的独特之处还在于上阕沉郁下阕激昂上阕取冷色调下阕取暖色调色彩对比强烈感情对比亦同样强烈上下阕的强烈对比恰恰反映了作者的乐观主义精神和作为一代伟大指挥若定的气魄。此词慷慨悲烈写景状物、抒发胸臆堪当精品。全词只写了中央红军的一次战斗却是对红军长征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真实折射。上下两阕通篇只有四十六个字篇幅虽短但雄奇悲壮气势如虹寥寥数笔“份量”很重像一幅出自大师手笔的简笔画笔简而意无穷勾勒出一幅雄浑壮阔的冬夜行军图表现了作者面对失利和困难从容不迫的气度和胸怀。

曾经亲临娄山关战斗的作家成仿吾回忆说“这首词生动地描写了当年红军指战员从拂晓出发到傍晚结束战斗的动人情景。西风猛烈长空雁叫红军在月明的霜晨进军马蹄声微响喇叭声低沉一片严肃的战斗前的景象。经过战斗后雄关也被我们占领大家迈开大步通过在黄昏中向波涛起伏的群山奋勇前进。全词写出雄关也没有什么了不起我们艰苦奋斗就能前进尽管前面有多少艰难险阻。”

臧克家在阐述诗格和人格的关系的时候评论说“一个人的人格和他的创作关系重大。现在有些诗人不深入生活关在屋里写诗小有成绩就高视阔步自大得不得了。诗是人的心灵表露不与时代同步人民同心能写出真正好诗来吗?我认为我们写诗做人都应该向毛主席学习学习他的美德谦虚平易近人。有些写诗的人真正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很淡追求名利的心很强。毛主席写诗从未想过发表他也从未想成为一个诗人。他写诗就是情之所至有感而发。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他在马背上吟诗诗情充溢于中不吟出来不痛快。这种美丽高尚的感情喷勃而出才能写出好诗来。”

孙果达评论四渡赤水说“可以说正是这一仗的成功才奠定了红军长征能够胜利到达陕北的基础也奠定了毛泽东作为三人军事指挥小组主要成员全权指挥军事的地位。为此毛泽东自然刻骨铭心引以为豪。”

《忆秦娥·娄山关》这首词一般鉴赏者都认为是写景色的连郭沫若也这样认为。对于该词是写一天的事还是两次的事文艺界也有不同的看法。作者在1962年5月9日读了郭沫若对这首诗的赏析后做了直接的回应。将郭沫若对本词的解析内容全部删去并以郭沫若的语气写了一段对这首诗的注释性文字“词是后来追写的那天走了一百多华里指挥作战哪有时间去哼词呢南方有好多个省冬天无雪或多年无雪而只下霜长空有雁晓月不甚寒正像北方的深秋云贵川诸省就是这样。‘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两句据作者说是在战争中积累了多年的景物观察一到娄山关这种战争胜利和自然景物的突然遇合就造成了作者以为颇为成功的这两句话。”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毛泽东诗词配乐朗诵

毛泽东所作的诗句大概能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他参与战争之前所作的诗词。此时的毛泽东尚处于年轻的学生时期,他写的大部分诗都是赠别诗和咏志诗,充满了年轻的朝气。第...

by:华安信达

毛泽东诗词朗诵

毛泽东诗词朗诵之沁园春雪《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

by:聚源堂肆辣评

毛泽东诗词朗诵

朗诵者大气磅礴气势恢宏

by:1860675czzw

毛泽东诗词朗诵

毛泽东诗词朗诵第二天沁园春·雪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

by:郁耀忠华

毛泽东诗词朗诵

毛泽东诗词大气磅礴、刚健有力、情感丰富、思想深远,不作无病呻吟,不是矫揉造作,是真性情、真诗,吟诵时使人快意十足,心中生发无限感慨缅怀之情。

by:江年左华

毛泽东诗词朗诵

作者简介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诗人,中国共产党...

by:王健叙事吧

毛泽东诗词朗诵

赏析领袖诗词,领略伟人风采!

by:玛伽霓的经典诵读

毛泽东诗词朗诵

毛主席诗词意境高远,蕴涵丰富,表达了主席的心路历程、伟岸人格和光辉思想,是弘扬中国精神、激发中国力量的不竭动力!听主席诗词,感受其高远意境、大气磅礴以及深邃思想...

by:行云流水0618

毛泽东诗词朗诵

毛主席是内心情感极其丰富的一代伟人。诗词无疑是承载毛主席情感的一个重要载体。毛主席诗词具有永恒的魅力,凝结着无穷的中国力量,字里行间洋溢着浩然正气,既有惊心动魄...

by:我的地盘请听我的

毛泽东诗词朗诵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和领导者,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和杰出的书法家。谨以此朗诵表达对人民领袖、杰出诗人毛...

by:如沐春风chu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