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 | 岁月的灯火都睡了

2023-07-16 11:35:3113:39 8.9万
声音简介

前些日子在香港,朋友带我去游wei多利亚公园,我们在黄昏的时候坐缆车到维多利亚山上(香港人称为太平山)。这个公园在香港的生活中是一个异数,香港的万丈红尘、声色犬马看了叫人头昏眼花,只有维多利亚山还保留了一点绿色的优雅的情趣。


我很喜欢坐公园的铁轨缆车。在陡峭的山势上硬是开出一条路来,缆车很小,大概可以挤四十个人,缆车司机很悠闲地吹着口哨,使我想起小时候常常坐的运甘蔗的台糖小火车。


不同的是,台糖小火车恰恰碰碰,声音十分吵人,路过处又都是平畴绿野,铁轨平平地穿过原野。维多利亚山的缆车却是无声的,它安静地前行,山和屋舍纷纷往我们背后退去,一下子,香港——甚至九龙——都已经被远远地抛在脚下了。


有趣的是,缆车道上奇峰突起,根本不知道下一刻会有什么样的视野,有时候视野平朗了,你以为下一站可以看得更远,下一站有时被一株大树挡住了,有时又遇到一座三十层高的大厦横生面前。一留心,才发现山上原来也不是什么蓬莱仙山,高楼大厦古堡别墅林立,香港的拥挤在这个山上也可以想见了。


缆车站是依山而建,缆车半路上停下来,就像倒吊悬挂着一般,抬头固不见顶,回首也看不到起站的地方,我们便悬在山腰上,等待缆车司机慢慢启动。终于抵达了山顶,白云浓得要滴出水来,夕阳正悬在山的高处,这时看香港,因为隔着山树,竟看出来一点都市的美了。


香港真是小,绕着wei多利亚公园走一圈已经一览无遗,右侧由人群和高楼堆积起来的香港、九龙闹区,正像积木一样,一块连着一块,好像一个梦幻的都城,你随便用手一推就会应声倒塌。左侧是海,归帆点点,岛与岛在天的远方。


香港商人的脑筋动得快,老早就在山顶上盖了大楼和汽车站。大楼叫“太平阁”,里面什么都有,书店、工艺品店、超级市场、西餐厅、茶楼等等,只是造型不甚调和。汽车站是绕着山上来的,想必比不上缆车那样有风情。


我们在“太平阁”吃晚餐,那是俯瞰香港最好的地势。我们坐着,眼看夕阳落进海的一方,并且看灯火在大楼的窗口一个个点燃,才一转眼,香港已经成为灯火辉煌的世界。我觉得,香港的白日是喧哗是让人烦厌的,可是香港的夜景却是美得如同神话里的宫殿,尤其是隔着一脉山一汪水,它显得那般安静,好像只是点了明亮的灯火,而人都安息了。


我说我喜欢香港的夜景。


朋友说:“因为你隔得远,有距离的美。你想想看,如果你是那一点点光亮的窗子里的人,就不美了。”他想了一下说:“你安静地注视那些灯,有的亮,有的暗,有的亮过又暗了,有的暗了又亮起来,真是有点像人生的际遇呢!”


我们便坐在维多利亚山上看香港、九龙的两岸灯火。那样看人被关在小小的灯窗里,人真是十分渺小的,可是人多少年来的努力竟是把自己从山野田园的广阔天地上关进一个狭小的窗子里。这样想时,我对现代文明的功能不免生出一种迷惑的感觉。


朋友并且告诉我,香港人的墓地不是永久的,人死后八年便必须挖起来另葬他人。因为香港的人口实在太多了,多到必须和已故之人争寸土之地——这种人给人的挤迫感,只要走在香港街头看汹涌的人潮就体会深刻了。


我们就那样坐在山上看灯看到夜深,看到很多地区的灯灭去,但是另一地区的灯再亮起来——香港是一个不夜的城市。我们坐最后一班缆车下山。


下山的感觉也十分奇特,我们背着山势面对山尖,车子却是俯冲下山,山和铁轨于是顺着路一大片一大片露出来。我看不见车子前面的风景,却看见车子后面的风景一片一片地远去,本来短短的铁轨愈来愈长,终于长到看不见的远方。风从背后吹来,呼呼地响。


