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935期:难处现交情,低处见人心

2023-04-30 09:44:3612:48 3089
声音简介




有书君说


三家分晋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分水岭。


在“三家分晋”事件中扮演重要角色,甚至在相当程度上促进这一历史事件发生的人,其实是一位普通的小人物。


他就是赵襄子的家臣——张孟谈。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赵襄子与张孟谈的故事。




忍辱负重,退守晋阳


三晋风雨春秋没,一秦袭来战国仇。


自平王东迁,天下礼乐崩坏,周王朝权威不再,已无法管控天下诸侯。


各地诸侯国为了争夺天下,开启争霸战争,相互之间合纵连横、东征西讨。


公元前636年,被迫流亡在外的晋文公,在秦穆公的支持下返回晋国。


为了更好的管理国家,晋文公设立了三军六卿制,将军政大权,尽赋卿家。


这种方法,虽帮助晋国一跃成为春秋霸主之一,可也为之后的主弱仆强,反客为主埋下了隐患。


晋平公以后,六卿权力逐渐被赵氏、韩氏、魏氏、智氏、范氏、中行氏六家把持,史称“晋国六卿”。


不久之后,六家中的两家范氏和中行氏相继失势,其势力范围和领地被其他四家瓜分。


剩下的四家以智氏势力最为强大,把持晋国朝政,因此经常欺负其他几家。


智氏到了智襄子继位后暴露了其暴虐无道的本性。


一日,智襄子和韩康子、魏桓子在蓝台举行宴会。


他故意戏弄韩康子,同时又侮辱韩康子的谋士,想要以此探得他们的底线。


随后,智襄子更加得寸进尺,向韩、魏、赵索要土地,借此削弱三家。


韩、魏因为实力不够,只能献出封邑。


而赵氏与智氏之间早有间隙,智襄子曾侮辱过赵襄子,还趁着酒劲殴打过他。


但这些,赵襄子全都忍了下来。


他认为身为储君,当有忍辱之志。


但在智襄子看来,赵襄子就是个胆小懦弱之人,对于这一次的索要,智襄子势在必得。


可万万没想到,赵襄子一口拒绝了他的要求。


赵襄子明白,一味忍让妥协,从不会换来尊重与和平,换来的只有得寸进尺与变本加厉。


智襄子见软弱无能的赵襄子,竟敢违抗自己的命令,勃然大怒,遂亲自率军,挟韩、魏两家出兵攻打赵氏。


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此时赵襄子的谋臣、促进三家分晋的重要人物,张孟谈出场了,他建议赵襄子退守晋阳。


张孟谈知道赵襄子的性格,知道他看似容忍一切,可面对敌人,他骨子里的烈性,让他不会轻易服输。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哪怕这场战役,众寡悬殊,独木难支,张孟谈也会陪着赵襄子,与智氏周旋到底。






水淹晋阳,三年围困


晋阳虽小,却固若金汤。


其父赵简子临终前就曾说过,危难之时,“必以为归”,晋阳城便是赵氏最后的依靠。


然而,赵襄子初到晋阳,却发现此地虽城坚池固、粮库充实,可够防御敌人的武器却太少。


他急忙找来张孟谈商量,无有箭矢,怎能抵挡敌人来袭。


张孟谈出谋道:

“城里的墙壁都是用丈余高的楛木做成,硬度更甚于竹;
而宫殿支柱又是用铜铸而成,这些都是制造箭矢的材料。”

一番谋划,彻底打消了赵襄子的顾虑。


赵襄子以城之固,据地之险,阻挡智、魏、韩联军攻打,使其三月不能攻克。


智襄子也很是郁闷,他知道这是攻伐赵氏的最好时机,倘若半途而废,自己必定威信大跌,吞食晋国的计划也将破灭。


于是,智襄子派韩、魏围困晋阳城,想要困死赵襄子,可一年过去了,对方仍无投降之意。


智襄子见赵襄子坚决不出,于是掘汾河之坝,灌水入晋阳。


当时智襄子说了这么一句话:

“我今天才知道,原来水也可以灭亡他国。”


韩、魏君主听后面面相觑,相互肘抵履跗。


他们知道,赵氏灭亡后,下一个就该是他们了。


智伯瑶既然可以用晋水淹晋阳,那么也会用汾水灌安邑(魏都),用绛水灌平阳(韩都)。


二人虽未明言,但是已感觉到,危机来临。


水火无情,赵襄子真正陷入了绝境之地。


《战国策》记载:

“城中巢居而处,悬釜而炊,财食将尽,士卒病羸。”


