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4.1供需平衡分析是基础

2023-08-31 00:19:1911:47 4570
声音简介

了解更多期货内容,欢迎添加vx:jyfm003

我们都知道供求决定价格,价格影响供求。所以想要了解未来价格变化的方向,首先要搞懂商品的供求情况,而供需平衡表则是分析供需平衡必不可少的一个工具。供需平衡表主要有三大部分:总供应量、总需求量、期末库存,从计算角度来讲,总供应量-总需求量=期末库存,期末库存越高,说明供求过剩越严重,期末库存越小,说明供不应求越严重。

总供应量又可以细分为期初库存、当年产量、进口量几个部分,用公式可以表示为:期初库存+当年产量+进口量=总供应量,其中期初库存就等于上一年末或者月末的期末库存,取决于我们做的是年度供需平衡表还是月度供需平衡表。总需求量又可以细分为消费量和出口量两部分,用公式表示为:消费量+出口量=总需求量。如图4-1所示。

 

图4-1 年度供需平衡表的简单示意图

我们一般用期末库存的高低来反映供求平衡的状态,但单纯看一个期末库存的高低有时候可能会引起误导,例如,当我们发现某个商品的期末库存较高时,并不一定说明供求过剩很严重,也有可能是这个商品每年的消耗量巨大,期末库存相对于年度需求量来说非常小。

所以为了能够更好地评价商品的供需情况,我们往往采用库存消费比来衡量供求之间的关系,库存消费比越高,说明供求过剩越严重,库存消费比越低,说明供不应求的情况越严重。库存消费比的计算方式是,期末库存除以上一年度或者月度的总需求量。

在构造商品的供需平衡表时,一般会同时构建两个供需平衡表,一个是年度的供需平衡表,来判断一下某个商品全年的供需平衡情况,是供求宽松,还是供求偏紧;另一个是月度的供需平衡表,主要用于判断商品供需平衡的节奏变化。如图4-1所示。

 

图4-1 年度供需平衡表与月度供需平衡表的作用

月度供需平衡表主要是从月度总产能、检修计划、开工率等角度来计算一个合理的当月产量,再结合历史上的当月进口情况,预估一下本月的进口情况,再结合上月的月末库存作为本月的期初库存,从而得到了本月的总供应量。与此同时还要统计下游本月的消费量,主要根据下游的月度总产能、检修计划、开工率来计算一个合理的当月消费量,再根据历史上当月的出口情况,预估一个本月的出口情况,从而得到本月的总需求量。

有了总供给量和总需求量,我们就可以计算出月末的库存,以及当月的库存消费比,从而构建一个月度的供需平衡表。有了月度供需平衡表,我们就可以掌握商品更短周期的价格波动。但问题是,由于我们这里用到了预估,所以这就需要分情况讨论,乐观情况、中性情况、悲观情况,作出三种不同情况下的供需平衡表,然后事后对供需平衡表进行进一步的修正。如图4-2所示。

 

图4-2 供需平衡表的情景分析

所以,我们所做的月度供需平衡表并非是完全准确的,它只是给我们的交易作为一个简单的参考,我们还需要根据事后真实的数据对供需平衡表中的数据进行修正,在修正后的数据基础之上,再对未来的供需平衡进行新的预估。

供需平衡表看似简单,但是真正做起来并不容易,对于散户交易者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供需平衡表的,一般情况下只有机构交易者或者分析师,才有足够的数据以及科学的方法来构造商品的供需平衡表。对于大多数散户来说,在无法构造供需平衡表的情况下,利用库存这个指标作为一个简单的判断也是可以的,这是一种退而求其次的判断方法。

如果交易者对如何建立商品的供需平衡表比较感兴趣,那么可以参考我写一个简单介绍:

首先,商品的供需平衡表思路很简单,但实际上操作比较复杂,最终呈现的结果很简单,但你要把这个表中的数据完全填充好了,需要做大量的工作,所以操作上并不简单,而是相当复杂。

其次,从供需平衡表的项目来说,总供给包括期产量、进口量,总需求包括消费量、出口量,总供给减去总需求,就是当期的供需缺口。然后我们在看库存,分为两种库存,一种是上一年度或者月度的结转库存,叫做期初库存,期初库存加上当期的供需缺口,得到的就是期末库存,本期的期末库存又是下一期的期初库存。然后,我们一般都会计算一下库存消费比,用一个指标来看一下供求过剩或紧缺的程度。

