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简介

新亚的听众们,大家好,我是汪荣祖,欢迎你跟我一起探讨20世纪权力的游戏——大国的博弈与兴衰。今天要讲的是美国的霸权。


民主制度,虽举世渴望,但并非白璧无瑕,民主政治与暴民政治有时仅一线之隔。美国号称是最成功的民主国家,要在三权分立较能平衡制约,然就民主而言,经由选举产生的总统、副总统,以及参众两院议员,几皆有钱有势之辈,无钱无势只有投票权,何来竞选权?更遑论当选,因而掌权者的阶级性质极为明显,一般老百姓岂能当家作主?


民主的美国以法治严明自许,但法律之前并非人人平等,官司的胜败往往取决于能否有能力请到索价昂贵的律师,而监狱的条件又大相径庭,富人入监像住封闭的乡村俱乐部,而穷人入监则犹如人间地狱。民主的美国又最讲人权,但黑人的人权问题历史悠久而至今无解。


号称人人生而平等的美国,何以曾有黑奴制度?原来蓄奴者不认为黑人是人,而是财产,所以可以买卖。林肯(Abraham Lincoln,1809-1865)总统以解放黑奴闻名,但他在1861年2月23日的就职演说中明白宣示:“干预南方各州已经存在的奴隶制度完全不是我的目的。我相信我没有合法的权力这样做,我也没有意愿要去做”(I have no purpose, directly or indirectly, to interfere with the institution of slavery in the States where it exists. I believe I have no lawful right to do so, and I have no inclination to do so) 。


所以美国内战的爆发不在北方坚持废奴,而是南方坚持分离,林肯是要为维持国家统一而战。战后由于1876年总统大选的纠纷,为了使共和党的海斯(Rutherford B. Hayes)当选为总统,与南方作交易,将联邦在南方的占领军快速撤离,以及做了其他方面的让步,是谓“1877年妥协”(The Compromise of 1877)。


妥协的结果导致全面的“隔离政策的立法”(segregation laws) ,黑人在南方并没有被解放,在北方则遭遇歧视。一直要到1965年詹森(L.B. Johnson)总统才完成“平权立法”(the Civil Right Bill)。但是法律上虽然平权,实际上黑白仍然不平等,未能彻底解除在习俗上的种族歧视心态。黑人奥巴马虽于2008年当选美国总统,但其“黑皮白骨”,言行思维与白人民主党总统并无异质。事实上八年下来,黑人的境遇也未见改善;即使如此,对白人至上主义者而言,仍深感不爽。


特朗普(Donald Trump)于2016年当选为美国总统,未尝不可视为白人至上主义(white man supremacy)的反扑。他当选后流露出来的种族偏见,以及对前任黑人总统的全面否定,略可概见。同时也透露美国选举制度的问题,怎么会让一个没有任何行政经验的商人与狂人当选为世界超强国家的领导人?此于白人的心态有关,黑人至今约占美国人口的十分之一,但来自墨西哥的族裔不断越境,出生率又高,人口增长最为快速。


美国的白人原占80%,而今已接近60%,继此以往,能无白人将成为少数民族之虞?所以白人寄望特朗普,特朗普也不负所望,一上台果然要禁止回族移民,并实践驱逐在美国的非法移民的竞选诺言,而非法移民之中极大多数是有色人种,连在美国出生的所谓“寻梦者”(the Dreamers)也不放过,甚至要不惜工本在边境修筑长城,阻挡非我族类者入境。特朗普声称“美国第一”,其实是“白人第一”。


正因为特朗普没有政治经验,不知掩饰,不明外交辞令,无论对内、对外都毫无忌惮,言所欲言,为所欲为,暴露了美国这个国家隐藏的虚伪、自私、骄傲与自以为是。选出特朗普,美国已有不少有识之士,感到不妙;但任期未半已发现比预期的更加不妙,他们没料到总统会公开说,白人至上主义者、三K党 、新纳粹都是“非常好的人”(very fine people),更不必说,他的政府集极右派之大成,而他个人举止粗俗、浅薄、吹嘘、谎言、高傲,甚至大肆攻击媒体,直接挑战美国引以为傲的民主与言论自由,使有识之士痛恨这位总统毫不犹疑揭开民主、自由、宽容的面纱,重新露出当年名记者根瑟所谓“丑恶美国人”(Ugly Americans)的真面貌。


在对外关系上,特朗普公然要他的联合国首席代表在联大,点名威胁反对美国决议案的国家;睁眼否认气候暖化的科学证据,单边退出巴黎气候协议,暴露美国的自私、粗暴而缺乏理性;不顾国际反对,悍然撕毁于伊朗签订的六国协议;美国虽早已债台高筑,仍继续要大事扩充武备,还要进一步发展核武,将核弹小型化作一般战役之用,不惜扩散核武,已令人匪夷所思,更发动贸易战争,单方面课征重税的贸易政策,使人想起1929年全球经济大恐慌之后,美国国会于1930年不顾全球30个国家的抗议,通过残忍的斯姆特-霍利关税法(The Smoot-Hawley Tariff Act) ,暴露了美国号称自由贸易的假象。美国单边主义的霸权心态毕露矣!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美国罗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总统规划战后世界,明确反对帝国殖民主义。按自二十世纪之初以来,列强几无不崇奉帝国主义,全力向海外扩张,夺取殖民地以获取资源、市场、劳力,并于激烈竞争之余,造成两次世界大战。强大的帝国主义国家大多来自欧洲,大英帝国的殖民地尤其遍及全球,号称日不落国。