若再无他法,赵襄子只能开城投降,以保全城中百姓将士。


张孟谈知道赵襄子的纠结,事到如今,他决定孤身犯险,去往敌营游说韩魏。


若是多疑君主,这个时候定会怀疑臣子借机投靠敌人。


可赵襄子从来没想过张孟谈会背叛自己,这是彼此间的信任,也是一种士为知己般的心照不宣。


路远见人心,患难现真情。


只有遇事以后,才会明白,谁究竟是最可靠的人。



孟谈游说,唇亡齿寒


张孟谈不仅有夜入敌营的胆色,亦有说服韩魏的口才。


他一见二君便直抒胸臆:


“现在智氏和你们一起攻打赵氏,赵氏亡了,下面就该轮到你们了。”

“唇亡齿寒”的道理谁都懂,如今二人心中危机丛生。


张孟谈趁热打铁,开始用利益来绑住二人。


若赵氏胜,则赵、韩、魏平分晋国;若智氏胜,韩魏不但一无所获,还会丢失百里土地,甚至最后被智氏吞并。


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张孟谈并不担心韩魏不答应,因为这是阳谋,是大势所趋。


就在韩魏二君意动之时,张孟谈又为他们吃下一颗定心丸。


“谋出二主之口,入臣之耳,何伤也?”这个计划只有我们三人知道,哪怕计策不成,又会有谁知道。


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诱之以利。韩魏最终答应了张孟谈的谋划,决定反水。


双方合作谈成后,张孟谈在回去的途中遇见了智襄子叔叔智果。


智果见张孟谈神色有异,怀疑他和韩魏两国之间有猫腻,于是便去劝说智襄子先杀二君,后攻赵国,智襄子没有同意,觉得是智果多虑了。


智果又劝他用重金收买韩魏二君身边重臣,可智襄子却觉得大势已定,不舍钱财。


智果见状愤而离去,甚至改名换姓,断绝与智氏的关系。


张孟谈得知此事后,怕夜长梦多,让赵襄子开始计划,他们决定水淹智伯军。


赵襄子依张孟谈之计,派人夜杀守堤之将,迎水入智营。


在智氏救水的时候,赵、韩、魏三面夹击,智氏落得大败。


其实,智氏之败,不仅在自己贪婪,还败在其势之强,已威胁到晋国所有上卿的利益。


而赵氏之胜,却胜在于人和,胜在赵襄子与张孟谈之间的完美配合。


一个听其言,一个行其事;一个以国士待之,一个尽全力效之。


正是两个人的完美配合,才导致了这场战役攻守之势发生了变化。


人生在世,身边的人形形色色,可最终能让自己放心的人又有几个。


什么是搭档?什么是伙伴?


不就是最黑暗的时候,陪你一起等天亮的那个人。






留得贤名,功成身退


人们常说,人贵有自知之明。


人之所以痛苦,从不是所得太少,而是欲求太多。


张孟谈深知此理,于是他在稳定了赵国基业后,找到赵襄子,想要放弃功名利禄,做回一个普通人。


赵襄子自然不愿意,一是这样的贤臣怎能随意舍去,二是搭档若走,心中着实不忍。


可是张孟谈认为,自己功劳太大,名声太显,已有压过君主的趋势。


所谓功高不盖主,居功不自傲。从古至今,从没有臣子功劳和国君一样,还能长久的。


君臣之情,张孟谈不想因事而灭;而并肩之谊,他也想尽量保留,留给他的,也只有功成身退。


当张孟谈说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时,赵襄子知道,他去意已决,不可挽留。


赵襄子开始了自己的隐居生活。


三年后,韩、魏、齐、燕四国背弃盟约,共谋伐赵。


危急关头,赵襄子想到的第一个人,便是张孟谈。


两人之间的默契,让他知道张孟谈必定会竭尽全力相帮。


但此时张孟谈已隐退,且分身乏术,无法同时前往四国。


于是他派两子和妻子,全家一同出动,一人一国,分别游说四国,


最后四国彼此怀疑,联盟便不攻自破。


张孟谈三年不问政事,赵襄子还对其如此依靠,不仅仅因为是主臣关系,在他心中,彼此是搭档,更是伙伴。


时隔千年,白云悠悠。


当年的春秋往事已逐渐消散在历史长河中,但赵襄子与张孟谈的传说,仍随着“三家分晋”的故事,在轮回中流传。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圆果泻霜

难处现交情,低处见人心。

猜你喜欢
48期

48期的宝子们,毕业了,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我们的有声之路。

by:L雷蕾L

往期

如果你今天睡前没有学到什么东西,那你就不能入睡

by:长颈鹿的路

615期

喜马拉雅招募营

by:栀z花开

81期精英9期作业

加油完成作业塑造多重自己,一切努理都值得被托付,努力登上人生巅峰加油!

by:木有波罗

攀登35期+进阶30期

攀登计划作业,从第一周到第七周作业,还有一次毕业作品展示,每一次的作业都有不同的变化

by:钢铁L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