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艺术新论「鲜血与美」 第一期

2023-06-12 07:34:2221:04 2.8万
所属专辑:一间自己的屋子
声音简介

收听播客的听众们,你们好,我是车小姐,车水马龙的车,是一名全职设计师。


其实读书是很私人的事,非要做成播客,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在建立我们自己的共同文本的基础之上,展开同一语境下探讨事物的可能。把播客比作一个虚拟的外部空间,这个空间可以通过聆听来感受它的内在意涵,并从中得知我们可以在这个屋子里看见什么,交流什么,探讨什么以及什么是重要的。


我在封面特意画了一个女人的形象,因为那就是我,试图以裸露的形象,想象在没有重力的水里,自由地优雅地穿过那道门或窗或别的什么。


社会将我们原本拥有的复杂度剔除干净,剩下一个只属于肉体,而不属于心灵的躯壳。一个鲜活肉体的享乐需要什么,我们就追求什么。神说,他要使我们有合一的心,也要将新的灵放在我们里面。


而这正是播客的起点,我们试着探讨看看,除了温饱之需,还有没有什么是重要的,值得我们抽出时间来了解的,关于真与美的问题。


好,让我们开始吧。

播客的内容,会从朋友送我的生日礼物开始,也就是关于艺术与创作的牛津通识读本。有《西方艺术新论》《设计,无处不在》《纪录片》《电影》《达达和超现实主义》这五本书,刚好都还挺容易入门,我们就一起阅读他们吧。


我们阅读的第一本书是《西方艺术新论》。作者辛西娅·弗里兰。

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艺术就受到西方艺术的巨大影响,从绘画、装置到行为和影像,西方现当代艺术的各种样式都有了中国版本。对于我们来说,某些艺术形式,比如装置和行为艺术,由于和传统绘画之间存在形式上的巨大差异,而变得难以理解,甚至会说看不懂,这样导致的直接结果是完全不接受这类艺术作品。普通观众甚至一些专家学者,对某些当代艺术作品横加指责,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究竟是观众思想保守,缺乏审美修养,还是艺术家装神弄鬼,故作高深,对西方艺术不加思考地生搬硬套呢?这不仅是观众与中国的艺术评论家对西方艺术的理解问题,也对于艺术家们提出了质疑,我们不禁要问,艺术究竟是什么?如何理解艺术的形式、内容和功能,不同的艺术观念又产生了怎样的认识和理解。我们也许要从西方艺术的发展演变与当代境遇开始,寻找它们所属的语境的合法性与正确性。


二战在西方艺术发展史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直接导致了艺术家们创作转向与现代主义绘画完全不同的面貌。先后出现了抽象表现主义、极少主义、波普艺术、大地艺术、行为艺术、影像艺术等艺术流派。这当中的一些艺术作品和形式让观众看得目瞪口呆,云里雾里,同时这些令人困惑的艺术实践也给艺术评论家和艺术史学家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安迪·沃霍尔的著名作品《布里洛盒子》就是由堆在博物馆里的几个木包装盒子组成的,怎么能也被纳入到艺术的范畴之内呢?表面上看,这些作品与传统绘画、雕塑形成了某种程度的断裂与颠覆,但从另一种角度来看,它们又是传统艺术在面临自身艺术语言不能满足当下所处社会文化对艺术的要求。  就如那句著名的话“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残忍的”。在艺术领域也是一样。艺术迫切需要更新自己的样式和内容,以符合当下社会与自身联系的艺术语言。


这也许能解释,为何二战之后艺术发展迅猛而又个性鲜明的原因,我们甚至称它为“因残酷而生的感官世界”。二战是世界历史上重大事件,在这场关系到人类命运前途的搏斗中,世界艺术也经历了一次心灵的震荡, 情感的冲突和观念的嬗变。艺术家饱受了战争带来的巨大煎熬,也释放出巨大的生命与艺术激情,为人类留下 了特殊的精神财富。


面对艺术家的狂热创作,我们感到无比困惑,不知要以何种方式看待他们。这就不禁要问,那什么是艺术呢?本书就是从不同的艺术理论出发,探讨那些在艺术领域中不能严格称作艺术理论的话题,来试着回答这个问题的。


