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易见功夫36

2023-06-13 20:38:2518:49 3338
声音简介
平易见功夫



王柏龄(1889~1942),字茂如,江苏江都人。曾经是位叱吒风云的高级军官,以科学为重,军略为高,不但不信佛教,甚至反对佛教,中年却皈依了佛教,成为虔诚的佛门弟子和有力的护法。他的经历颇具传奇色彩。

王柏龄14岁就读于南京陆军小学,毕业后转往保定速成学堂,与蒋介石同学。之后去日本留学,并加入同盟会。1923年到广州,参与创建黄埔军校,并任军校教授部主任。1924年黄埔学生成立党军两团,王柏龄任第二团团长,1926年升任第一军第一师师长,兼第一军副军长。之后由于北伐作战失利,王柏龄被免除职务。1928年初,南京成立中央军校,他再度被任命为教授部主任,年底又调任江苏省建设厅长。从军队高官到地方官,他的人生面临种种反思。正是这一年,王柏龄与佛教结下不解之缘,并皈依印祖,信愿念佛。以下是他的自述:

在下业重障深、福慧浅薄,中年以前,只知道倚重科学,不把佛法放在眼里,更谈不上修行。一旦烦恼降临,无法摆脱,才晓得向释迦文佛求救。

那是民国十七年的事。当时我从南京支那内学院求购到不少经论,都是唯识宗经典,也有禅宗语录、《潮音》等书,一心想着靠佛教经典逃避苦恼,遁入空门。对着经典,我默默祈祷:“释迦牟尼佛啊!您能否将我的痛苦解除?”然后,随手拈来,从《潮音》杂志中翻出一篇文章,题目叫做《因果论》。只读了五分钟,半年来的怨恨苦恼,顷刻间荡然无存,心中大为感动,佛真是慈悲灵感!于是生起很大的信心。接着阅读,才明白自己求助佛教只为解除自己的痛苦,属于利己,应当发菩提心,于是发愿行菩萨道。当时研读佛经,喜欢寻找文字古雅、教理深奥的篇幅,对于念佛法门,不屑一顾。常常在“念佛是谁”、“万法归一,一归何处”里参究。这样过了一年,感觉不皈依一个师父,终究不是办法,就向同修们打听:“当今之世,哪个和尚道德学问戒行高超,能当我的师父?”大家都说苏州印光法师。

民国十九年冬天,我前往顶礼印光法师,求受皈依。一开始,也不清楚师父修的什么法门,说的什么法。得到师父赐给的弘化书籍,回家一看,才晓得师父是位弘扬净土,教人念佛的和尚,心中不禁懊恼,责备同修:“我原本想找一位道行高深又有学问的大师作我的师父,也好经常请教。现在可好,这么一个念佛的老和尚,能给我什么帮助?”我把师父的书籍束之高阁,自己订立功课,诵《金刚经》,同时每天念千声佛号。过年的时候去拜访师父,以尽弟子之道,但没有一句请示念佛的话,师父也绝口不提念佛的事。这样过了五年,居然不知道我的师父就是法门龙象,不可多得的再来人!

后来我担任扬州县佛教会的监察委员,集请全县寺庙住持,启建念佛道场七日。参加的人数多达千余,地方不够,只能分批启建,我希望靠着大众的力量求得一心,说:“这次不像往常,我们不说闲话,不打闲岔,誓求一个结果。”却不知平时一个人念佛,一炷香中,只起几个念头;这次大众念佛,一开始的几天,每枝香都有很多妄念,急死我了。主七和尚劝我不用上早殿,让我默默做早课,但我一念佛,佛像就出现在眼前。和尚告诉我,不能看。我也不明白为什么,只晓得刻意不观,很费力。有人说眼前这佛像可以看,有人说不能看,各人说法不一,弄得我无所适从,烦恼得很。佛七结束后,我赶回苏州请教师父,师父轻描淡写地回答:“能观的话,你就观。”我一下子明白了,又问师父:“弟子感觉胸口聚集了一把念佛的情绪,要放吧,还舍不得,留着又很难受,有人说这样下去会吐血,到底会怎么样?”师父说:“时间长了自然会好。”“佛七刚开始的日子,弟子念头很多,快结束时,每炷香仍然有三四个念头。”师父说:“能这样已经不容易了!”这次请教后,我才发现师父实在是一位僧宝。因为这种境界没有第二个人达到过,说的人不少,都不是自己亲历的经验。

此时,我发起精进念佛的心,不敢问师父玄妙的义理,问的话会被呵斥。师父常常说:“没时间了,不要东张西望的,要老老实实一心念佛。”师父念了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这是我唯一听到过的一句,声音温和绵长,铿锵有力,尤其在“阿”字上着力,我永远也不能忘怀,这是纯粹的功夫)。师父告诉我说:“念佛一声,从自己口中出来,要听进自己的耳朵,再从口里念出来,回到耳朵打个圈子,这样一直念,定能见到功效。”当时很多所谓有智慧的人,大多提倡以禅的意境来念佛,观念上趋向唯心净土,自性弥陀。师父对此批评道:“会说不管用,那都是理上到家的话,替代不了事相上的修持。要深信有个西方,西方有位弥陀,发真切的愿望,求往生西方,这样才不至于落空。”