战后德、意、日帝国相继灭亡,英、法等国虽胜出,若失去殖民地,难称帝国,只能沦为二等国家。于是殖民地纷纷独立建国,联合国谴责帝国主义为侵略、剥削、高压,以及侵犯人权的代名词。欧洲衰微,美、苏超强崛起,美、苏争霸,虽不再争夺殖民地,却各拥有附庸国或盟国,称之为两大帝国,也未尝不可。双方在冷战意识形态高涨时期,各以帝国主义相互诋毁。其实帝国有不同类型,自有异同;冷战时期的美苏两大帝国,就很不相同。


美国一直以宣扬民主、自由、人权自豪,并以此标榜,似乎不符合帝国主义的作为。但美国无疑自二十世纪初已是帝国群中的后起之秀,像欧洲帝国主义国家一样,向海外扩张,占据菲律宾、夏威夷,以及寻求全球经济利益。二战之后虽因政治原因菲律宾独立,但以反共抗苏为名,在全世界建立无数军事基地,不时对各地区作军事干预,又以美元掌控环球经济,意欲主宰全球才感安全,岂不然乎?苏联崩解之后,美国更独霸世界,原可凭其实力重整正义公平的世界新秩序,环球同享和平红利;然而不仅在意识形态上一意孤行,强加其价值于别国,而且在行动上仍然结盟拉派,围堵遏止,仍不脱帝国主义的作风,导致地区动乱,争端不歇,战祸未稍逊于冷战时期。何以致此?


美国的国家行为实有其深远的思想渊源,要因其自负具有道德的高度,强行其偏狭的国家意志,自觉地只顾及本国之利益,而不自觉地漠视他国之利益,对别国的威胁过度敏感,而自身对别国强大的威吓,往往无感,政策失误而又欠深切的反省。美国建国元老们原本反对欧洲王权,原有反帝国主义的传统;但于百余年间从美东蕞尔小国成为世界强权,不免重蹈帝国主义的覆辙,思维与行为不脱帝国主义的本质。


美国外交史家威廉斯(William Appleman Williams)早在1960年代就指出:“美国外交含有最基本的悲剧因素” (American diplomacy contained the fundamental elements of tragedy)。他认为美国持续不断地向海外动用武力,却无法达到施展武力的初衷,其结果反而造成冲突、危机与战争。威廉斯所关注的是1959-1961年的古巴问题,但他已觉察到古巴危机足以象征美国在二十世纪整个外交的悲剧。威廉斯教授在当年被认为是左派观点,被视作是过激的论调,颇引起争议,但是今日看来,美国在亚洲、在中亚、在中东不时动用武力,几乎都以损人不利己的悲剧收场,重读威廉斯,确实有其锐识与远见。


所谓帝国主义,基本上是一种国家政策、行动,主张直接以武力扩张领土或以政治与经济实力控制其他地区。二战后的美国要以其超强的军事与经济实力,在全球贯彻其所信奉的理念与制度,即以民主、自由、人权作为干预别国的理由。


凯南 (George Frost Kennan,1904-2005)是二战后著名的冷战理论之父,甚至想要以美国无敌的武力来改变苏联的制度。事实上,美国无与伦比的军事实力也改变不了许多弱小国家的现实,而且制造更多的问题,所谓治丝益棼者也。诚如威廉斯所说,美国的崇高目标未达,反而增加动乱、仇恨、战争与苦难,甚至引火上身,饱受恐怖攻击之祸,确实颇具悲剧效果。


英国著名史家汤恩比(Arnold Toynbee,1889-1975)曾公开说过: “美国像是在一个狭小房间内的一只友善巨犬,每当牠摇动尾巴,就会弄倒一张椅子”。这个比喻非常生动,与美国庞然大物相比,整个世界实在显得很小,当他很不友善时,可能弄垮整个世界。


人称二十世纪是美国的世纪,此语不假,但到底这个国家对这个世纪的影响如何?这个国家在外交上的悲剧性格是否对全世界已产生负面的影响?美国以正义自许,是否不自觉产生并不正义的后果?美国是否以其自身的价值认为是普世最美好的价值,而欲强加于人?美国以世界警察自居,执法是否公平?归根结底,美国刻意贯彻其自以为崇高的意志,称霸世界,是否也属于帝国主义?它是怎样一个帝国主义国家?走过必留下痕迹,答案不妨求诸历史。


齐仔_2M

如果平等,为什么有这么多歧视?

回复@齐仔_2M
表情0/300
其他用户评论

13642870phv

请问大师,不平等为什么有色人还要偷渡去美国呢

齐仔_2M 回复 @13642870phv

如果平等,为什么有这么多歧视?

当前评论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