我想到,岁月就像那样,我们眼睁睁地看自己的往事在面前一点一点淡去,而我们的前景反而在背后一滴一滴淡出,我们不知道下一站在何处落脚,甚至不知道后面的视野怎么样,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往事再好,也像一道柔美的伤口,它美得凄迷,却是每一段都是有伤口的。它最后连接成一条轨道,隐隐约约透露出一些规则来。社会和人不也是一样吗?成与败都是可以在过去找到一些讯息的。


我们到山下时,我抬头看,维多利亚山已经笼罩在月光之中。那一天,我在寄寓的香港酒店顶楼坐着,静静地沉默地俯望香港和九龙,一直到九龙尖沙咀的灯火和对岸香港天星码头的灯火,都在凌晨的薄雾中暗去。


我想起自己过去所经验的一些往事,真切地感受到,当岁月的灯火都睡去的时候,有些往事仍鲜明得如同在记忆的显影液中,我们看它浮现出来,但毕竟是过去了。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钰米_nc

林清玄真的预言家~

l5z2lzarxd6gw0iwpbbv

伴随我常年,把焦虑都吹散

1539825fyqo

让人心情愉悦,非常喜欢

听友261742970

太美了,好的文章配着好听的声音,好听的音乐,感觉脑子里都是美好的画面

赵忆兮

好,深厚的情感,悠远的哲思,心灵的港湾,岁月的孤灯在沧海桑田的变幻中渐渐沉睡,只有生命中的浮光掠影在记忆深处散发出点点荧光。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岁月友情老(林清玄)

前生前生,我们也是这样的溪水畔道别的吧!流转在十字路口的古董店临窗的角落,我坐在一张太师椅上,立刻就站起来,因为那张椅子上还留着别人坐过...

by:明月雪读书

林清玄自传

他是高雄人,曾任台湾多家报纸杂志的记者、主编等职。1973年开始散文创作,1979年连续7次获文学奖、散文优秀奖和报导文学优秀奖、报纸副刊专栏金鼎奖等。他的散...

by:向如茶

林清玄专辑

林清玄以有情的眼光看世界,透过自身深刻的人生体会,结合修行观照、时事观察和生活观想,将美融入生活,以菩提之心凝视人生,以智慧之言启迪生命。。。生命是无法停止变...

by:汤琪儿

林清玄散文

【专辑简介】林清玄,中国台湾当代作家、散文家,曾出版《温一壶月光下酒》、《紫色菩提》、《红尘菩提》、《平常茶非常道》、《清欢玄想》、《心有欢喜过生活》等多部散文...

by:紫丁云

林清玄散文

有人说,林清玄就是我人生路上的一盏明灯,陪我走过那些迷惘痛苦的时光。人不能改变相貌,但可以改变貌相,用生活塑造容貌和气质。林清玄与世无争,潜心写文,闭关修佛,修...

by:范儿民居

林清玄散文

般若即是智慧,林先生的文章会带我们获得生活的智慧,进而达到幸福的彼岸。

by:般若之音

林清玄散文

一生从容林清玄,是人间有味是清欢,读散文,感悟人生。

by:吴语唅

品读林清玄

林清玄散文最大的特点是把自己的宗教体会和文学相融合,他结合自己的生活用优美的语言谈论佛教精神,继承了中国传统文人和佛教的亲密关系,创造了一种独特的佛教美学。

by:月曈

林清玄散文

林清玄,台湾高雄人,著名散文家,连续十年雄踞“台湾十大畅销书作家”榜首,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17岁开始发表作品;20岁出版第一本书;30岁前得遍台湾...

by:心宇明月

林清玄《林泉》

林清玄,1953年生,台湾高雄旗山人。曾任记者、主编、主笔,现专事写作。曾获中山文艺奖、金鼎奖、吴三连文艺奖、时报文学奖、中华文学奖、吴鲁芹散文奖、作协文学奖等...

by:岁月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