有朋友反对我学佛,说水中那么多微虫,念佛人不是要慈悲吗,那就不该喝水。我说不过他,请教师父。师父说:“我有个比喻,厕所里有个朋友,每天在富贵人家混饭吃,山珍海味的,时间久了吃得不好意思。一天,他也准备了美食,请富贵人去他的厕所吃饭,富人难以下咽。他不高兴地说:‘我在你们家,好吃好喝,你却为什么不肯吃我的饭?’富人摇头说:‘这么脏的地方,怎么吃得下饭?’ 厕所里的这个朋友不以为然:‘你们家有什么干净的?你揭开自己的那一层皮看看,肚子里不就是一包粪便吗?’富人无以应对。事实上,只要不看见就不算污秽。世尊曾告诉阿难:‘一钵水内有八万四千虫,你只能用肉眼看了喝,不可用天眼看。’天眼看见这些,那还能喝水?不看见,喝水是没有罪过的。”我总算有了道理。

从此,我念佛越来越精进,感觉呆在家里如同牢狱,自己好比被困的囚犯,不摆脱家庭,就无法专心修行。于是,我恳求师父让我出家。师父说:“你上有老母,不可出家。”没办法,我只好回家。过了几年,老母去世,办完丧事,眼看机会终于来了,再次请求师父为我剃度。不料师父却说:“你年纪太大了,三藏十二部来不及学了,就算出家,还不是和我一样?还不如当居士护法的好。”我再三请求:“护卫佛教当然好,可是弟子因世俗事务繁忙,无法专心念佛,修行上岂不吃亏?”师父只是无语,我第二次哀请,又没有被许可。

这一年冬天,我大吐血了一次,深感生命脆弱。我心里并不慌乱,只是觉得自己的佛还没念好。病愈后,与同修朝山,又来到苏州拜见师父,将自己病危时的想法如实禀告。师父一听,大喝一声:“你这样想的话,西方去不了了!什么叫念好?十念就当往生。”听到这话,我无比感动,师父为我破除自心的障碍。从此,我常常相信自己,今生决定往生西方,再不会轮回生死,我已是西方人。之后,做事情也好,动念头也好,我都以极乐世界人的标准来比较,问自己:西方净土的圣人们,会不会这样做?会不会这样想?不符合的立刻改正。

可我始终想着出家,过了些日子又向师父请求:“如今弟子万事已毕,可不可以准我出家?此番病好后,我觉得残生都是多余的了。”师父听了,严厉地说:“你不能出家,你不晓得出家的苦恼!”我不敢再问了,作礼而退。从这一天开始,我知道自己无福出家,宿世没有这个善报,是无法剃度出家的。所以,我也要寄语天下的出家人,不要妄自菲薄,好好珍惜出家的因缘。师父也不是对谁都不许出家,他不同意我出家,是观察我的根器和因缘来决定的。

我相信师父的观察决不是凡夫肉眼,我相信师父已经得了神通。他老人家具备大儒风范,诚实正直,不故弄玄虚,不显露神通,掩饰还来不及。不过我们经常亲近师父,有时也能察觉一二。师父的功夫到什么地步,我们不敢推测,不过从念佛功夫上的一心、三昧、神通三个阶段回想一下,可以知道师父早就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Deppppp_

顶礼印光大师

做自己的一盏灯

顶礼印光大师🙏🙏🙏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

【图书简介】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既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又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本书辑录了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富有特色的理念关键词,将其分为...

by:喜马拉雅小红花

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

【图书简介】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既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又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本书辑录了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富有特色的理念关键词,将其分为...

by:喜马拉雅小红花

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

正能量的声音才是最好的声音。传递正能量的声音是工会组织的光荣职责。大连高新区工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各项活动,基层员工利用业余时间将《平易近人》朗读出...

by:工会好声音

张琛平易道智慧初阶(全国课)

张琛平易道智慧初阶(全国课)

by:易学研究社YiXue12213

功夫

故事发生在1930年代的中国南方某地。黑帮斧头帮在当地欺行霸市,且收买当地的警察逃脱指控。阿星(周星驰饰)整日梦想成为黑帮人物,但意志不坚、无所作为。只好冒充斧...

by:文自天成

笨功夫

肯下笨功夫的人,才是真正聪明的人。闲暇翻书,看到这样一个小故事。一弟子学习射箭,师父告诉他,要学习射箭,先要下笨功夫,练好定力。定力怎样练呢?就是站成射箭的姿...

by:海霞煦时

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军事卷)

【图书简介】本书将习近平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中一些既形象生动、朴素平实,又入木三分、坚定深刻、富有特色的语言挑选出来,归纳为开篇、形象比喻篇、俗文俚语篇、诗文...

by:喜马拉雅小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