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咏风:常言风情最难解,谁料偏遇一人杰

2020-08-06 19:18:3406:20 1794
声音简介
都道风情难解,谁料偏遇人杰
  咏风  
  王勃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宋玉的《风赋》云:“夫风者,天地之气,溥畅而至,不择贵贱高下而加焉。”本篇所咏的“凉风”,正具有这种平等普济的美德。炎热未消的初秋,一阵清风袭来,给人以快意和凉爽。你看那“肃肃”的凉风吹来了,顿时吹散浊热,使林壑清爽起来。它很快吹遍林壑,驱散涧上的烟云,使我寻到涧底的人家,卷走山上的雾霭,现出山间的房屋,无怪乎诗人情不自禁地赞美它“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了。这风确乎是“有情”的。当日落西山、万籁俱寂的时候,她又不辞辛劳地吹响松涛,奏起大自然的雄浑乐曲,给人以欢娱。
  诗人以风喻人,托物言志,着意赞美风的高尚品格和勤奋精神。风不舍昼夜,努力做到对人有益。以风况人,有为之士不正当如此吗?诗人少有才华,而壮志难酬,他曾在著名的《滕王阁序》中充满激情地写道:“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在这篇中则是借风咏怀,寄托他的“青云之志”。宋计有功《唐诗纪事》称此诗“最有馀味,真天才也”,这大概就是其“馀味”之所在了。
  此诗的着眼点在“有情”二字。上面从“有情”写其加林壑以清爽,下面复由“有情”赞其“为君起松声”。通过这种拟人化的艺术手法,把风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首句写风的生起,以“肃肃”状风势之速。风势之缓急,本来是并无目的的,但次句用了一个“加”字,就使之化为有意的行动,仿佛风疾驰而来,正是为了使林壑清爽,有意急人所需似的。下面写风的活动,也是抓住“驱烟”、“卷雾”、“起松声”等风中的动态景象进行拟人化的描写。风吹烟雾,风卷松涛,本来都是自然现象,但诗人用了“驱”、“卷”、“寻”、“出”、“为君”等字眼,就把这些自然现象写成了有意识的活动。她神通广大,犹如精灵般地出入山涧,驱烟卷雾,送来清爽,并吹动万山松涛,为人奏起美妙的乐章。在诗人笔下,风的形象被刻画得维妙维肖了。(阎昭典)
这正是:都道风情难解,谁料偏遇人杰。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一蓑烟雨_9_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风解风情。人生四季风,春风煦暖,夏风涤荡,秋风爽凉,冬风凛寒。境改风有动,人立志坚定。

看云时 回复 @一蓑烟雨_9_

非常感谢!风景,无风不成风景;风情,风动情志不动。

看云时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矣。思想,不止是个动词,更是枚名词,如日,如月,如烛光,闪亮于至暗时刻。

看云时

风情知音希,得之天地清。 随物任变幻,幽微一泂明。

一花一世界的平心

声 情 图并茂🎶🎶🎶🌹🌹🌹如凉风 好享受!

看云时 回复 @一花一世界的平心

君解风情行大善,谢谢!

看云时

都道风情最难解,谁料偏遇一人杰。

猜你喜欢
风情乱

她爱他,觉得他是最好的,她也爱她,因为她是对她最好的,有人爱她,她要如何?

by:子夜静听风

常言道

常言道清代白话长篇讽谕小说。又名《子母钱》、《富翁醒世传》。四卷十六回。题“落魄道人编”,作者姓名和生平不详。成书于清嘉庆九年(1804)。叙述贪婪悭吝的财主钱...

by:虹雨书库

风情之旅

读书,行走,感悟——世界新奇曼妙,领略大美风情!作者老兴系黑龙江电力日报总编辑,在他的笔下,从历史到现实,浪漫满屋。旅行的意义不在其他,而在自己“身体和心灵,必...

by:听我_知音姐姐

厚土风情

《厚土风情》作者张峻,由河北隆化张峻研究会牵头,隆化县职工文化研究会、刘章研究会、隆化县满族经济文化发展促进会、隆化县老科协、隆化县老作协、隆化历史文化研究会等...

by:芯赏

山阳风情

带你跟随文人去看陕西山阳当地的风土人情

by:教有声的子冉

藏家风情

人间圣地,魅力西藏。在这片广阔的青藏高原上,西藏以独特的文化,独特的自然景观,独特的生活习俗而受到世界的关注和向往。当前西藏蓬勃发展,更多的人愿意来到西藏旅游...

by:我在夜空独行

西域风情

西北边陲,多民族聚居的风土人情、美食文化和瑰丽奇观。新疆之美,以色取胜,在中国这片五彩斑斓的调色板上,新疆是色彩最为热烈、色调最为醇厚、色块最为丰富的一个区域。...

by:原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