辛西娅为了向我们展示艺术的丰富多样性的研究,她用了让人为之一震的策略。第一章就以当代艺术中以鲜血为主体创作的系列艺术作品说起。



安德烈斯·塞拉诺的旗帜上的鲜血,画面中是美国国旗在滴着血。


马克·奎因《Self》

艺术家马克·奎因最有名的作品《Self》用冷冻血液浇灌进用他自己的头部做出来的模型里面。奇基·史密斯92创作的雕塑作品《血泊》,乍看是一个蜷缩着的全身是血的瘦弱女人,被血模糊了面孔。弗兰克B,95年创作的《我不是你的宝贝》中,演绎了古代医学的放血净化身体的仪式。


奇基·史密斯《血泊》


小野洋子在1964年的《葡萄柚》一书中写道:“用你的血液来绘画。” 保持绘画直到你晕过去。继续绘画直到死。”


为何如此多的艺术中运用献血作为表现手段?其中一个原因是它与绘画之间具有某种有趣的相似之处。鲜血颜色鲜艳,光泽诱人,能附在物体表面,可以用来绘画和图案设计。血液带有象征意义。生命流淌在血液之中,通过献祭动物的生命,达到我们与神圣的连结。中美洲文化以仪式性的流血使大地湿透。天主教仪式将酒转化为基督的宝血。血液尽管在宗教和仪式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在我们的现代社会中,血液已成为有害的病原体,肮脏的疾病携带者。我们每天的大部分工作都在对血液进行防疫和消毒。


血液既是圣洁高贵的,也是失贞不洁的。既是生命的,也是死亡的。鲜血也可以表达少数文化,政治纷争,疾病传播,如梅毒和艾滋病。显然,在象征和表达方面它有着丰富的的指涉和意涵。


接下来我们说说鲜血和仪式的关联性。


中世纪早期,动物鲜血作为重要的祭祀用品,以洗净我们自己所犯下的罪。有着救赎和净化人身上罪的意义。而现在,我们处在一个工业的城市文明当中,艺术作品还能产生其在原始宗教仪式当中所具有的意义吗?一些人鼓吹艺术即仪式的理论,在这种理论中,一些普通的物品或行为,通过融入到一种共享的信仰体系当中,而获得了象征意义。


玛雅国王帕伦克当众刺穿他的阴茎并用一根芦苇三次穿过它而鲜血直流的时候,显示了他连通亡灵世界的原始能力。而一些艺术家们则想创造一种与仪式相类似的艺术感受。例如赫尔曼·尼奇他声称可以通过音乐、绘画、榨酒和仪式性地泼洒动物鲜血和动物内脏来使人压抑的精神得到宣泄。


艺术即仪式的理论,看起来合乎情理,因为艺术为达到某种目的,会利用仪式、人体、物品的运用以产生象征性的价值。就如许多不同的宗教仪式都会包含圣礼、圣物、特殊场景等组成因素。但对于观众来说,也许能理解物品的象征意义,但未必能接受艺术家的怪异、激烈的行为。观众作为仪式的参与者,清晰地理解并接受仪式的目的是最主要的。这并不容易,当观众在进入艺术作品之前所具备共同认知和信仰,乃至价值都完全不同或者不对等的时候,就阻碍了这一仪式的目的。


大部分现在艺术在剧院、画廊或音乐厅的环境中进行,缺乏对作品中表达的“团体信仰”展开普及,更没有说明其创作的背景。而这些恰恰是对于 观众理解作品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是这一信仰为艺术家的行为提供了正面意义。


假如艺术家想借着基督教中血液象征救赎的意涵,以表达艾滋病病人的因非性行为而染上的病,要说明血液原本是圣洁这一警示道理。那前提是得让非基督徒也获得这一信仰前提,或故事背景。不然就那一理解,甚至只会给观众留下恐怖骇人的片面印象。


有些人对于当代艺术中使用鲜血做出了嘲讽式的评价,他们认为那样并不能建立有意义的关联,反而扩大了艺术作品的娱乐性和盈利性。约翰·杜威却指出,艺术家为追求新奇和独创,应该竭尽所能,这恰恰是为了不迎合商业市场而做的努力。因为工业化生产的特征就是机械化、重复、大量地生产着我们日常的消费品。而艺术不论以何种形式,都应避免沦为这样的商品。



达明· 赫斯特最著名的作品《 生者对死者无动于衷》创作于1991年,作品是一条浸泡在福尔马林的玻璃箱中的死鲨鱼,作品被摆放在他在伦敦开的药房餐厅内,难以想象,赫斯特展示爬满蛆虫的腐肉的场面提升了他在餐饮业的形象,所谓名利双收。顺便提一下这幅作品拍卖价格是500万欧元,里面的鲨鱼还因为腐坏更换了一条。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了解下。


