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为何说人皆可以为尧舜?这与性善论有何关系?

2024-02-29 14:20:5608:45 2440
所属专辑:开心国学课堂
声音简介

关于人性论,古今中外的思想史上,都是一个争论激烈的问题,至今也没有一个定论。光是儒家学说的内部,对人性的定义都不一样。孔子曾经接触过人性的问题,但孔子只是说,人与人之间在人性上是一样的,但也没有明说,人性到底是恶还是善,孔子论述人性相近,目的是想阐述人在道德的起点上是平等的。孔子在人性上留下的朦胧的空间,给后来儒家关于人性善恶的讨论,留下了伏笔。
儒家的亚圣孟子明确提出了人性善的观点,而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荀子,则针锋相对地提出了人性恶的判断。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孟子的人性善的理论。

我们知道,孟子的脾气很怪很暴力,一言不合就会发脾气骂人,特别是针对那些位高权重的诸侯大臣们,但是,其实孟子是一个心肠很柔软的思想家。孟子经常说“人之异于禽兽几希”,人和禽兽的区别很小,人有道德观念和追求,而禽兽只有吃喝拉撒的本能。在孟子看来,一个人如果没有了道德,和禽兽没有区别,也就是个衣冠禽兽而已。

孟子特别害怕人变成禽兽,那么为了防止人同禽兽一样,孟子提出了人与禽兽之间的区别就是道德,而这个道德是由人内心深处的善提供的。这个善在孟子看来,叫良心或者叫良知良能,这是禽兽没有的,是人所独有的。孟子告诉我们,人生之道就是一辈子守护自己的良心,良心丢了,就要去找回来,没有丢,那么就要好好保护自己的良心,如果丢了不去找或者是放任良心丢失,那么就和禽兽差不多了。

其实,孟子一直在劝人向善,但是劝人向善总是需要依据,这个依据就是人的内心深处天生地存在善的萌芽或者说是善端,你好好保护了善端,你就能做个好人,你没有好好保护善的萌芽,你就可能滑落为坏人。
所以,在孟子咄咄逼人剑拔弩张的背后,其实是一颗妈妈般柔软的心。他总是不厌其烦告诉我们,做善人并不难,因为我们的内心早已经被种下了善的种子,所以人性是善的,这就是孟子的“性善论”。

孟子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系统提出“性善论”的思想家。孟子说,人人心中都有四种“善端”,分别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这四种“善端”,分别对应着人类社会中的“仁义礼智”四种美德。

“善端”是人之所以为人、区别于禽兽的根本,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我们要像保护心脏一样保护它,不让它随风而去。因为一旦丢掉了“四端”,就无法为善。因此,人的一生其实就是保存善端并将它扩而充之推己及人的过程。所以,孟子告诉我们,“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人生最大的学问,就是找回丢失的善端并好好保存在心里。

人性本善,但也会变坏。其原因是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丢了善端。孟子说丢掉善端而不知道找回的人,是自暴自弃的人,孟子不会和他们交朋友,连话都不想和他们说,甚至还会痛骂他们是禽兽——他们丢掉了人的本质,就沦落到禽兽一类了。

孟子用妈妈一样温柔的心肠告诉人们,人人都有成善的可能,人人都有成善的能力,人人都应该保存善心而发扬光大,而不是自暴自弃地成为禽兽。
从人性善的逻辑出发,孟子认为,人在道德价值上是完全平等的,因此“人皆可以为尧舜”,如果按照性善的逻辑出发,存善心行善事,人人都可能成为尧舜那样的善人。

性善论是孟子所有思想的起点,王道思想、仁政主张、存心养心学说、天命观和伦理思想,一切都源于一个美丽的假设——人性是善的。

其实,我们阅读荀子的著作可以发现,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是儒家人性思想的两个侧面,孟子的性善论,说每个人的人性都是善的,所以每个人在道德起点上是完全平等的,因此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人,只要你肯努力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肯带动别人一起行善,这就是人皆可以为尧舜。

而荀子认为人性是恶的,既然是恶的,就必须用学习和礼治规范来约束自己,只要自己加强学习,就能除却恶,而向善。所以荀子也提出,涂之人可以为禹。从这一点来说,孟子是从正面方向劝人向善,荀子是从反面方向劝人向善,所以,孟子和荀子只是手段不同而目的一样,这也雄辨地证明了,儒家学说的宗旨是:内圣外王之道。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孟子“说”

轻松读经典,快乐学国学!老子给我们讲了这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大家都领悟到了什么呢?欢迎在我们音频下方留言,说出你的想法和收获。接下来,我们继续学习国学,学习另...

by:仁仁阅听书

孟子

全书以孟子与诸侯谈治国之道、仁政思想的对话开始,然后逐步展开。有与弟子谈古圣先贤功绩、三代兴亡经验的问答,也有关于为臣、为士、为人之道的阐述和对不同学派思想的辩...

by:刘三姐的三月三