接下来,我们需要对供需平衡表里的每一项进行数据的搜集、整理和处理。期初库存一般是比较好获得的,一般都是有第三方数据库给你统计好了,可以直接录入。

然后,你需要去预估逐月的产量,当然这个还分工业品和农产品,工业品每个月的产量等于当月产能乘以当月开工率,它的产量可能比较连续,但问题是,你要统计全口径的装置,还有统计各个装置的运行情况,以及检修情况,每检修一天都会造成产量的减少,还有预期产能投放,可能到了某个月之后,整个行业的产能发生变化。如图4-2所示。

 

图4-2供需平衡表产量的预测

从计算角度来说,你要知道每个月的总产能,开工率情况,从而计算出总的产量,然后看一下当月装置检修情况以及检修天数,从而计算损失的产量,总产量减去损失产量得到当月的预期产量。这里面还有个问题是你对开工率的预测,利润的不同,库存的不同,都会影响开工率,你想预测准确还是很难的。

上面是工业品的计算方法对于农产品来说,通过种植面积、单产来预测产量,种植面积需要不断调整,如USDA8月报告就可能对美豆种植面积进行调整,然后单产的影响因素就更多了,积温、水分、种植进度、灾害等等,仅仅产量一个因素就能让你折腾半天。

接下来是进口量,进口量比较简单,直接查海关数据就可以了,基本比较稳定,当然你也可以跟踪买船的情况,来预测进口量,然后用海关数据进行修正,出口量也是如此。它的变化基本上都相对稳定。我们预测了产量,进口量,那么总供给就得到了。

然后我们再看消费量,有的品种下游消费十分分散,如果挨个统计费时费力,下游比较集中的品种可能还好统计一些。你还要搞清楚不同下游产品和这个上游原料之间的生产配比关系,需求端比供应端更难处理。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可以找几个下有典型的产品,然后根据他们对原料的需求占比来预估整个需求量。

举个简单的例子,下游有A、B两个主要产品,A占了这个原料需求的70%,B占了这个原料需求的20%,生产1单位A需要3单位原料,生产1单位B需要2单位原料,我们知道了A的产量为m,B的产量为n,那么生产A消耗原料就是3m,生产B消耗原料就是2n,那么3m+2n占了整个原料需求的90%,我们可以倒推出当月原料的需求量。

那么问题来了,想要知道当月A、B的产量,就又回到了产量预测上来,产能、开工率、预期产能投放、装置检修计划等等,又是一个大的工程。当我们得到了需求量和出口量之后,总需求总算是搞定啦。

这样一来,整个供需平衡表的数据基本上都能够填满了,最后一个库存消费比,就是用当期总需求除以期末库存。库存消费比越低说明供求越紧张,库存消费比越高,说明供求越宽松。如图4-3所示。

 

图4-3 库存消费比变化与行情涨跌的关系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得到的这个供需平衡表并不准确,我们要在每个月在实际数据出来之后,对我们预估的供需平衡表进行修正。在修正之后的基础之上,重新对供需平衡表进行预估。

另外,关于开工率的问题,可能受到库存、利润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在进行分析的时候,我们一般采用情景分析法,分为三种情况,乐观情况下的开工率、中性情况下的开工率、悲观情况下的开工率,不同开工率下对应不同的产量,从而得到三个不同的供需平衡表。

当然,这里面还有其他一些细节问题,我不多说了,供需平衡表,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比较繁琐,需要有足够的数据,耐心,你还得有一定的方法,而且它未必有效。相比较而言,我个人认为库存+基差+利润的交易逻辑才是真正简单有效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108512814

背景音乐吵死

猜你喜欢
用供需关系解密股市技术

这本书把经济学里的供给与需求作了解剖,也仔细说明指标解构与供需的关联,因此我们用的还是原本的指标,可是透过解释,我们发现原来经济学的供需与指标之间有如此密切的关...

by:鈺清山人

第四章:人性管理

我干企业的方式就是高待遇,分钱、分利益、讲诚信,不讲忠诚度、不讲感情。—陈昌文

by:妙巴

第四章 被害人

第四章被害人第一节概述一、被害人的概念二、被害人的特性(一)被害性(二)互动性(三)可责性第二节被害人的类型一、被害人类型的概念与划分被害人类型...

by:玉玲心理

第四章:人性营销

现代企业的营销很大程度上涉足了心理学、行为学,特别是互联网,简直就是深入的研究了人的心理学与人性。———陈昌文

by:妙巴

第四章:减法系统

但求日减-陈昌文陈昌文读书社群掌握关键人类智慧。

by:妙巴

绿山墙的安妮第四章2

你这样的孩子我还真没见过,听都没听过。”玛瑞拉一边嘟囔着,为了快点脱身,就到地窖里取土豆去了。“还真像马修说的,这孩子有点儿意思。我似乎也想知道她接下去会说点儿...

by:蒲公英_b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