最近几十年,一些最有名的艺术家由于展示令人吃惊的人体和体液而引起争论,比如塞拉诺的《尿浸基督》,奥菲利的离经叛道的《圣母玛利亚》,罗伯特·马普索普的《Jim and Tom, Sausalito》(作品展示的是一个头戴情趣面罩的男子向另外一个男子口中撒尿的情形)。


《尿浸基督》



《圣母玛利亚》



《Jim and Tom, Sausalito》


这些充满争议的作品是关于宗教和体液的,这并非偶然。痛苦和受难的符号是许多宗教的核心,但当艺术作品脱离了宗教团体而进入艺术品市场,往往给人带来震惊超过欣赏。如果这些艺术作品与世俗符号相混合,作品自身的含义会受到威胁。在既没有容易理解的仪式含义,也没有通过美获得艺术补偿的情况下,所谓的“用尿液和鲜血”制作的艺术作品就进入了公共视野。


也许现在艺术评论家还在怀念像西斯廷教堂绘画那样充满美感和提升精神力量的艺术作品。在那里,至少最后的审判中圣徒殉难或罪人被折磨的血腥场面被描绘得无比传神,作品具有清晰的道德目标。同样一些当代艺术评论家认为身体如果要被裸露地展示,就应该被创造称像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或米开朗琪罗的《大卫》雕像那样。评论家似乎不能从塞拉诺的《尿浸基督》中发现美和道德。参议院赫尔姆斯总结说:我不认识安的列斯·塞拉诺先生,我希望我从来不会遇见他,因为他不是一位艺术家,他是一个怪物。


当然关于艺术和道德的争论并不鲜见。大卫·休谟也曾处理过在他那个时代被广泛关注的关于道德、艺术和品味的难题。修谟应该不可能承认艺术中的亵渎、不道德、性、体液的使用是合适的。他认为艺术家应该支持进步的启蒙价值观和道德改善。修谟和康德的作品创立了现代美学理论的基础,这是下一期我们会继续学习的内容。


感谢大家的收听,如果你喜欢我的节目,欢迎转发,也欢迎加入我们一起学习和探讨。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西方艺术史与近现代艺术史

西方近现代艺术是专门针对想就读欧洲各类美术学院的本科或硕士学生提供相对应的西方艺术史研修学习,以备于想参与欧洲各类美术学院入学考试的西方艺术史的史学资料。参考书...

by:MELI意语

鲜血神座

【内容简介】执于情,诚于心,前路纵是尸山血海,地狱无间,也要凭手中长刀杀回来。做不了身披金甲,脚踏七色云朵的盖世英雄,那就用累累白骨堆砌成神座,用无尽鲜血染红这...

by:大壮工作室

西方艺术史

张法中:“我是真心有个梦想,希望可以用艺术去影响到咱们每一个中国人。我觉得没有接触过艺术的人,可能就会是人类三角形里边最底层的人,我希望大家都有机会能走到更高的...

by:张法中

鲜血梅花

一代宗师阮进武的死亡,留下妻子和儿子阮海阔。子报父仇思想的根深蒂固,五岁的阮海阔就注定了他的人生的使命是为父报仇。阮海阔长大成人,没有半分武艺,身体虚弱不堪,但...

by:北平观秋

鲜血梅花

《鲜血梅花(2012年版)》收入余华的五篇短篇小说:《鲜血梅花》、《古典爱情》、《往事与刑罚》、《此文献给少女杨柳》、《祖先》。

by:启辰说过要听话

西方艺术100问

【专辑内容】以提问的方式,讲述西方古典艺术中名人、名画的相关知识。以便于读者记忆与分享。【适合谁听】这次更新的专辑儿童、家长、情侣等人群都很适合听,重在提高审美...

by:筑梦_艺术中心

夜话西方艺术

Hi!我有一个艺术想和你谈谈~了解一下?古往今来,我们对于艺术的理解都太晦涩,我们往往热爱艺术,但却始终无法进入,艺术似乎离我们太远太远,我们驻足每一个撼动人心...

by:艺术岛屿

西方艺术故事

这是一部充满趣味的西方艺术史书,作者独具匠心、精心润笔,以通俗晓畅的优美文字勾勒出了上自古希腊、下迄现代西方艺术的发展脉络,对构建西方艺术史诗的艺术大师、最具代...

by:听友58759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